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角胶囊治疗癫痫的疗效及生活质量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3

                    作者:曹静,丁成赟,樊永平,刘民,赵永青,李志梅 

【摘要】  目的 观察单味中药羚羊角粉的抗痫作用,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符合入选标准的癫痫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研究。试验组采用抗癫痫药常规治疗加用羚羊角胶囊;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癫痫发作情况、体质量、自觉严重程度、生活质量量表及心理(焦虑、抑郁)情况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价观察。结果 两组的月发作频率改善率、体质量变化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觉严重程度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总的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总分治疗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生活满意度”、“情绪健康”得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试验组“药物影响”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抑郁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改善(P<0.05)。结论 羚羊角胶囊加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癫痫患者有较好的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癫痫;羚羊角胶囊;生活质量;临床观察

    癫痫的治疗临床医生多注重于对癫痫发作的控制,而对患者自身的感受关注较少。尤其癫痫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反复发作、长期用药的不良反应对患者及家属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随着健康概念的更新及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评价患者生命质量的指标系统——生活质量正悄然兴起。成功的癫痫治疗的最新概念不仅要控制发作,还要注重提高生活质量,甚至包括癫痫发作被控制后的生活问题[1]。西医指的生活质量内容,对中医来说并不陌生,“以人为本”是中医药治疗的特色理念,通过望、闻、问、切既可收集到这些属于生活质量的内容,又可将这些资料作为辨证的依据,使用中药进行干预,调整、改善人体脏腑、气血功能活动和整体机能来达到提高人体对社会和环境适应能力的最终目的。多年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中医药治疗在整体调节的基础上,对缓解病人紧张情绪,减轻心理压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我们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即在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sy drugs,AEDs)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羚羊角胶囊治疗,分别从癫痫发作情况、体质量、自觉严重程度、生活质量量化表及心理(焦虑、抑郁)情况等方面,研究单味中药羚羊角胶囊对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西医标准参照国际抗癫痫联盟(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ILAE)分类和名词委员会推荐的《癫痫发作的临床和脑电图分类标准》(1981年)及《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的分类标准》(1989年)[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相关标准[3]。

    1.2  纳入标准

    获得受试者知情并同意;天坛神经内科癫痫中心门诊男性或女性癫痫患者,年龄18~65岁;在回顾性基线阶段的4周内应至少1次临床癫痫发作;没有认知障碍,具有初中(包括)以上文化程度,能够理解自评量表内容者。

    1.3  排除标准

    已知对羚羊角类药物有过敏反应或不耐受者;筛选访视前3个月内有癫痫持续状态史者;受试者的癫痫发作频繁且难以按规则可靠计数;使用其他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说明书提示能诱发癫痫和增加癫痫次数)、抗焦虑药、催眠药和精神抑制药等;反复发作的精神病、情感障碍或有假性癫痫病史者。

    1.4  一般资料

    2005年7月至2006年2月,收集北京天坛医院癫痫中心门诊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4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4例,对照组23例。其中试验组男13例,女11例,平均年龄(25.75±8.14)岁;对照组男12例,女11例,平均年龄(28.80±12.21)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人口学特征及病情基线特征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共有40例患者完成观察,治疗组及对照组各为20例。其中试验组脱落4例,对照组脱落3例。脱落原因主要有患者认为疗效不佳、原因、外地患者就诊困难。经卡方检验,两组间的脱落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抗癫痫西药常规治疗,试验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成药羚羊角胶囊(浙江一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Z10920051,规格:0.15 g/粒)。服法:口服,每次2粒,每日2次,分早晚服,疗程3个月。两组的抗癫痫西药主要为卡马西平(得理多)、丙戊酸钠(德巴金)、妥泰、利必通等。抗癫痫西药按原用法用量继续使用,不予变更,除非为医疗所必需。两组西药常规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6  观察指标

    1.6.1  月发作频率改善率  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后发作频率与治疗前对比降低的百分比,分成4组(<0、0~49%、50%~99%、100%)。

    1.6.2  治疗前后的患者自觉严重程度评分及体质量改变情况  患者自觉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3级评分,分别以2、4、6分计。轻度:自身对照好于以前,但仍有发作;中度:病情程度基本同前;重度:目前病情重于以前;自觉临床无发作、无严重程度可计为0分,由患者对自身病情进行打分。

    1.6.3  治疗前后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4]评分变化情况。

    1.6.4  治疗前后患者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

    1.7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并进行t检验。数据处理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

    2 结果

    2.1  月发作频率改善率、体质量及自觉严重程度比较

    两组在后的月发作频率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两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觉严重程度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见表1。

    2.2  生活质量量表评分

    表2显示了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情况。其中总的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总分治疗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生活满意度”、“情绪健康”得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试验组“药物影响”得分高于对照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3个月后,两组得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组内比较中可见,试验组“发作担忧”、“生活满意度”、“情绪健康”、“认知功能”、“药物影响”、“总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总分”积分治疗3个月后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生活满意度”、“情绪健康”、“认知功能”、“药物影响”、“总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总分”积分治疗3个月后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2.3  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情况

    表3为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情况。两组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抑郁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果见表3。

