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患儿配戴矫形器的护理体会
作者:杜晓红,周玉萍,余小梅
【摘要】 患儿由于自身生理与心理变化特点,有着与成年人不同的心理表现,在配戴矫形器时缺乏依从性。本文通过正确的康复指导及健康宣教,使患儿能自觉主动地配戴矫形器进行矫正。
【关键词】 脊柱侧弯;患儿;配戴矫形器;护理
脊柱侧弯是少年及青少年发育时期的一种病理状态,即脊柱在某一段或几段出现了侧方弯曲,造成患儿形体不端,严重时可累及胸廓,影响到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引起截瘫;如果不能早期有效防治,将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1]。临床上常采用的康复手段包括:运动疗法(矫正体操)、物理疗法、配戴矫形器及心理疗法等进行综合治疗。其中配戴脊柱矫形器治疗是目前控制早期脊柱侧弯进展的有效方法,有效率为82%[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黄埔院区康复科从2004—2007年共收治脊柱侧弯患儿64例,现将采用Boston及色努矫形器治疗的患儿在配戴时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康复科2004—2007年收治康复治疗的脊柱侧弯患儿64例,全部病例经脊柱X线或CT检查提示有脊柱的结构异常改变,经测量Cobb氏角20°~40°,不需手术治疗均符合脊柱侧弯临床诊断标准的患儿,其中男18例,女46例,平均年龄(12±1.41)岁。本研究把病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都对患者家属进行配戴支具的指导,但观察组经过适当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护理指导。
1.2 治疗方法
1.2.1 使用支具 支具材料采用改进性聚丙烯板材,所有随访病例均穿戴胸腰骶支具(TLSO) 或因较高节段胸主侧弯而佩带颈胸腰骶支具(CTLSO) 。根据测量的身体尺寸,以患儿为模子,对照X线片,先用石膏取模,浇铸石膏模具,然后根据三点加压法标记出加压点及骨性标志,对模具进行修整,将剪裁合适的板材加热软化后冷却定型,加上拉力扣,患儿试戴,最后修整合适。
1.2.2 穿戴方法及注意事项 矫形器的穿戴: 所谓“穿戴”是指患儿在家长的指导下,坚持使用矫形器,达到矫形治疗的目的。穿戴方法:(1)开始阶段 应该在家长或医务人员的帮助下正确穿戴。(2)应穿戴在一件较紧身没有接缝的棉质内衣上,同时较矫形器长。(3)将矫形器稍拉开,患者侧身穿进,不要将矫形器拉开太大。(4)尽量将内衣拉平,在矫形器内、特别是压垫部位不发生褶皱;内裤应穿在矫形器的外面,可减少对皮肤的压迫。(5)先将搭扣松松合上,在可能的情况下躺下,再将搭扣拉紧,侧弯角度>40°的患者一定要躺下穿戴。(6)拉紧搭扣后,将双手放在腰间将矫形器向下压,使脊柱伸展。(7)使外观上不引人注意,可穿着较宽松的外衣。(8)进餐时可以适当松开矫形器,最好是少食多餐。注意事项:穿戴支具时,患儿身体位置摆正,要求骨盆托对双侧髂嵴完全对称包住并无压痛。患儿坐位时支具下端不能接触凳椅平面,距离凳椅2~3cm 以免触痛不适。支具与皮肤之间空隙一般小于1 指为宜,但需注意骨性突起部位避免受压。第1天穿戴以3h左右为宜,5~10天为调整期,在这期间应将支具上的拉力扣逐渐系紧,并逐渐延长穿戴时间。
1.2.3 穿戴时间 在1个月后,根据患儿佩带情况进行调整,每3 个月复查1次,行脊柱后前位及侧位X线片,了解脊柱侧弯及 Cobb 角变化情况,根据实际生长表现,1~2 年更换1次支具。支具要求每天佩带时间在22h以上,每天可将支具取下1~2h以从事活动和功能锻炼以及洗澡等。如患儿穿戴支具后无明显不适或畸形无明显加重,支具的穿戴一般持续到骨骼的发育成熟。
2 矫形器配戴的护理干预
2.1 配戴脊柱矫形器前的心理护理 根据各年龄阶段患儿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引导患儿多参加集体活动,做集体游戏,使其注意力转移。进行心理干预前最重要是做好患儿父母工作,首先让其父母了解矫形器的功能,配戴矫形器治疗的必要性和矫形器矫正脊柱的机理及本疗法的特点,同时也要说明配戴矫形器时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从而消除患儿及其家长的紧张情绪和焦虑感,使患儿能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康复治疗。
