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需求评估与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景秀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 了解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需求,以便制定一套不同阶段的既能突出重点并兼顾一般的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制定调查表,采用调查问卷形式。结果 不同阶段出现不同的护理需求重点。结论 在一般护理前提下,术前应突出心理护理,术后突出生活、功能康复护理。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护理需求评估

Nursing needs assess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hip replacement patients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nursing needs of hip replacement patients and develop a set of different stages of both focused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general care measures. Method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rvey, a questionnaire form was adopted. Results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nursing needed different focus.Conclusion  The general premise of nursing is that psychological care and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nursing should be highlighted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Key words]  hip replacement; nursing needs assessment

    整体护理的突出内涵是满足病人的身心整体护理。笔者对124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需求进行调查,然后进行重点评估,以便制定和实施一套既能满足患者不同阶段需求的整体护理工作制度,且又能突出不同阶段的护理重点,满足了患者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护理需求,合理地护理患者,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随机调查2005年4月—2008年6月长沙市中医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24例,其中单侧股骨头置换64例,单侧全髋置换55例,双侧全髋置换5例;全麻44例,联合腰麻80例;男70例,女54例;年龄28~82岁,平均年龄62.3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60例,初中以下64例;干部44例,教师18例,工人34例,农民18例,其他10例。

    1.2  调查内容  采用封闭式问卷调查的方法,在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1]。其内容除患者一般情况外,分为七个不同阶段,分别为术前护理需求两个阶段、手术当天术前护理需求、术毕当天护理需求、术后三个阶段护理需求。

    1.3  调查方法  术前由一名责任护士负责此项调查工作,分不同住院阶段调查。调查时,要求被调查者对每个问题的回答只有一个肯定或否定选择。责任护士首先详细向被调查者讲明问卷的目的及要求,逐项解释问卷的内容,在患者充分理解后选择回答。发出问卷124份,回收问卷124份,有效率100%。

    2  统计学分析

    2.1  统计学分析方法  单变量频数分布分析[2]、χ2检验。

    2.2  统计分析软件  PEMS 3.1 for Windows。

    3  结果

    见表1。表1  124例髋关节置换术住院患者不同阶段护理需求

    4  分析

    为了检验患者不同阶段的护理需求重点,对出现的护理需求频数进行两两比较,χ2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果显示如下。

    4.1  住院当天  1、2、4项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也就是说住院时患者存在心理需求:100%患者在住院当天把“能及时得到和护理”放在首位,且不同性别、文化程度、不同年龄病人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者住院后,希望了解疾病的诊治方案以及手术时间,通过及时治疗和护理使疾病痊愈,反映了患者由于对疾病本身的不了解以及治疗效果的担心而产生的一定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

    4.2  手术前  1、2、4项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也就是说明患者缺乏对髋关节置换术的认识,对人工替代疗法以及替代产品有排斥心理,还有对此手术产生的畏惧心理,缺乏手术安全感。需要了解髋关节置换术的原理以及假体的各种性质与情况,了解手术医生的技术情况。

    4.3  进手术室前  1、5项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说明患者在进手术室前由于手术畏惧感,需要稳定情绪以及能和接自己的手术室护士相识来寻求安全感。且不同性别、文化程度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不同年龄病人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年龄越大,越需要稳定情绪来寻求安全感。

    4.4  术后当天  1项与2~6项之间差异有显著性。100%患者术毕回病房后都想知道手术成功与否,且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明病人术后知晓手术效果前其紧张心理达到最高峰。

    4.5  术后1~3天  1、3、4、5项之间差异无显著性。75.8%患者在术后1~3天把“及时解除疼痛与不适”放在需求的首位, 知道饮食的注意事项、生活护理以及护士的护理技术熟练程度要求,且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术后疼痛是多数患者最难以忍受的问题。也说明随着疾病的变化,患者心理需求满足后,生理需求上升为主要需求,这是需求变化的转折。及时解除疼痛与不适,讲究饮食以及增加护理舒适程度,尽快满足生理需求。

    4.6  术后4~7天  1项与2~6项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把护士能“指导和协助功能锻炼”放在需求的首位,且不同年龄、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但文化程度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 ,文化程度越高者,需求越明显。表明随着疾病的康复,患者需要了解与疾病有关的健康知识,且文化程度越高的人,对病情越敏感,对与病情有关的医学知识了解的越迫切,对护理指导和协助功能康复要求越高。

    4.7  出院当天  1、3项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出院时患者想知道康复知识:51.8%患者把“了解出院后进一步、护理的措施”作为出院时需帮助解决的首要问题,且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因为多数患者在出院时还没有完全痊愈,还需恢复性或巩固性治疗,尚缺乏相关的知识。

