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中的实践
作者:黄宏思,秦静英,费志杰,韦鹏涯,黄衍强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PBL;教学方法
医学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随着免疫学理论和技术的,其对医学各领域的影响也日益显著,并已成为临床医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免疫学内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在授课过程中如果不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学生很可能因为难以理解、难以记忆、把握不住各章节间的联系而放弃学好这门课,这些表现在教学的前期阶段尤为明显。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如何强化教师的角色意识,挖掘课堂因素为学生学习服务,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圆满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PBL教学法引入我国高校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4]。为此,我们将PBL教学法引入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现谈谈初步实践的体会。
1 PBL教学法内涵
为解决医学普遍存在的灌注式教学,基础理论与实践脱节、医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等弊端,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的麦克玛斯特大学医学院试行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被称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ming,简称PBL)[5]。它是指在临床前期课或临床课中,以病人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教学。讨论中,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维、推理和分析,教师不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只起到导向作用,维持小组学习向既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其特点是打破学科界限,围绕问题编制综合课程;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中心;以获得基本知识,培养有效运用已有的知识,去理解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其教学过程大致为:提出问题—自学解疑—重点讲授和归纳。
2 开展PBL教学法的目的
我们在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中开展PBL教学法的目的是:①建立全新的教学平台,使得教和学之间呈现启发式、互动式和讨论式的局面;②探索为医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框架,使学生掌握医学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原理,能够在分子水平上认识和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演变过程,为今后的学习或工作打下扎实宽厚的知识基础;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3 PBL在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3.1 编写教学大纲 应用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成败关键是要尊重客观,制定适合于实验班PBL教学的免疫学教学大纲。为此我们重新编写免疫学教学大纲,以适应PBL教学改革的需要。该大纲根据普通高校五年制医学免疫学课程的基本要求,总结以前的教学经验,陈慰峰主编的《医学免疫学》制定[6]。
3.2 编写病例 为了使首轮PBL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教研室的有关教师多次聚会,制定PBL教学的具体方案,专门收集和整理临床病例。认真地筛选,最终确定了三个真实的病例。每个病例都有一个学习重点,且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和检验结果,涵盖相应的免疫学内容。每个病例后面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提出了许多相应的引导性问题,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自我学习、资料查阅和准备讨论提纲。
3.3 编写教师指南 考虑到教师水平的差异可能会对病例的理解产生不同,为避免由此带来的对问题的讨论和对内容的引导的不同,针对病例后的引导性问题和学生可能提出的疑问,我们编写了教师指南,对每个问题提供了参考答案,统一认识。但在课堂讨论时,强调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中心,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关键概念、提出问题和整合知识这三个环节。
3.4 具体实施 选择2005级医学检验本科班为实验班,临床医学(心方向)本科班为对照班。实验班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班采用传统方法授课。PBL实施过程:首先应用一定学时主要讲授免疫学理论体系、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的内在规律,解决重点和难点的内容,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后面开展的学生自学讨论课提供知识支撑点。讨论课前将病例及问题发给学生,让学生查阅资料,预习相关的知识点,自学总结,准备小组讨论提纲,在PBL教学课中,围绕病例所提出的问题,首先由组长作中心发言,然后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或修正。再由教师提出新问题,让作中心发言的学生解答,或由他人回答。若问题比较难,学生解决不了时,教师可做适当启发和引导,如果仍不能解决,则由教师解答。PBL教学课结束前几分钟内,教师做总结归纳,并强调重点和难点。此外,课堂讨论前,教师应随机地检查学生的预习笔记,了解学生的主动学习情况。课后,教师根据学生讨论中的表现,实事求是、客观地做出评定。
4 教学效果评价
为公正客观和实事求是地评价PBL教学效果,我们对PBL教学分别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在定性评估上,我们注重对参加PBL教学的学生的调查。在PBL教学过程中和结束后,征求学生对PBL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反馈意见,并以书面形式提交给教研室。反馈结果显示,对PBL教学模式持赞同的学生占96%。
对PBL教学的定量评估主要来自对学生期末成绩的分析。为了检查PBL教学是否对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有启发作用,我们在期末的免疫学考试中采用了部分新型试题,将理论卷面分值的10%(即100分中的10分)换成新题型。这些题型注重知识的整合和灵活应用。考试后,我们对实验班学生的各种题型成绩和卷面考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见表1。
表1 两个班期末考试各种题型成绩和卷面成绩比较(略)
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选择题成绩、新题型成绩、问答题成绩、卷面成绩与对照班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这一结果表明,在知识的掌握上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实验班学生能够达到甚至超过接受传统授课方式的学生的水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亦有一定提高。
5 存在问题
5.1 教师方面 ①经验不足,因PBL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开展时间短,没有真正了解PBL教学的真谛;②无现成教材,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大多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教材系列,在教学中学生普遍认为教学难度大,国外亦无专门的PBL教材;③教师需要量大,由于PBL教学中每8~10名学生配1名导师,这对教师的数量需求很大,而我院是按传统标准配备教师,故显得教师不够用。
5.2 学生方面 ①学生自身条件不足,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②准备“小组”讨论花费大量时间,为了得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学生必须在讨论课开始前1周甚至更长时间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所需要的资料。而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消耗在该环节上的时间过多,也可能导致学生在其他学科上学习时间的减少。
总之,这次的PBL教学实践使我们深深感到了这一新的教学模式的潜在价值。学生对PBL教学的参与热情高涨,课堂讨论活跃,自学笔记认真,对我们的工作积极配合、支持和肯定。同时,学生对我们的工作也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改进的建议,使我们感到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从总体上讲,我们进行的PBL教学实践尝试是成功的。
基金项目:广西区厅科研项目(桂教[2006]4号)
【】
[1] 谭海珠,杨棉华.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2005(5):48-50.
[2] 于爱鸣,张杰,刘莹,等.生物化学理论课程PBL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J].医学教育,2005(4):50-52.
[3] 叶湘漓,雷立芳.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3):34-35.
[4] 慕景强.PBL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3):170-173,188.
[5] R.M.Harden, M.H.Davis. The continuum of problem-based leaming [J]. Medical Teacher,1998,20(4):317-321.
[6] 陈慰峰.医学免疫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