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训练法在专科技术操作规范化训练中的应用
作者:钟玲,薛希均,郭凤云,赵瑞倩 ,张社敏,赵堂英,于维秀,何海燕,谭丽娟
【摘要】 目的 彻底改变目前专科护士业务不专,专科技术操作技能水平低下甚至缺失的状况。方法 将自创的“五步训练法”,与规范化操作流程、考评标准与互动学习组相结合进行为期8~10个月,14项专科技术操作训练。结果 12人全部按时完成培训计划,取得14项考核成绩总评95.21(94.2~100)分的好成绩;培训周期由原来的12~18个月,缩短为8~10个月。病人对专科技术操作的满意度由90.1%上升为97.71%。结论 该训练法是一种系统较完备、规范、行之有效、实用简便的好方法
【关键词】 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化;训练
怎样应用程序化、规范化的训练方法,使护士熟练掌握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技能,彻底改变目前专科护士业务不专,专科技术操作技能水平低下甚至缺失的状况,是专科护理管理者急待解决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将自创的“五步训练法”[1],规范化操作流程、考评标准与互动学习组相结合,进行训练法研究,制定出14项基本涵盖耳鼻咽喉各部的规范化的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与考评标准,并应用临床实际培训训练,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新到科1~6个月,刚毕业的执业与新调入护士,共计12人。时间:2003年8月—2006年9月。
1.2 设制操作流程与考评标准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第6版)、《五官科护》与《军队医疗护理技术诊疗常规》(第4版)等耳鼻咽喉科技术操作常规与要求,制作了鼻出血凡士林纱条填塞术、上颌窦穿刺术、上颌窦术后冲洗术、下鼻甲注射术、附鼻窦负压置换术;鼻黏膜出血点或扁桃体脓点烧灼术、鼻腔异物取出术、耳异物取出术、咽部异物取出术、颈部封闭注射术、耳咽管吹张术、中耳穿刺注射术等14项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与考评标准。
1.2.1 设制程序化流程表 流程表按操作顺序设制为适应证、目的、评估、操作流程(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评价、质量要求、注意事项、思考与练习八大部分。
1.2.2 设制规范化考评表 考评表按操作顺序分为准备质量、操作质量与终末质量三大部分;按操作顺序、要求、重点设置为20~40个小项目;每项按操作重点、质控点、知识点的不同赋以2~10分,并按操作质量分为A、B、C、D四档,A=优、B=良、C=中、D=差,每档分值按该子项目指标所占总分逐档递减[2]。练习与思考题设置5分,总计分值100。操作流程表与对应考评表,均在应用前组织专家及高年资护士进行修正及信度、效度检验,其信度、效度较好。
1.2.3 互动学习模式 建立受训者-学习知识、教授者-受训者,受训者-受训者间三种方式共存的互动学习模式[3]。
1.3 训练时间 每月进行1~3项示范操作、训练及考评,以强化训练速度,用8~10个月的时间完成考核。
1.4 训练目标 单项考评成绩85分为及格分,14项操作个人总评不低于90分。到达率100%,项目完成率100%,合格率100%的目标。
1.5 训练方法 按先易后难,先单项后组合、先理论后实践、循序渐进的五步训练法与规范化操作流程、考评标准与互动学习组相结合。示范一项,训练一项,考核一项,合格一项,完成一项的“五项原则”进行[3]。
1.5.1 操作前的理论学习 由护士长或操作熟练的护士用1~2h的时间,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了相应操作项目的理论基础知识学习,要求受训者必须完全掌握所学内容,熟悉操作流程与考评要求。并通过笔试与小提问考查理论学习效果。
1.5.2 操作示范 一方面由操作熟练的护士先用15~30min的时间,进行相关训练项目的操作示范表演。并对操作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注意事项进行边示范边讲解的工作;随即,再进行一次完整流畅的标准规范化示范。另一方面,通过提问对受训者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必要时重复进行示范与重点示范。
1.5.3 模拟操作 由受训者按照训练项目操作流程与考评要求,在“模拟人”上进行相应考核项目的规范化操作训练,直到达项目训练要求为止。即“自评”与“他评”操作合格率到95%以上。
1.5.4 实体训练 在护士长和操作熟练护士的监督下,在人体上进行实体操作,此时,护士长要对受训者的操作质量应用考评表进行考核,并对病人对操作者的满意度进行检查调查,以确认是否达标。
1.5.5 终末评估 对受训者进行考核后全面评估,对其操作优劣进行分析、讲评,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2 效果
12人分别在8~10个月的时间内,全面完成14项专科技术操作的培训计划,取得了个人单项考核成绩最低分89.5分,最高分100分,平均94分;14项考核取得好成绩;培训周期由原来的12~18个月,缩短为8~10个月。14项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质量与水平明显提高,病人对专科技术操作的满意度由91.1%上升为97.71%。
3 讨论
本训练法是我们将自创五步训练法与流程、考评标准,互动学习组相结合的训练法,具、系统、规范、简便、流程清晰、可操作性强、稳定性好、质量控制点明确;它既充分发扬受训者积极参与的主动性与群众性,又表现出利于持续改进与确保训练质量稳定等特点[4]。在规范化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各训练环节的质量控制问题与流程管理的要求[5],形成了从理论学习、示范表演、模拟训练、实体训练、终末评估及程序化流程训练、规范化考评一体化的训练模式。是一个从始至终的步骤明确,标准量化的训练体系。其构架既继承以往护理技术操作流程设计要求,又细化和明确了评定标准,两表相加使操作步骤明确、规范标准;加之,与互动学习法的结合应用,使训练呈现出清晰完备训练过程,受训者在开始接触训练时,即得到简明的训练导向和可依赖的规范标准与互动的学习环境。使受训者畏难情绪等顾虑得以消除,为训练开展营造一个共同参与解决困难,正面强化的氛围。从显著训练的效果和病人对专科技术操作的满意度中我们发现,此训练法是一种行之有效、实用简便的好方法。
【】
1 钟玲. 五步训练法在耳鼻咽科技术操作中的应用. 中华护理杂志,2002,38(10): 865-866.
2 曹梅娟,姜安丽.改革护理技术操作考评标准的探讨.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1):89-90.
3 毕月英,刘燕玲,赵毅,等.突发疫情中暴露在职护理训练问题与对策. 中华护理杂志,2003,39(12): 942-943.
4 钟玲. 耳鼻咽专科护理特点与训练方法. 护理管理杂志,2003,3(2): 54-55.
5 李明子.管理的新理念—流程管理.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956-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