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痔术后运用黄白合剂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黄白合剂对混合痔术后并发症和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将11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静滴抗生素4 d,每日便后以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15 min后换药。组内服黄白合剂,术后第1 d开始,每日2次,每次100 mL,直至术后第10 d;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用药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第2,5,10 d的排便、疼痛、出血等情况及创面愈合的时间。结果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及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黄白合剂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疗效良好。
【关键词】 黄白合剂;混合痔;术后;并发症;创面愈合
混合痔是一种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内扎外剥术治疗,术后因创面疼痛,患者恐惧排便,日久导致大便质干难解,干燥粪便摩擦创面又可引起疼痛、出血等并发症,造成恶性循环,影响创面愈合。为减轻术后不适,加速创面愈合,缩短疗程,2004年至2007年笔者应用黄白合剂内服,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纳入标准
①混合痔诊断符合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即混合痔系发生于同一方位齿线上、下,形成一体的静脉曲张团块;②全部病例均在局麻下行内扎外剥术,内痔结扎的数目为2~3个,相对应的外痔切口亦为2~3处;③既往无痔手术史及肛门形态和功能异常。
1.2排除标准
①同时进行其他肛肠病手术者;②伴有糖尿病等影响创面愈合的其他疾病;③合并有慢性腹泻、便秘等胃肠道疾病者。
1.3一般资料
全部110例均为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肛肠科住院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其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20~65岁,平均41.6岁。对照组55例,其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18~64岁,平均42.9岁。两组在性别、年龄及手术方式上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静滴抗生素4 d,以预防术后感染,每日便后以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15 min后换药,治疗期间禁食辛辣煎炸之品,避免过劳。治疗组从术后第1 d起内服黄白合剂,药物组成:黄柏10 g、火麻仁15 g、瓜蒌仁15 g、枳壳6 g、地榆15 g、槐花10 g、鬼针草15 g、白芷10 g、甘草5 g。1 d 1剂,水煎取汁200 mL(均为本院煎药室代煎),分2次口服,直至术后第10 d。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如遇有腹胀、排便困难者用开塞露做灌肠处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第2,5,10 d排便情况、创面疼痛、出血等并发症的情况,并比较两组创面的愈合时间。
1.5疗效指标
1.5.1排便情况
0分为大便通畅,质软成形,无需用力,排泄;2分为大便难解或质干,需用力方可排出;4分为大便难解或质干,需用力且排便过程时间延长;6分为大便难解,需用开塞露辅助通便。
1.5.2创面疼痛
0分为无疼痛;2分为疼痛呈间歇性,可耐受,不影响睡眠;4分为持续性疼痛,影响睡眠,口服一般镇痛药物可缓解;6分为持续性疼痛,影响睡眠,需肌注强痛定、度冷丁等药方能止痛。
1.5.3创面出血
0分为无便血;2分为排便后便纸染血,无滴血;4分为排便时滴血,但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6分为排便时滴血,便后不能自行停止,需压迫止血。
1.5.4创面愈合时间
自术后第1 d起到创面完全上皮化的天数。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秩和检验。
2结果
2.1两组术后第2,5,10 d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1。表1两组患者术后第2,5,10 d症状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两组病例并发症积分比较各观察时间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说明黄白合剂可明显减少创面疼痛、出血的发生。
2.2两组病例术后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比较
组(13.7±2.1)d,对照组(16.5±3.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说明内服黄白合剂能改善患者排便情况,减少干燥粪便对创面的刺激,有利于创面的愈合。
3讨论
耿学斯等[2]认为,痔疮术后愈合时间延长与肠道内粪便的物理及化学刺激物对肛门直肠创面的刺激有较大的关联性,尤其是干性粪便的物理刺激,可导致出血、感染等,影响创面愈合。笔者通过混合痔术后应用黄白合剂内服,与对照组相比较,在排便情况较好的前提下,创面出血、疼痛、愈合等指标均表现出明显优势。
《医宗金鉴》指出:“痔疮形名亦多般,不外风湿燥热源。”《东垣十书》云:“善为痔病者,皆是湿热风燥四气所伤,而热为最多也。”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气候多湿多热,患者多易感受湿热之邪,湿热相搏,下注肛门,筋脉横解,肠澼为痔;术后患者可见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湿热症状,故本方从湿热论治。黄白合剂是我科陈民藩主任治疗肛肠疾病的经验方,方中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药表明,其在发挥抗菌解毒作用的同时尚可促进血管新生,迅速消除炎症水肿,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肉芽生长和加速创面愈合[3];火麻仁中含有大量脂肪油,内服后在肠道内分解产生脂肪酸,刺激肠黏膜,促进分泌,加快蠕动,减少大肠的水分吸收而产生缓泻作用[4],与枳壳、瓜蒌仁相合引气下行、配白芷消肿止痛、和利血脉,现代药理学表明其有较好的中枢抑制作用,能明显提高痛反应时间,与吗啡比较,其强度略低于吗啡[5];地榆、槐花凉血止血,临床研究发现二者能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明显缩短凝血时间,抑制多种原因引起的创伤性浮肿,阻止炎性水肿的,减少渗出[6];甘草调和药性。诸药相合,共奏清热燥湿、润肠通便、消肿止痛、凉血止血之功。本治疗结果显示,黄白合剂应用于混合痔术后,能有效地改善排便情况,减少干燥粪便对创面的刺激,减轻创面疼痛、出血等并发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较快地促进创面愈合,且临床应用中尚未发现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8.
[2]耿学斯,赵斌,藤赞庆.环状混合痔术后应用复方角菜酸酯栓的临床观察[J].肛肠病杂志,2005,25(3):39-40.
[3]田代华.实用中医对药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87-697.
[4]沈英君.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50.
[5]李树英.鬼针草注射液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J].河南中医,1984,(3):44.
[6]方文贤,宋崇顺,周立孝.医用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