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存在的问题
【摘要】 结合近年来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药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的办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建议合理运用教学技术和手段,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实现教与学的互动,以利于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药理学 应用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与作用的学科,是连接医学与药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也是医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内容多、散而抽象、难于理解和掌握。以机为载体的多媒体教学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于一身,使理论教学中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内容趣味化,静态的教材动态化,复杂的知识条理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所学知识,近年来在药理学课程的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现将我院药理学教研室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药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谈一点体会。
1多媒体技术在药理学教学中的优势
针对药理学课程的特点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欠缺,多媒体教学将单调、乏味的理论知识形象地体现在声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主要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1.1多媒体教学使药理学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简单化
多媒体技术由于提供了清晰而逼真的图像、图形或动画,可以把繁杂的药物作用原理由浅入深、多角度、多层次地呈现出来,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直观而有趣,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认为“难、繁、杂、多”的药理学基础理论易于接受,克服了排斥心理。
1.2多媒体教学使药理学的综合性得到很好的体现,并有助于教学贯通
药理学教学同基础医学各学科联系十分紧密,它覆盖了机能学、形态学和临床医学等诸多学科,涉及内容广泛,内容庞杂。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相关的知识系统而又灵活地归纳在一起,温故知新,相辅相成。另外,利用多媒体可以将一些药物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避免零零散散的感觉;对于非医学专业的学生,也可在基础药理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演示相关的临床学科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普及医学常识,能适应培养现代综合型医药学人才的需要。
1.3多媒体教学形式可提高教学效率
目前,我院不同层次的各专业年级都要开设药理学,但不同专业教学目的和要求不同。多媒体教学形式使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完全可以轻松地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衍生出多个教案以满足不同层次教学的需要,为教师备课节约了大量时间。
2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虽然在药理学教学中呈现了很多优势,但它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之一,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功能上都有自身的局限性。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
2.1师生互动交流性不强
良好的教学是师生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处在表演者的地位,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一举一动上。而在目前我院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部分注意力在电脑屏幕上,学生的注意力在大屏幕上,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被弱化,无法实现传统教学教师的“表演”功能。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性不强,有时教学效果反而达不到传统教学的水平。有调查表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课堂教学效果密切相关,课堂教学效果随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增高而增强[1]。此外,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仪表气质、举手投足、音容笑貌、神采情感等身体语言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和教师进行情感交流,增加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多媒体教学如果处理不当,往往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变为人和机器之间毫无情趣的信息交流。
2.2不利于学生记课堂笔记
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教学活动中的“讲”和“写”是一张一弛的缓冲过程,有利于学生记笔记。现代多媒体课件虽然较生动、形象,但由于课件内容是事先做好的,教师的教学活动仅限于“讲”,加之有时课件的内容信息量过大,学生跟上教师的讲解,就跟不上记笔记。导致教学内容大多成了过眼云烟,上课就变成了看动画。有时上课时感觉气氛较好,但课后不利于学生及时复习巩固,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2.3片面追求多媒体手段教学,既不利于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也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它只能辅助教师完成部分教学任务而不是代替教师教学,如果单纯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际上就成为了放映员和解说员,失去了对教学应有的有效控制,削弱了教学效果。尽管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学生易于理解,但过分追求形象化有时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会限制学生自身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的,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4多媒体课件的质量有待提高
由于种种原因,部分教师只是把教材的文字内容搬上电脑,所谓的多媒体课件实际上只是讲稿,并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编制课件内容,致使课件质量不高,内容单一,形式呆板,缺乏生动性和形象感。在药教学内容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属于药物的作用原理、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面的内容。如何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术将这些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不仅需要授课教师花大力气去搜集、储备相关资料,而且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的运用,这样才能制作出内容生动形象、具有较高水平的真正的多媒体课件。另外,在授课过程中如果不充分考虑单元授课时间的合理分配和学生的承受能力,就会导致课件的内容多而庞杂,学生无法及时记录,反而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3对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建议
3.1广泛搜集素材,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
所谓多媒体课件应该是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要求必须具备大量的制作素材。而技术的给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提供的便利条件,广泛搜集相关素材,并充分利用多媒体制作软件制作形式多样的、生动形象的、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课件。
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时,首先要做好界面的处理,优美的画面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使他们在轻松优美的环境中接受知识。画面处理的原则是美观、活跃、色彩丰富、文字清晰、简洁。其次,应用技巧突出重点和难点,对重要的教学内容可采用颜色、流程图、标注等加以突出,还可选用不同效果的幻灯片放映或幻灯片切换等方式强调重点内容。对难以理解的内容适当地加入动画,可以形象生动地展现教学内容。这些动画放映可采用单击鼠标和自动放映相结合,边放动画边讲解,给同学们留下理解、思考的时间,根据学生的反应选择提问或继续放映。这样做可极大地启发和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要根据教学目的不同精心设计制作。
3.2合理安排多媒体课件的信息量和课堂教学进度
多媒体教学具有集成性与快捷性,可使课堂教学速度成倍地提高,这使增加单位学时信息量成为可能。但如果不地分析学生的理解与接受力,过多的信息会使学生信息超载,反而降低了教学效果。药理学课程具有信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如不合理安排,会导致学生学无头绪,抓不住重点,消化不了难点,反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要根据多媒体授课方式的特点充分考虑到信息量的合理安排。课件内容切忌太全面、太细。同时要注意授课节奏和速度。在课堂上应及时观察学生的反馈信息,重视学生的思考过程,让学生思维能够跟上,课后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3.3传统教学与教学方式相结合,加强教学互动效果
应将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优势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相结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既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生动形象的特点,同时又将传统教学板书教学方式适当地穿插进去,通过形体语言加强学生的注意力,以增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效果。通过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之相得益彰,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应注意合理地运用启发式、问题式、学导式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具有较好的作用。
3.4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合理处置教师与多媒体课件的关系
我院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基本是电脑、屏幕、学生三角形布局格式,如何合理处置教师、学生、多媒体设施之间的关系是必须充分考虑的问题。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设施才能通过多媒体课件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起到应有的效果。我院现有多媒体设施除了幻灯投影,还有录像、DVD和书写投影设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设施,制作或购置相应的教学课件,使教学形式多样化,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应合理处置教师和多媒体课件的关系,既不能忽视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也不宜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
3.5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注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和手段要求教师不仅需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对教学内容的把握能力和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应具备掌握现代多媒体与网络教学技术,接收、传递、输送和反馈信息的能力,这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注意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应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要目的。
【】
[1]陆远富,孙安盛,聂晶,等.药理学课堂教学相关因素分析[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4,27(6):616-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