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青治疗老年退行性骨性关节病30例临床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3

              作者:田继东 ,牛希仓 ,李正军

   摘 要: 目的: 观察英太青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55例老年退行性骨性关节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分别用英太青和布洛芬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 结果: 英太青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6%,布洛芬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0%,两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英太青对老年退行性骨性关节病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且疗效优于布洛芬。

  关键词: 老年退行性骨性关节病;英太青;布洛芬;临床治疗


    老年退行性骨性关节病是以急、慢性骨关节软

    骨损伤为基础,关节软骨退变为特征的骨科疾病。

    以老年人为多,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骨关节病除关节软骨损伤退变外,后期还存在骨关节结构成分改变。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增强临床治疗效果,笔者临床采用英太青治疗老年退行性骨性关节病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如下: 1 临床资料

    55例病例采用随机半盲法分为两组。其中英太青治疗组共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45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1个月。布洛芬对照组25例,男10例,女15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35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3个月。所有患者均以疼痛、肢体功能不同程度受限为主症,兼有放射性疼痛或麻木、肿胀,部分病人伴活动障碍。在颈椎病人中常有头痛、头晕、耳鸣、咽部不适等症状。对颈、腰、膝关节病人分别进行X线拍片或CT检查,均有不同程度增生样改变。

   2 临床观察指标

   2.1 疼痛

    分4级。0级:无疼痛;Ⅰ级:轻度疼痛,可忍受,不影响休息;Ⅱ级:中度疼痛,疼痛不持续,但发作时可疼痛加剧,治疗前至少发作一次,影响睡眠;Ⅲ级:重度疼痛,持续性疼痛,不能忍受,经常影响睡眠。

    2.2 关节功能

    分为4级。Ⅰ级:功能无影响;Ⅱ级:轻至中度受限,但尚能正常活动;Ⅲ级:明显受限,影响日常工作;Ⅳ级:卧床式坐椅,不能单独活动。

   3 治疗方法

   通过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确诊后,治疗组服用英太青50mg,1日2次,对于病情较重者,服用100mg,1日2次;对照组服布洛芬125mg,1日2次。两组均服药3周。

   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疗效评定标准 〔1〕 。临床治愈:治疗后膝关节肿痛消失,关节功能达Ⅰ级或提高两级以上。 显效:膝关节肿痛明显好转或消失,或明显减轻。有效:治疗后膝关节肿胀、疼痛好转。无效:治疗2周后膝关节症状无缓解。

  5 治疗结果

    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结果对比注:与对照组比较, ★ P<0.05

    6 讨论

    老年退行性骨性关节病属于中医“骨痹”范畴,是中老年人易患的一种慢性关节病。祖国医学认为急、慢性损伤或七情失调可导致全身或局部气滞血瘀,瘀则不通,不通则痛。气滞血瘀日久,筋骨失却濡养,筋挛骨痿,关节活动不灵或增生变形。气滞血瘀,营卫不和,腠理空疏,易受外邪侵袭,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气虚损,气血无以温煦鼓动,血涩不畅;寒邪侵袭,阻于经络,客于筋骨,留于肌肉关节,致肿胀、疼痛、屈伸不利、功能活动受限。得热助阳,寒邪疏散,气血较为流畅,疼痛缓解;遇冷助阴,寒聚而凝滞不通,疼痛加重。

    老年退行性骨性关节病是一组具有不同病因学,但有相似的生物学、形态学及临床特征的疾病。发病过程中不仅影响到关节软骨,还涉及韧带、关节囊、滑膜及关节周边肌肉,尤其是中老年女性多见,与骨质疏松及关节负重过度等诱因有关。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由于供氧不足,使得红细胞之间容易发生相互聚集,严重者使血流缓慢,血液黏滞度增高,导致微循环灌注不足,软骨细胞增殖,出现软骨基质减少与软骨新生不足,从而使得软骨变弱,持重部位发生磨损而痛。治疗的目的在于缓解疼痛,防止功能丧失,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骨性关节病,无论是年龄因素,还是骨质疏松,其疼痛的主要原因都是炎性反应。英太青(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是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能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和5-脂氧化酶来阻抑前列腺素合成和炎性介质,尚有一定抑制脂氧酶而减少白三烯、缓激肽等产物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治疗这类炎症。同时,英太青还具有抗炎、止痛作用专一,胃肠道不良反应小,服用安全、方便等特点。患者可长时间服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9-353.

  (1.甘肃省中医,甘肃 兰州 730050;2.永登县红城中心卫生院,甘肃 兰州 730302;3.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3 方法

   通过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确诊后,治疗组服用英太青50mg,1日2次,对于病情较重者,服用100mg,1日2次;对照组服布洛芬125mg,1日2次。两组均服药3周。

   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疗效评定标准 〔1〕 。临床治愈:治疗后膝关节肿痛消失,关节功能达Ⅰ级或提高两级以上。 显效:膝关节肿痛明显好转或消失,或明显减轻。有效:治疗后膝关节肿胀、疼痛好转。无效:治疗2周后膝关节症状无缓解。

  5 治疗结果

    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结果对比注:与对照组比较, ★ P<0.05

    6 讨论

    老年退行性骨性关节病属于中医“骨痹”范畴,是中老年人易患的一种慢性关节病。祖国医学认为急、慢性损伤或七情失调可导致全身或局部气滞血瘀,瘀则不通,不通则痛。气滞血瘀日久,筋骨失却濡养,筋挛骨痿,关节活动不灵或增生变形。气滞血瘀,营卫不和,腠理空疏,易受外邪侵袭,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气虚损,气血无以温煦鼓动,血涩不畅;寒邪侵袭,阻于经络,客于筋骨,留于肌肉关节,致肿胀、疼痛、屈伸不利、功能活动受限。得热助阳,寒邪疏散,气血较为流畅,疼痛缓解;遇冷助阴,寒聚而凝滞不通,疼痛加重。

    老年退行性骨性关节病是一组具有不同病因学,但有相似的生物学、形态学及临床特征的疾病。发病过程中不仅影响到关节软骨,还涉及韧带、关节囊、滑膜及关节周边肌肉,尤其是中老年女性多见,与骨质疏松及关节负重过度等诱因有关。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由于供氧不足,使得红细胞之间容易发生相互聚集,严重者使血流缓慢,血液黏滞度增高,导致微循环灌注不足,软骨细胞增殖,出现软骨基质减少与软骨新生不足,从而使得软骨变弱,持重部位发生磨损而痛。治疗的目的在于缓解疼痛,防止功能丧失,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骨性关节病,无论是年龄因素,还是骨质疏松,其疼痛的主要原因都是炎性反应。英太青(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是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能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和5-脂氧化酶来阻抑前列腺素合成和炎性介质,尚有一定抑制脂氧酶而减少白三烯、缓激肽等产物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治疗这类炎症。同时,英太青还具有抗炎、止痛作用专一,胃肠道不良反应小,服用安全、方便等特点。患者可长时间服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9-353.

  (1.甘肃省中医,甘肃 兰州 730050;2.永登县红城中心卫生院,甘肃 兰州 730302;3.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