2.2 佩戴矫形器中的皮肤护理 穿戴矫形器治疗时,对体瘦患儿的侧凸顶椎水平部位安放衬垫或棉垫,矫形器和躯干骨盆的接触要妥帖合身,松紧要一致,避免造成皮肤磨损或发生压疮。在配戴过程中如患儿诉说受压部位及侧凸顶椎部施加压力的部位疼痛,应松解矫形器查看受压部位的皮肤情况: 如潮红但无明显破皮时可外涂赛肤润,擦爽身粉保持局部干燥;切勿使用油膏或创可贴等。若皮肤出现破损,有渗出液,应请医生治疗,待皮肤愈合后再穿戴矫形器;反复出现皮肤破损时应修改矫形器。压力处皮肤颜色加深是正常的,以后脱下矫形器后会逐步恢复;并对脊柱两侧的肌肉进行按摩,松弛施压部位肌肉紧张和消除配戴矫形器后的不适反应,以减轻局部疼痛不适。
2.3 呼吸、消化系统症状 长期佩戴支具可能对呼吸、消化功能产生影响,导致呼吸活动度、肺活量等降低,呼吸道容易受病原体的侵袭。因此,我们指导患儿在穿戴支具时每天做深而慢的呼吸运动,通过吹气球、爬楼梯等手段来提高肺活量。对穿戴支具患儿进食差等情况,指导患儿每日少量多餐进食,每顿进食不能过饱,以免因胃膨胀而加重支具的腹部紧张感。通过以上措施,观察组患儿未出现明显的呼吸消化系统症状的改变[3]。
2.4 神经压迫症状 在支具佩带过程中教会家长及患儿注意密切观察有无肢体麻木、疼痛、肿胀、活动障碍等情况,并告之家长联系方式,如有异常,及时联系或到查明原因,调整支具,严重者更换支具。观察组患儿中,无一例出现神经受损。
2.5 正确指导矫形体操锻炼 在配戴矫形器时,要配合体操锻炼。矫正体操是一种肌肉力量的训练,其原理是选择性增强维持脊柱姿势的肌肉,通常是凸侧的骶棘肌、腹肌、腰大肌、腰方肌,调整脊柱两侧的肌力平衡,同时牵伸凹侧挛缩的软组织,共同发挥矫正作用[2]。体疗方法指导:(1)呼吸训练:色努矫形器是呼吸主动矫正的矫形器,患者每天应穿戴矫形器做200~300 次呼吸练习。(2)运动指导:合格的矫形器不应妨碍患者的日常生活动作,更不应妨碍患者做他想做的任何动作。但原则上不能做负重和太剧烈的运动。体操疗法时可以穿戴矫形器运动但不要在矫形器中做对抗矫形器的运动。(3)侧弯体疗的原则:是将凹侧的肌肉被动拉伸,使凸侧的肌肉收缩有力。不论采取哪一种体疗方法,不能做对称性的上肢肌力锻炼[4]。(4)在训练时动作平稳缓慢,姿势正确,用力方向适当,每一动作持续5~10s,重复10~30次以上,有适度的肌肉疲劳感,运动量大小根据个人年龄和体质灵活掌握,矫正体操通常采用卧位或匍匐位进行,利用肢体重量作为躯干肌肉练习的负荷,每日须练习2~3次[2]。
2.6 出院康复指导 患儿出院时制定出院康复计划:确定返院复查时间;嘱患儿要注意日常生活、学习中采用正确的坐、卧、站姿势。对患儿的进步其家长要及时鼓励;坚持进行医疗体操训练,增强背部、腰部、腹部的肌肉力量和脊柱协调运动训练;注意查看受压及压力部位的皮肤情况。
3 结果
64例患儿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随访时间2年。前后的比较均以治疗2年时测量的指标或结果为准,所有随访病例中,两组脊柱畸形外观有改善及Cobb 角均有较好的控制(Cobb 角加重<5°为有效),经过护理干预组有效率为90.87%(对照组为86.23%);经过护理干预组患儿平均每人每天能坚持穿戴的时间为20.3h(对照组为17.2h);自编支具舒适度评价量表经过护理干预组平均为15.6分(对照组11.6分,总分20分);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估经过护理干预组得分为每人平均3.2分(对照组为5.7分)。4 讨论脊柱畸形早期比较柔软,较少发生严重的结构性改变,因而采用配戴矫形器及医疗体操的方法比较容易矫正。同时配合医疗体操训练,可以对抗患儿通常存在的运动不足。矫形器是通过三点力原理来矫正畸形或防止畸形加重。通过正确的康复护理指导是很有必要的,首先要向患儿及家长说明配戴矫形器的机理和重要性,消除患儿及家长的紧张情绪和焦虑心理,从而达到医患合作。出院时要确定好康复计划,使患儿了解功能锻炼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在对脊柱侧弯治疗过程中我们都要配合正确的心理和功能锻炼指导,才能使患者获得最佳康复治疗效果。
【】
1 Katz DE, Durrani AA. Factors that influence outcome in bracing large curves in patients with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Spine,2001,26(21):2354-2361.
2 卓大宏.康复医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186.
3 韩秀玲,丁宇,李卫华. 胸腰骶支具应用于脊柱融合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34.
4 马国丽.新医正骨坐姿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0,35(8):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