    分析表明,多数手术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护理需求经历了两个阶段。即从住院当天开始逐渐加重,到术后回到病房达到高峰,以解除焦虑、恐惧、紧张为主的心理需求阶段和术后治疗期间,以解除疼痛、指导和协助功能锻炼、了解康复知识为主的生理需求的阶段。

    5  对策

    针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调查结果,笔者认为在兼顾一般护理措施时,围手术期时应突出心理康复护理,术后应突出生活、功能康复护理。

    5.1  心理康复护理  心理康复决定肢体功能的康复,向患者提供必要的情感援助,指导患者以正确的方式对待生活中的应激事件,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面貌,激发生活热情,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和对疾病的恐惧、焦虑、抑郁、紧张心理。病人面对手术这类强刺激认识不足,特别是对即将发生的肢体的缺失和对手术恐惧产生极度紧张心理[3],需要采取措施稳定情绪。

      护士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时要仔细倾听,共情与引导。用通俗的语言、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讲解髋关节置换术的必要性、可行性、优越性和以往成功病例及主管医生的业务水平,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髋关节置换术的基本知识,介绍人工替代疗法的优越性与先进性,介绍人工替代产品的性能。患者及家属,使其充分认识到早治疗、早手术的重要性,并提供与同类型患者交流的机会,与家属一起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增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和毅力,消除顾虑,放下思想包袱,使其以良好的心态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5.2  生活、功能康复护理

    5.2.1  生活护理  生活护理主要表现在术前术后饮食指导,卧床生活习惯的指导以及正确体位指导训练。除了这些一般生活护理指导外,针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分不同阶段制定的饮食计划、合理膳食、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手术耐受力。帮助床上正确使用便盆大、小便,“抬臀运动”,以防止术后因不习惯床上排便而引起尿潴留和便秘及防止便盆损伤皮肤。指导正确咳嗽、咳痰方法,预防肺部感染。还应特别注意正确的体位,术后用海绵、软枕分垫在臀部、下肢,保护骨突出部位,预防褥疮。患肢用软枕略抬高,双下肢保持外展中立位,用皮肤牵引或穿“丁”字鞋固定或T形垫放在两腿间。平卧或翻身时两腿间放一软枕,保持髋部和膝部在同一水平线上,髋关节不能内收、内旋,防止脱位。

    尤其应特别注意病情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创伤较大,术程长,老年人全身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抗感染力差,血管常有硬化病变,加上手术的创伤反应、假体的异物作用及手术中接受了大量的输血和补液等,易引起并发症[4]。所以术后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尿量、中心静脉压。严格控制输液量和滴速。观察肢体肿胀程度、皮肤温度及静脉回流状况,伤口敷料及引流液的性质、量、颜色的变化。为预防肺部并发症,麻醉清醒后就给予头高位,使患者有较好的通气量,定期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帮助搬动患肢,翻身拍背,以利肺部分泌物的排除。并观察评估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老年人对疼痛的耐受力较差,要及时采用药物止痛措施,防止引起并存病的加重。

    5.2.2  功能康复  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康复目前还没有一种被普遍认可的康复方案,但精心设计的康复计划,将加速运动和功能的恢复,减轻跛行,促进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5]。术后早期活动可以促进患者恢复体力,增强肌力,增大关节活动度,恢复日常生活活动的协调性等,但术后骨组织长入假体需要一定时间和稳定的界面环境[6],早期活动易导致髋关节脱位。再者,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许多患者已不再满足于被治疗者的身份,而是要求以一个对自我疾病状况及将要实施的手术尽可能多地了解的参与者的角色出现[7]。因此,应结合病人实际情况,在病人、医生、护士等共同参与下一起制定严格、详细功能康复计划,按照术后当天、1~3天、4~7天、术后1~2周、术后1个月、6周、3个月分别制定功能康复计划,具体到每日所进行的训练。交代随访制度以及定期复查制度。

【】
  1 肖顺贞.护研究.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1-27.

2 洪楠.SPSS 11.0 for Windows 统计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方大学出版社,2003,114-121,207-208,244-256.

3 蒋宏丽,胡晶.手术病人心理特点测试及护理.护理学杂志,1998,13(3):173.

4 胡小渔.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重庆医学,2007,36(10):995.

5 S.Terry Canale. Campbel’s Operative Orthopaedics.10.Shandong:Shandong Science Technology Press,2005,443.

6 陈瑛.全髓关节置换术后预防脱位的护理对策.康复,2007,22(3):190.

7 欧阳如莉.手术病人的康复护理.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