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预防医院感染的探讨
【摘要】 目的 探讨预防剖宫产术感染的方法。方法 对施行剖宫产11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24例剖宫产术产妇中,发生医院感染病例31例次,医院感染率2.76%。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5.86%。结论 加强剖宫产术医院感染管理对保证术后效果以及预防医院感染极为重要。
【关键词】 剖宫产术 交叉感染 妇科 外科手术
剖宫产术是目前最常见的手术之一。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剖宫产率增长了5倍之多,其上升速度之快使之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1]。剖宫产术妇女发生医院感染,不仅给产妇增加痛苦,也给病人和社会造成损失。现对我院1124例剖宫产术产妇进行调查,探讨预防剖宫产术后医院感染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2006年12月剖宫产术产妇共1124例,年龄18~45岁,平均27.21岁;住院天数3~12天,平均6.50天;留置导尿管天数1±2.36天。
1.2 手术方式
除9例特殊情况需要直切口外,其余术式全为子宫段横切口。剖宫产手术指征及构成比,见表1。表1 1124例剖宫产手术指征及构成比(略)
1.3 预防方法
1.3.1 术前预防
①基础护理控制感染:培养产妇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陪伴探视人员;定时开窗通风,每天2次,每次至少30min;坚持湿式扫床,重视无菌操作,日常护理操作前后要认真洗手;对胎膜早破者,嘱咐产妇勤更换会阴垫,注意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0.05%的碘伏棉球擦洗外阴2次,注意操作顺序。②增加机体的防御机能预防感染: 术前1天彻底清洁皮肤,术前30min常规备皮,仍沿用剃毛,但要求动作轻柔细腻,严防皮肤损伤,以免造成二次污染。术前插尿管严格无菌操作,选择12~14号粗细适当的一次性导尿管;为产妇更换手术衣时动作迅速并注意保暖,以免受凉感冒等。
1.3.2 术中预防
①手术室空气每日臭氧消毒1h,手术期间使用动态空气消毒,并要减少手术室人员的流动,以确保手术室空气的净化;②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手术所用的器械确保绝对无菌;③熟练掌握手术操作规程改进手术方法,缩短手术时间。④羊水特别污染者使用庆大霉素加甲硝唑溶液冲洗。
1.3.3 术后预防
①术后8~12h取半卧位,减少盆腔感染的机会;②密切观察腹部切口及敷料情况,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③术后抗生素的应用;④缩短尿管留置时间,保持尿管通畅;⑤保持外阴清洁,用0.05%碘伏抹洗外阴每日1~2次;⑥保持环境清洁;拔尿管后尽早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发生;⑦加强生活护理,注意保暖及营养。
1.4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年1月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执行。
2 结果
剖宫产术产妇1124例,发生医院感染31例次,医院感染率为2.76%。其中各年度感染率及各部位感染例次见表2。手术切口甲级愈合1036例,甲级愈合率为92.17%。1025例手术时间≤30min,占91.19%。表2 剖宫产术产妇医院感染部位及感染率 (略)
3 讨论
剖宫产手术对于产妇是一种比较大的侵袭性损伤,其中每例产妇均行如泌尿道插管之类的侵袭性操作。随着剖宫产率逐渐上升,产妇感染机率也相应升高,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十分必要;其既可降低家孕产妇的病死率,又可减轻产妇的痛苦与负担。
有关资料报道[1,3],剖宫产的感染率为10.7%、11.55%,而本组资料统计的医院感染率为2.76%,远低于有关报道,但主要感染部位与其相似。
近几年,由于产科质量的提高与抗生素的不断更新,产褥感染呈下降趋势,但剖宫产率的上升却增加了产褥感染的发生。由于产褥感染的来源有两个:①内源性感染。正常孕妇生殖道内有大量需氧菌、厌氧菌、真菌以及衣原体、支原体等病原菌寄生,妊娠及分娩都可降低妇女的机体抵抗力,破坏生殖道正常的防御功能,使许多非致病菌在特定的环境下致病;②外来感染。接触了被污染的衣物、用具、各种手术器械及物品后造成感染。子宫内膜是产后细菌最易侵犯的部位,而剖宫产术后并发子宫内膜炎的危险较阴道分娩高,术后宫腔内胎盘附着面及子宫伤口均有利于细菌大量繁殖,从而引起感染[4]。本组调查显示,生殖道感染20例次,生殖道感染率为1.78%;占剖宫产术产妇医院感染的64.52%,居部位感染例次首位。国外资料报道[5],手术时间与手术医师的操作是防止手术切口感染的关键因素之一,手术延长1h感染率可增加1倍,国内报道与之相仿[6],控制手术时间和提高手术医师的操作水平是防止手术切口感染的关键因素之一。术前皮肤准备是预防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应充分清洁手术区皮,特别是肥胖产妇,腹部皱褶多,备皮应认真仔细,避免刮伤皮肤;尽可能在术前最短时间内备皮,以免造成二次污染。
本医院由于手术技术及技巧的提高,缩短了手术时间;手术室环境控制,严格无菌操作及严格消毒灭菌等措施,本组调查剖宫产术产妇,发生切口感染率仅为0.36%,远远低于有关报道[3,7]。
调查资料显示,发生尿路感染的只有1例,感染发生率非常低。分析原因,这都由于我们严格无菌操作、缩短尿管留置时间(1±2.36天),加强基础护理(日常护理操作前后认真洗手、注意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0.05%的碘伏棉球擦洗外阴2次),保持尿管通畅,防止受压、扭转、滑脱、鼓励产妇早期下床活动等所致。另外,抗生素合理应用对于预防感染非常重要。由于剖宫产术是:①腹壁及子宫肌壁均有创面,易致细菌感染;②腹壁及子宫肌壁切口经缝合缺血,缝线又为异物,使入侵的细菌,尤其是厌氧菌易在缺血及伴有异物的组织内繁殖并向胎盘剥离而蔓延扩散;③感染或胎粪污染的羊水散布至腹腔或腹部伤口,均助长了细菌感染。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越来越引起产科医务工作者的重视,目前时间较短的外科手术主张在术前短程应用抗生素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而以术前0.5~1h或开始时1次给药最为普遍[5]。但本院在围术期用药方面欠缺,大部分都是术后预防性经验用药。
本组呼吸道感染率仅为0.53%,这与我们保持环境卫生,减少探望和陪护人员,定期开窗通风等有关。风可减少空气二氧化碳含量、细菌密度与飘尘量等。
总之,加强剖宫产术产妇的医院感染管理及为重要且十分必要,对于剖宫产术产妇,我们应做到:①加强基础护理,提高机体防御机能;②提高手术技术,缩短手术时间;③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加强消毒灭菌管理;④加强环境清洁和保洁及术后护理;⑤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等,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
[1]陈红冰,杨爱芝.剖宫产术抗菌药物使用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30-31.
[2]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36-52.
[3]刘晓华,时兢,陆燕红.基层医院剖宫产妇364例院内感染分析[J].乡村医药杂志,2006,13(12):26-27.
[4]鲁玲娟,顾蔚.114例剖产术后医院感染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03,15(6):43-44.
[5]Tully L, Gates S, Brocklehurst P, et al. Surgical techniques used during caesarean section operations: results of a national survey of practice in the UK [J].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2002,102(2):120-126.
[6]左绪磊.妇产科感染[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2.
[7]储勇伟.剖宫产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与预防控制[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5):2915-2916.
[8]戴自英.实用抗菌物药学[M].上海:技术出版社,199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