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人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整体护理分析
【关键词】 老年;上腔静脉综合征;整体;护理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是多种原因造成流经上腔静脉血流受阻,引起以急性或亚急性呼吸困难和面颈部肿胀为特点的一组严重临床综合征,其中恶性肿瘤占90%,尤其老年人出现后病情更重,需及时处理。我科于2005.1~2006.12共收治20例老年患者,经系统的整体护理和综合,取得了较好效果。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患者,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62~78岁,平均年龄为68.5岁;原发病肺癌15例,食道癌4例,恶性淋巴瘤1例;本组20例均经胸部X线片、CT扫描、组织细胞学、手术病等检查确诊;本组病例多数患者并发呼吸困难、颜面部浮肿、咳嗽,部分患者有声音嘶哑、球结膜水肿、头痛等。经积极对症治疗,放化疗和精心护理,20例患者均有效缓解症状。
2 护理方法
2.1 基础护理
2.1.1 环境合适 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修养环境,保持室内安静整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18℃~20℃,湿度50%~60%,光线柔和,避免强光刺激,以减少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因素。
2.1.2 皮肤护理 SVCS患者皮肤弹性减低,容易引起皮肤损伤和感染,应加强皮肤护理,禁用热水袋,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应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勤换内衣,定时翻身叩背,按时检查皮肤完好情况,同时注意保暖,做到班班交接,床上加用海绵垫,减轻局部皮肤的压迫,防止褥疮发生。
2.1.3 饮食护理 患者均为消耗性疾病,全身营养状态较差,应为患者营造良好的饮食环境,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对于病情危重者应用鼻饲,以补充机体能量的消耗。
2.1.4 预防感染 预防感染是促进本组病例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保障,对于老年病人,尤其在化放疗后,其机体抵抗力下降,加上纵隔压迫致引流不畅,易发生肺部感染。所以,必须加强对口腔、肛周、会阴部皮肤粘膜的护理,一旦患者发烧、有脓痰,应在医师指导下应用抗生素。
2.1.5 测血压以左上肢为准 因为上腔静脉受阻,静脉压增高,右肱动脉压力也增高,右上肢血压随之增高,必要时两侧对照测量,但不宜选用右上肢测量血压。
2.2 心理护理
病人年龄大,病情重,情绪低落,尤其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伴随的呼吸困难、颜面肿胀、咳嗽等症状明显时,易使患者产生忧虑、沮丧,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因此,护理要主动,在了解患者家庭关系、状况的前提下,以亲切、礼貌的语言,与患者沟通感情,耐心听取患者的陈述,同情和肯定病人的疾苦,生活上给予周密照顾,及时帮助病人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并适当解释病情,使患者明白心理因素会造成呼吸困难加重的道理,取得病人的信任,消除悲观、恐惧心理,配合治疗和护理。
2.3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2.3.1 监测呼吸及表现 严密观察呼吸及其表现,呼吸困难、胸闷、窒息感是SVCS的主要症状,因此要把保证气体交换放在首位。为减少SVCS患者静脉回流量,减轻心脏负担,在应用脱水剂的同时,给患者取高枕或半卧位,利于头颈、上肢及躯干部血液回流,使膈肌下降,增加肺通气量,减轻水肿及呼吸困难。同时给予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根据患者呼吸的频率、节律、血氧饱和度监测情况及血气分析结果调节氧气流量,避免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以免出现氧中毒。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肿瘤周围水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2.3.2 观察咳嗽的程度 SVCS患者咳嗽剧烈时由于心输出量减少,造成脑供血不足,易发生晕厥[1]。因此要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教会病人有效咳嗽的方法。痰液粘稠难以咳出时,鼓励病人多饮水,行雾化吸入,使用粘痰溶解剂,静脉滴注氨茶碱等措施,必要时可行吸痰器吸痰。注意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和量,严防窒息的发生。在医师指导下,酌情应用抗生素,对于痰液较少的刺激性干咳,可以口服镇咳药。
2.3.3 观察水肿情况,做好使用利尿剂及脱水剂的护理 注意患者头颈部肿胀程度及双上肢皮肤淤血、水肿和胸部浅静脉曲张情况,水肿严重者给予利尿剂、脱水剂和激素,可缓解液体潴留所致症状,但要遵医嘱正确使用,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表现,监测血液生化指标,防止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尤其是低钾血症的发生。利尿剂的应用时间应选择早晨或日间为宜,避免夜间排尿过频而影响病人休息。
2.3.4 夜间护理不容忽视,尤其老年病人,因夜间大脑皮质对呼吸中枢的调节功能相对下降,迷走神经兴奋,咳嗽咳痰反射减弱,肾上腺分泌功能降低等因素,容易造成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困难,体内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加强等病情变化。因此对重症患者,护理人员一定要加强夜间病房巡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正确氧疗,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
2.3.5 细致观察病人 老年病人由于年龄大,各脏器功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造成病人反应迟钝,病情发生变化时机体不能及时作出反应,加之老年人视力、的降低,导致交流困难。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观察病人要耐心、细心,与患者及家属多沟通,了解患者的性格、生活习惯等,以便及早捕捉到患者病情发生变化的信息,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我们通过对本组20例患者的细心观察,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也得到了病人、家属及医生的认可。
2.4 静脉输液的护理
由于患者上腔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压升高,如果按常规从上肢静脉特别是右上肢静脉滴注液体会加重压迫症状,同时此类患者血流缓慢,如此滴注甚至有发生血栓和静脉炎以及药物不稳定分布的情况,应当选择下肢静脉穿刺,使药液经下肢静脉回流至右心房[2]。本组患者全部采用双下肢静脉输液,完成情况良好,无一例症状加重。同时在输液过程中要加强病房巡视,严格限制补液量,控制输液速度,观察病人有无心悸、气促等不适。
2.5 疼痛的控制与护理
肺癌晚期,由于癌细胞浸润、肿瘤压迫或转移,常使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应根据疼痛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为患者减轻疼痛。物理治疗具有可降低病人对疼痛的敏感性、病人乐于接受的优点,对本组患者应用按摩、针灸、经皮电刺激止痛穴位等物理方法,配合止痛药物应用于不同病人和疾病的不同阶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6 放化疗的护理
2.6.1 消化道反应的护理 本组20例经放化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反应,因此常规应用止吐药,患者在呕吐时应注意呕吐的护理,以防误吸致肺部感染、呛咳和窒息。同时及时补液,防止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
2.6.2 骨髓抑制 要做好环境的消毒和保护性隔离。病室空气消毒,每日三次紫外线照射,对血小板减少明显的患者,要注意保护,减少活动,防止受伤,鼓励软毛刷刷牙,协助漱口和口腔护理。
2.6.3 肾毒性反应 用药前常规检查肾功能,用药期采用大剂量水化和利尿剂辅助治疗,用药后多饮水,以加快排泄,减轻肾毒性反应。
2.6.4 防止药液外漏 化疗药物局部刺激大,避免药液外渗。
3 讨论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常常由于恶性肿瘤直接侵犯或压迫导致,是临床严重的一组症候群。老年患者出现后更易病情危重而危及生命,治疗常以对症、放化疗来缓解症状。我们通过对20例老年患者实施有效、及时治疗和精心、系统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
1 尤黎明.内科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6
2 江锦芳.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长期静脉通道的建立及护理[J].广西医学,2003,25(11):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