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习带教的几点体会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信朝霞 时间:2010-07-13

【关键词】  生物化学;教学方法;研究


    医学检验学属于实验室医学,是在实验室内对人体材料进行检测分析的[1]。医学检验是一个动手能力极强的专业,检验实习阶段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临床生物化学又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学科。实习是学校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将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通过实习学校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会得以巩固,学生的操作技能会进一步提高。实习也是学生今后从事临床科研工作的一个过渡阶段。近十年来,随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已成为检验人员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但并不是有了先进的设备,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就肯定能准确,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很多,其中检验人员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如何向社会提供高学历高素质的临床检验人才成为医学检验的重中之重。本科室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重要实习基地,十几年来,我们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习带教中不断探索创新和实践,并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

    1  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

    每批到科室实习的学生在进入临床生化专业组之前,首先阅读本实验室的标准化操作文件(SOP文件)。从标本的签收,编号,平衡,离心分离血清到最后上机,核查和打印报告,熟悉每一步操作规程。同时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每台仪器的操作说明书和实验室管理制度,做到心中有数。

    2  重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示教工作

    近年来全国各大医院检验科均已从以前的手工操作步入自动化仪器检测阶段。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临床检验中的作用。根据检验科的工作性质特点,充分利用下午时间,对各类仪器进行专题讲座。每台仪器从原理,操作,到参数的设置,仪器的日常保养,定标,质控情况作细致的讲解。在下午工作强度不大的情况下,带教他们亲自操机,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参与参数的设置。

    3  重视建立与培养学生的“全面质量控制”观[2,3]

    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4]。为保证实验质量,必须对实验全过程进行控制。简单的说“全面质量控制”是指: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

    3.1  分析前质量控制  包括病人的准备标本的采集、储存及运输等过程。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产生较大影响的是样本采集不当及各种原因造成的溶血。如为了使学生看到溶血对于结果的影响,对溶血标本,通知临床重新留取标本,两个标本对照做(平时我们会舍弃溶血标本),通过结果差异的对比,加深对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了解。

    3.2  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即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但并不是室内质控合格任何检测报告都可以发出。为此我们在带教中时刻提醒学生执行“三查三对”制度和“差错记录”制度。对于任何异常报告都不能轻易发出。如急性肝损伤可致转氨酶成百倍的升高,此时会出现“底物耗竭”现象而致检验结果不真实,如遇这种情况我们应将标本稀释后重新检测。通过这种对比使学生认识到要善于捕捉临床申请单中的任何可用信息,必要时与临床联系,作好临床的“侦察兵”。

    3.3  分析后的质量控制  包括结果、发出等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建立“结果反馈”制度。对过高或过低的检测结果,要求学生再一次核对及复查,确认无误后再发出报告,同时与临床联系看结果是否与临床相符,如不符重留标本复查。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直接感受到我们的工作在患者过程中的作用。

    4  注重学习

    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利用工作接触英语或抓紧工作之余的点滴时间学习英语。目前大中型所使用的各种自动化生化分析仪都是与世界接轨的,由于机应用程序多是说明,如果英语水平差,则不能很好地阅读仪器说明,对各个系统的原理流程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在短暂的厂家培训中只知道常规使用的几个键完成操作,而不能实现人机对话,不能更新引进新技术新项目,不能调正仪器到最佳状态,充分发挥仪器的潜能。另外,如果英语不精通,对于仪器显示屏上的重要提示不能正确领会,一旦操作失误,则会造成不良后果,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金钱。

    5  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5]

    我们医学检验本科生的培养应该是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其中包括他们的科研能力。而实习这一年是他们锻炼科研能力的最佳时机。首先选择年资较高的具有多年科研工作经验的检验技师作为他们的毕业指导教师,让他们从的检索、科研设计、实验、课题到论文撰写等诸多环节上都能得到正规的训练,使他们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为将来他们自己开展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医学检验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离开实践,犹如纸上谈兵。临床实习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关键教学环节,是专业理论与临床工作的衔接阶段,为适应医学检验化的需要,作为临床带教老师必须不断探索与改革临床带教方法,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而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医学检验人才。

【文献】
  1 朱忠勇.实用医学检验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序

2 田润华,郑喜春,丁钰.检验教学应重视建立与培养学生的“全面质量控制”观[J].西北医学,2006,14(2):225-226

3 田润华,徐文华,李馨,等.医学检验本科生实习期实践全面质量控制过程的意义[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7,43(3):275-276

4 杨振华,王治国.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14

5 胥飚.在实习中如何提高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综合技能[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1):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