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化在预防HD-MTX治疗白血病毒副作用中的意义
作者: 乐少华,郑耀辉,黄嵘峰
摘 要:甲氨喋呤(MTX)用于临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但HD-MTX具有较持久的细胞毒性,其毒副作用大,通过观察150例次MTX副作用发生的种类、发生率及相应处理措施,并将充分水化与未充分水化者黏膜炎、皮疹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u检验),评价水化的关键作用。结论:只要做到充分水化加上碱化、适宜四氢叶酸钙解救,可使MTX毒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下降。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TX;副作用;水化
甲氨喋呤(MTX)用于临床治疗儿童白血病已有40余年,是缓解后治疗的关键药物之一。其中HD-MTX是进行髓外白血病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手段,但HD-MTX具有较持久的细胞毒性,其毒副作用大。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黏膜炎、肝肾功损害、胃肠道毒性、骨髓抑制、皮疹、发热、神经系统病变、心脏毒性、泌尿系毒性等,故为保证治疗方案顺利实施,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是必需的,如充分的水化、碱化及适宜的四氢叶酸钙解救等。一般临床医生在治疗中均会注意碱化及四氢叶酸钙解救的运用,但部分医护人员对水化较为疏忽,治疗过程中往往未执行充分水化,从而表现出多种MTX毒副作用。本文对1999~2003年在本院接受HD-MTX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所出现的MTX毒副作用进行观察总结,并将充分水化与未充分水化者黏膜炎、皮疹发生率进行比较,得出:只要做到充分水化加上碱化、适宜四氢叶酸钙解救,MTX毒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下降。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999~2003年在本院确诊为ALL,经治疗后达完全缓解的患儿共40例,其中男29例,女11例;高危8例,标危32例;开始治疗年龄1岁6个月至13岁,平均年龄5.6岁,40例患儿累计接受150次HD-MTX治疗。其中因各种主客观原因有21例在治疗中未达充分水化。
1.2 治疗方法
①MTX每次3.0 g /m2,总量1/6 30 min内静推,余量20~24 h均匀静滴。
②化疗期间行腰穿鞘注MTX Arac Dex 1次(剂量参照小儿急性白血病诊疗建议)〔1〕。
③MTX静滴结束后12 h四氢叶酸钙解救,15 mg/m2・次,q 6h×8次,首剂加倍。
④碱化:化疗前3天口服小苏打,化疗当日起静滴5 %碳酸氢钠3~5 ml/kg,多以5 %GS适量稀释后连续静滴2~3 d。
⑤水化:HD-MTX当天及后3 d需水化治疗,量为3000 ml/m2・d(剂量参照小儿急性白血病诊疗建议)〔1〕。
⑥同时口服6-MP,50 mg/m2・d,共7 d。
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水电解质、心电图、心肌酶谱,临床观察副作用发生情况及相应处理措施,见表1表1副作用发生情况及相应处理措施表2充分水化与未充分水化者MTX部分副作用的发生比较
2 结果
(1)150例次观察患儿接受HD-MTX化疗后,MTX各种副作用的发生种类与国内外报道基本一致,但一些曾报道的副作用在本观察组中尚未观察到,如肺毒性、神经毒性、肾毒性、心律失常等。
(2)在观察的150例中,21例因各种原因未执行充分水化者其口腔黏膜炎、皮肤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均较充分水化者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发生的严重程度明显增加。如我们所观察到的3例全身猩红热样皮疹,1例剥脱性皮炎(死亡)亦是未充分水化者,10例整个口腔黏膜潮红破溃,有8例为水化不充分者。在水化充分的病例中,虽然也可观察到黏膜炎、皮肤过敏反应等副反应,但症状均轻微,部分为一过性,予对症处理,症状很快消失,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减少医疗费用,同时缩短化疗间期,加速速度。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
(3)本文对21例水化不充分者存在的主客观原因进行归纳,具体如下:
①家属对水化不重视,患儿惧怕输液,对输液不配合,拒绝执行静脉输液,而口服补液量又不足,最后导致水化不充分。
②医生医嘱3000 ml/m2. d的补液量,但未被完全执行,即实际入量与理论入量有差距。原因大多系部分患儿血管细,或因患儿顽皮,活动后输液管受压、被折,导致静滴速度慢,无法完成补液量。为此应提高医护人员的重视,定期巡房,记录液体出入量,估计补液完成情况,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如增加口服补液量,采用两路输液等,以加快补液速度。
③患儿因恶心、呕吐、腹泻等原因,导致进食少,丢失多,甚至有脱水征象,部分医护人员在补液时未估计相应的损失量,导致补液相对不足。
3 讨论
MTX是叶酸拮抗物,通过竞争性地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活力,影响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而达抗肿瘤目的。MTX是S期特异性药物,对增殖比高的肿瘤及更新快的细胞(如骨髓细胞、黏膜细胞)均有杀伤效应作用,故MTX可致各种黏膜炎,包括口腔炎、口腔溃疡、唇炎、食道炎等,MTX血浆浓度在10-9mol/L,就能抑制胃肠道黏膜生长,其机理主要是MTX在腺上皮细胞的积聚〔2〕。HD-MTX的90 %在24 h内以原形由肾排出,实践证明MTX 3.0 g /m2用药结束时,其血浆浓度大于10-4mol/L〔2〕,此后24 h至72 h MTX在血液浓度逐步下降至安全底线,(<0.1 μmol/L为无毒浓度)〔1〕,水化补液3000 ml/m2・d,可以增加药物排泄,降低MTX血液浓度,减少MTX在腺上皮细胞的积聚,从而减少黏膜毒性反应。有条件者最好能检测血浆MTX浓度,以调整水化及四氢叶酸钙应用的时间,从而能够达到有效预防黏膜炎发生的可能。从我院近4年的临床观察中亦证实此点,故在每次HD-MTX化疗中,水化是关键,每个医护人员应认真执行。
在MTX过敏反应中,有1例因患儿及其家属拒绝输液,仅水化至MTX结束后24 h即自动出院,结果2~3 d后即出现全身猩红热样皮疹,并迅速成剥脱性皮炎并重症感染,经治疗无效死亡。另3例亦因水化不足而出现严重的口腔炎、唇炎伴全身猩红热样皮疹,因及时加大补液量并延长补液时间,同时予丙种球蛋白、补充水溶性维生素、抗感染、抗组胺及适量激素等积极治疗,1周左右病情好转。此后注意水化量,未再出现类似严重反应。MTX引起过敏反应中,有学者推测是高浓度、纯度的MTX使血清蛋白发生变性而成为具有免疫源性的载体蛋白,使机体产生针对MTX-蛋白复合体的抗体〔3〕。据我院观察,水化不足可致严重的皮肤过敏反应,且往往伴有严重的黏膜炎,延长水化时间可减轻毒副反应,推测系由于水化可加速MTX排泄,从而缩短MTX在体内滞留时间,进而减少毒副作用。
5例患儿每次在HD-MTX化疗后1~2 d出现肝脏轻度肿大,部分有轻触痛,查肝功能无异常,肝脏B超亦无明显结构改变,予水化、保肝处理,继续观察,多在HD-MTX化疗结束后2~3 d,肝脏缩小,肋下未及。我科考虑是否HD-MTX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导致肝脏代偿性肿大,以利机体代谢,此点有待实验室进一步验证。
:
〔1〕中华医学会儿会分会血液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1999,37(5):305.
〔2〕殷慧君.小儿急性白血病化学治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25-129.
〔3〕夏焱,薛红漫.大剂量甲氨喋呤治疗急淋白血病的副作用观察及对策[J].小儿血液,2002,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