浅谈提高组织胚胎学理论课教学质量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3

           作者:覃淑云,陈建海,王金花

【关键词】  组织学;胚胎学;理论课;教学方法

  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相关功能的学科;作为一门启蒙形态学科,组织学研究的内容都是不为人肉眼所见,无法触摸感知,这就导致了医学生们对该门课的理解和记忆的困难。因此,探讨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以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具有着深远的意义。

  1  重视课前对教材的处理并抓好备课关
   
  教学质量的优劣取决于教师水平的高低,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学术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认真备课则是上好一堂课的首要条件。备课过程中,除了做到熟练掌握本学科教材内容,还要查阅相关和书,掌握边缘学科的基本知识,因为组织学与其他医学课程之间联系非常紧密,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奠定好组织学基础,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能灵活地运用组织学知识,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调整补充,例如,我院临床医学专业使用邹仲之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6版《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材中,“肝小叶的结构”这部分内容,没有提到界板,但病理教材中“病毒性肝炎”一节却要讲炎症作用下界板被破坏,学生没有界板的概念,很难理解界板的破坏和危害,于是我门在讲课中加入界板的概念。而与临床联系较少的内容,比如:神经胶质细胞和网状组织等,则简化或给学生课后自学。在方式上还应该避免带课教师各自为战,宜采用集体备课,避免因单独备课造成的在重点内容上的偏差,做到不同教师所讲授内容是一致的,集体备课为老师之间进行经验交流提供条件,年轻老师可以借此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教学经验。另外,年轻老师对机、等知识和技术手段利用较好,他们的加入可以为教学带来活力,年长老师亦可以从他们那里学得新的技术以用于教学。

  2  教学方式多样化
   
  教学活动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中,在空间上表现为根据一定的教学理论,确定构成教学过程中各要素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在时间上表现为教学活动的各个阶段或环节如何安排以及其程序如何设计。这样,不同的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及对师生活动的不同安排,就构成不同的教学模式。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其基本结构包含多个要素,根据其要素侧重点的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不同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既能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法的优势,又将其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1]。

  2.1  抽象概念具体化  比拟法能把复杂抽象的内容比拟成形象简单的东西,帮助学生记忆理解。比如:疏松结缔组织结构复杂,其基本结构是由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细胞外基质又包括基质和纤维,细胞有七种,纤维有三种,如果照本宣科,学生觉得很乏味,思维混乱,然而将一碗米粉比拟成疏松结缔组织就比较形象了,米粉中的各式碎肉是疏松结缔组织中的细胞,粉条是纤维,汤水就比成基质。这种比拟接近生活,简单明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记忆。

  2.2  镜下结构立体生动化  组织学是一门形态学科,涉及到大量的形态结构,尤其是显微镜下结构。有的平面图尚好理解,而有的立体形态结构就很难理解,我在上课时就尽量利用身边的物体类比。比如:在讲肝小叶结构时,我就用教科书作为教具,书脊比做中央静脉,散开的书叶比做放射状的肝板,把书页的某些部分弯曲一下,显示肝板的吻合,把书页的外周连在一起,显示界板,书页上的文字比做肝细胞,书页之间的空隙比做肝血窦。然后用绿色的画笔在文字上环绕线条,表示胆小管。这样,随手边做模型边讲解,学生就很好理解,记忆也非常深刻了。

  2.3  重视结构和功能的联系  人体的每一种组织和器官都有一定的形态结构特点,这些特点是它们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基础,二者密切相关,尤其是给学生讲到细胞电镜结构时,一定要结合功能来讲。比如:讲解到支持细胞的复杂电镜结构时,把每一个细胞器和它的相应功能联系起来讲解,支持细胞侧面有很多凹陷,装有各级生精细胞,说明它有支持生精细胞的功能;相邻的支持细胞基底面形成紧密连接,说明它参与血—睾屏障的功能;胞质内有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说明支持细胞具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在此就是合成雄激素结合蛋白;有微丝微管,说明支持细胞收缩功能,能将使不断成熟的生精细胞向腔面移动;有糖原、脂滴,说明支持细胞有营养生精细胞的功能。因此只有把结构跟功能相结合才能使学生达到深入理解,才能融会贯通。

  2.4  比较法教学  比较法适用于复杂而有内容的教学,人体同一类组织有相同的基本结构,又有不同的特征和特点,初学者记忆难,容易张冠李戴,运用比较法教学能使学生得到帮助。例如:肌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但三种肌组织的肌细胞微细结构和超微结构不同,学生容易记忆错误,如果先用三种肌组织的彩图对照比较讲解三种肌细胞的形态特点,再列表综合(见表1),这种比较教学,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表1  三种肌细胞的形态特点对比(略)

  2.5  引入人文,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既是一门,也是一门艺术,如何把枯燥无味的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讲授出来,让学生容易接受,是从事教学的每个教师都必需考虑的问题。赞可夫研究表明:“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够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把人文艺术引入专业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组织学的兴趣,使之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和探索知识,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语言是传递知识信息的重要媒介,教学语言既要严谨、科学,又要生动有趣,在教学中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可以创造出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思考问题的同时,在脑海中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语言幽默、举例生动外,表情、手势等非语言艺术的配合,可更形象生动。例如在讲授肝细胞的三个功能面时,用双手握拳代表两个肝细胞,使两拳面相对,这时两手的手指(包括掌指关节)相接触的地方就好比是肝细胞的连接面,手指之间的凹陷处就是胆小管面,拳背所代表的就是肝血窦面。另外“眼睛”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要求教师脱稿讲授,保证流畅贯通的同时,保持与学生目光交流,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可反馈听课气氛和听课效果等重要信息,进而可以随时调整讲授的方式方法。

  3  灵活应用CAI教学手段

  3.1  利用多媒体教学  组织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图片进行示范和说明,合适的Powerpoint幻灯片能够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胚胎学所研究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而课本上的内容多为长篇的文字描述和比较少的几幅插图,学生普遍反应难理解。在胚胎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制作的Flash动画来显示从受精、植入到胚盘和胚体的形成等动态过程,使文字和插图活起来,形象生动,在吸引学员兴趣的同时也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是围绕着具有能动性的人来实施的,因而在制作和运用CAI教学课件时应避免大量图片和文字的堆积,宜选择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同时附有少量提示性的文字即可,主要讲授内容通过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来实施,克服因过多使用多媒体手段而影响教学双方互动的缺点[2]。

  3.2  利用课程教学  网络技术,构建网络多媒体教学网站(网页)已经成为新的教学理念。对于在教学改革中学时减少的组胚课,构建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知识网非常必要。无论是大课还是实习课教学均有一定的时限,而学生又不可能随时和老师联系,遇到不懂的内容时,通过访问网络可以达到随时解除疑惑的效果,尤其是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站中的测试题自我检测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类教学网站(网页)已经成为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辅助。在网络课程的构建过程中,可以加入在课堂上无法涉及的一些组织胚胎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和最新进展,让同学们在学习书本的同时也了解了专业的现状,既拓宽了知识面,又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出具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
    [1] 李文.PBL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法探讨[J].中医ECM,2003,5(22):59-60.

  [2] 贾炜.多媒体与传统胚胎学教学法相辅相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4(10):1412-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