    3 讨论

    3.1  羚羊角胶囊的相关研究

    羚羊角胶囊内所含成分为纯中药羚羊角碎成的极细粉末。羚羊角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l L. 雄兽的角。本品性味咸、寒,归肝、心经[5]。药理研究表明[6]羚羊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能增加动物对缺氧的耐受能力,有镇痛作用;能降低小鼠的惊厥率;并有解热作用。与中医学中羚羊角具有平肝熄风,镇惊安神,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等作用基本吻合。

    3.2  羚羊角胶囊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3.2.1  月发作频率的改善率  观察癫痫患者临床发作频率是检验临床用药治疗效果好坏的尺度之一。两组在治疗前后的发作频率改善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加重者试验组少于对照组,例数为对照组的1/3。治疗后明显改善者即改善50%以上者,试验组人数近似于对照组2倍,优于对照组,显现出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的趋势。但由于观察例数较少,观察期限有限,加之癫痫发作的不确定性,仍需扩大样本量做远期观察。

    3.2.2  两组体质量变化  观察两组患者的体质量变化,目的有二:一是由于部分抗癫痫药物对体质量有明显影响,目的观测药物的副作用;部分抗癫痫药物可使体质量增加,如丙戊酸钠,有报道约15%的患者服用丙戊酸后有明显的体质量增加,多者可增加20 kg,可能由于药物刺激食欲所致。托吡酯可使食欲下降、恶心、腹泻,甚至体质量减轻。二是由于癫痫患者多数有抑郁心境的存在,长期抑郁可致体质量减轻,观察用药前后体质量变化可从另一侧面反应患者的药物疗效及心境改善情况。两组治疗后心境均有所改善(论述见下),但两组由于观察期限不长,在短期内未显示出明显的体质量变化。

    3.2.3  自觉严重程度的分析  患者自觉严重程度是患者对自身病情的总体评价,以患者为中心,从自身角度进行评价反映治疗的效果。治疗后两组严重程度均有明显改善,反映两组的用药效果均较理想,两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由于患者自身的耐受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对自身疾病的关注程度不同,对自身疾病的严重程度的评价程度亦不相同,故此项观察指标受主观因素影响比较大,但能从另一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药物的治疗效果。

    3.2.4  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的分析  Cramer等[4]1998年研制成的跨文化翻译的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uality of life in Epilepsy inventory-31,QOLIE-31),以百分制计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本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用药后的生活质量总分均较用药前有显著提高,说明治疗均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情绪健康”、“生活满意度”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情绪健康方面与中医七情相关,如果七情过极,就会影响正常的精神活动,易伤害五脏之神,使人体气机紊乱,气血阴阳失于平衡。癫痫患者多以情绪低落焦躁为特点。过于忧虑则伤心扰神,气机闭塞就会出现胸闷心悸、精神萎靡、意志消沉等症;情绪焦躁过度可致肝气郁滞或疏泄太过,可见头晕目眩、遇事易心情烦躁,动辄急躁易怒,此即所谓“悲则气消”、“怒则气上”也。脑统五脏之神,并接受外界刺激而产生七情,神安则心情归于平静,可以缓和紧张焦躁的情绪,使气血平和,脏腑功能协调,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正常生理状态。羚羊角粉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及抗惊厥作用,对癫痫患者有镇惊安神之功,正如《灵枢·本藏篇》所云:“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因而可提高患者对生活的满意度。

    3.2.5  抑郁、焦虑自评量表  在临床观察中发现癫痫患者的心理问题尤其是焦虑和抑郁等情况非常普遍。有研究[7]表明大约50%~60%的癫痫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且焦虑抑郁心境越明显,患者的生活质量越低[8]。本观察中试验组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及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筛选出的有抑郁、焦虑心境的患者(即分数≥50分)分别为9人及5人,对照组为10人及5人。治疗3个月后,有抑郁、焦虑心境的患者试验组分别为7人及1人,对照组为5人及3人。两组均改善明显,考虑临床药物治疗效果较好,患者情绪对药效的反映很敏感。但自评量表受患者的主观因素影响比较大,个人的文化水平及理解力不同,因此不如他评量表客观,但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治疗效果。

    本文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观察羚羊角胶囊合并西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希望通过本观察能为中药单药临床应用治疗癫痫顽疾提供一定的基础。充分发挥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优势,为癫痫患者解除痛苦,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
  [1] Bishop M, Allen CA. The impact of epilepsy on quality of life: a qualitative analysis[J]. Epilepsy Behav, 2003, 4(3):226-33.

[2] 唐丽瓯.实用癫痫治疗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2-14.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22.

[4] Cramer JA, Perrine K, Devinsky O, Bryant-Comstock L,Meador K, Hermann B. Development and cross-cultural translation of a 31-item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QOLIE-31)[J]. Epilepsia, 1998, 39:81-88.

[5] 姜清华,翟延君,刘艳杰,等.名贵中药羚羊角研究进展概述[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7(1):29-30.

[6] 孙宝森.动物角类的药用研究概况[J].中医药信息,2004,21(3):25.

[7] Marsh L, Rao V. Psychiatric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epilepsy:a review[J]. Epilepsy Research, 2002, 49:11-33.

[8] Szaflarski JP, Szaflarski M.Seizure disorders, depression,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J]. Epilepsy Behav, 2004, 5(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