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君生联合达克宁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75例报告
【摘要】 目的 观察定君生联合达克宁对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RVC)的效果。方法 将RVC患者15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定君生联合达克宁栓,对照组单用达克宁栓,比较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复发率低,并能明显改善白带增多、豆渣样白带、外阴阴道瘙痒、疼痛和灼热感等症状(P均<0.05)。结论 定君生联合达克宁对RVC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定君生;达克宁;念珠菌病,外阴阴道炎
念珠菌性阴道炎(VVC)是妇科炎症中的常见病,临床上常用抗真菌药物局部或口服治疗,但效果不理想且易复发。考虑到VVC与阴道菌群失调有关,近年来我院用定君生联合达克宁阴道给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 选择从2006年7月~2006年12月到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RVC)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均为已婚或有性生活史育龄妇女,年龄20~40岁,平均30.18岁。
1.2 纳入标准 患者主诉有不同程度的外阴阴道瘙痒、疼痛和灼热感,白带增多等症状。妇检时见阴道粘膜覆盖有豆渣样分泌物,擦除后可见粘膜红肿。曾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真菌学检查连续3个周期均为阴性后症状重现,真菌学检查又呈阳性,1年中4次复发[1]。
1.3 剔除标准 ①1个月内系统或局部应用过抗真菌药物;②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③合并有心血管、肝、肾疾病或血液病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④对此类药物有过敏史者;⑤不符合纳入标准,不按规定用药,治疗期间仍有性生活者。
1.4 药物 定君生胶囊为内蒙古双奇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粒0.25g,含德氏乳酸杆菌活菌2500万,每克含活菌1亿。达克宁栓为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枚含硝酸咪康唑200mg。
1.5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用药前均用清水清洗外阴阴道,治疗组将达克宁栓1枚放入阴道深部,每晚1次,共7天,然后将定君生胶囊1枚塞入阴道深部,每晚1次,共10天;对照组只用达克宁栓。两组患者月经干净后均巩固两个疗程,用药期间不用抗生素,禁房事,且男方均口服伊曲康唑胶囊200mg,1次/d,用7天。
1.6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期间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真菌镜检(实验前、后1个月、3个月各查1次),并记录不良反应。痊愈为症状、体征完全消失,镜检真菌阴性,停药后3个月不复发;显效为症状、体征明显改善,镜检真菌阴性,停药后3个月不复发;有效为症状、体征缓解,镜检真菌阴性;无效为症状、体征无改变或加重,镜检真菌阳性。
1.7 结果分析 实验全部数据用SPSS10.0软件包处理,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略)
注:两组总体疗效比较,χ2=21.15,P<0.01
2.2 两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前后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比较(略)
3 讨论
RVC是育龄妇女常见的妇科炎症。正常状态下阴道内存在有多种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真菌、原虫和病毒有层次,有序地寄居于阴道四周的侧壁粘膜中,各菌种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形成生物膜(BF)[2]。其中,白色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全国29个省市53个医疗单位的29113名健康人调查中,白色念珠菌的阴道带菌率是4.63%[1]。它在宿主抵抗能力及免疫能力下降时,在粘膜或皮肤浅层生长,引起阴道炎,使宿主致病。一个妇女一生中很可能发生一次念珠菌性阴道炎,大多数一经治疗即痊愈,但少数患者却反复发作。RVC反复发作的原因主要有性传播、全身或阴道局部免疫功能低下或异常、局部环境潮湿、温度高、消化道念珠菌与阴道念珠菌互相感染、治疗不彻底等。
定君生的主要成分为德氏乳酸杆菌活菌,是一种微生态制剂,它能够有序牢固地粘附于阴道粘膜上皮,形成空间性的占位保护作用,维持阴道上皮的定植抗力,同时由于其营养处于竞争优势状态,可以阻止病原微生物的入侵生长,在使用了抗真菌药物抑制真菌的生长后,使用微生态制剂,可以使正常的优势菌群乳酸菌在阴道内重建,使乳酸菌通过替代、排斥、竞争机制阻止病原微生物粘附于阴道上皮细胞,还可以分泌细胞素、乳酸、表面活性物质、H2O2等抑制致病微生物生长,使阴道菌群与宿主环境共同形成一个平衡系统,使RVC不易复发[3]。
研究表明,单独使用唑类抗真菌药物可使真菌对其产生耐药性[4]。本实验研究亦结果表明:单独使用达克宁治疗RVC的患者复发率较高(18.67%),而加用定君生治疗3个疗程的患者复发率较低(4.00%),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而且,两药连用能明显改善外阴阴道瘙痒、疼痛和灼热感、白带增多等症状。由此可见,在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RVC的同时加用微生态制剂治疗3个疗程,对抑制其复发有明显的作用。
【】
[1] 戴钟英.念珠菌及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病因及诊治问题[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9,15(5):235.
[2] 杨景云.医学微生态学[M].北京: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1992-203.
[3] 贾忠伟,吕晓玲,董振香.定君生[J].中国新药杂志,2005,14(12):1489-1490.
[4] Evans EG. Resistance of candida species to antifungal agent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onychomycosis:a review of current problems [J].Br J Dermatol,1999,141(Suppl 56):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