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充分调动糖尿病患者本身的内在潜力,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方法 应用各种激励机制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自觉、依从性,更好地配合。结论 灵活应用激励机制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信性、自觉性及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疗效。
【关键词】 糖尿病;护理;激励机制
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患者有知情权,作为护理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中激励机制的重要性,灵活运用激励机制,尊重和理解患者,充分调动每一位患者的自身免疫力、内在潜力和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1 激励机制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激励是心术语,是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激发人们发挥高水平的主观能动性,向预定目标奋斗。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在研究中发现,缺乏激励的一个人自身潜力只能发挥20%~30%,运用激励则能使人发挥其自身潜力的80%~90%。也就是说,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三四倍。护理工作中的激励功能就是研究如何根据人的行为提高人的积极性[1]。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从护理角度来理解,激励就是调动患者自身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治疗护理的过程中,提高疗效,减少痛苦。在护理工作中激励水平越高,患者的行为表现越积极、越配合,也越能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疗效。
2 护理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2.1 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是设置适当的目标,以激励患者的动机,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可将目标设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按实施计划做阶段性分解细化,并通过宣传指导手段,使每个患者都认识到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激励患者为实现这些目标不断努力。如一个糖尿病患者食量非常大,常常一餐就能吃掉250~300 g米饭外加500 g肉及蔬菜。如果一餐只吃50 g米饭,50~100 g肉外加蔬菜,他会非常痛苦,产生抵触情绪。这时可以先让其每餐进食150~200 g米饭,再到每餐100~150 g。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患者比较容易接受。再如一个懒于活动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先让患者每天散步或做健美操20~30 min,经过1周后改为爬楼梯每天20~30 min或者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一个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减肥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为其制订一个计划,实现目标。同时增强其信心。
2.2 环境激励 环境激励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护理人员有责任去营造一个和谐、信任的医患关系,互相关心的患患关系,轻松愉快的就医环境,有利于患者健康。患者之间可相互探讨经验,相互鼓励。内部环境: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告诉患者糖尿病并不可怕,只要血糖控制的好,一样可以长寿,且不影响生活质量。
2.3 参与激励 让患者自己参与进来,通过参与产生成就感,增加认同感。共同参与目标的制订、饮食的控制,让患者一起来制订方案,敞开聆听患者的意见。这都是参与激励的方法,会提高患者依从性、自觉性,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
2.4 忧患意识激励 忧患能催人奋进。有些患者对自己的病情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时,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明糖尿病的并发症及危害如:心、脑、肾、眼、微血管、微神经的损伤,到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医务人员也无能为力,使其警醒,并主动配合治疗护理。
2.5 情感激励 情感激励是以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感情联系为手段的激励模式。护士既要关爱尊重患者,又要信任患者,与患者交朋友,用真挚的情感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护士还应与患者家属多沟通,让家属多陪患者,让患者感觉自己在这个家中的重要性及责任感,不要自暴自弃,必须爱护自己,有了健康才有一切。在工作中不仅应做到用护理知识去工作,还应做到以情感人,真正成为他们可信赖的朋友。如:劝某一糖尿病患者禁烟,除告之吸烟的危害外,在其烟瘾较大时,护士要设法分散其注意力,帮助他去克服,而不是空洞地说教。关心他们的感情需要,关心他们的家庭,体验他们的感受,把患者的情感与他们的生理、心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其情绪始终保持在稳定、愉悦之中,疗效会更好。
2.6 强化激励 强化激励是通过人为的外部因素,发挥人的自身内在潜力的一种激励方法。强化激励又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激励:如患者今日血糖控制理想,可在两餐之间奖励一个苹果。负强化激励:如一个正在禁烟过程中的糖尿病患者又在偷偷抽烟,护理人员应进行否定和批评,使患者认识错误,从中吸取教训。有效的强化激励,有利于激发患者的积极性、依从性。护士在日常工作中要细心观察,善于捕捉每一位患者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对患者的缺点和不足要抱着宽容、平静的心态,让他们从问题中分清是非。
2.7 榜样激励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一面旗帜,使患者有努力的方向、追求的目标,产生模仿和追赶的心理愿望,从而使外在的榜样转化为催人奋进的内在激励。如糖尿病患者大多数需要自己学会注射胰岛素,经常有患者会诉说害怕学不会、麻烦、记忆力差等原因而拒绝使用胰岛素。对此可以告诉他一个80多岁的老人都能自己学会注射胰岛素,自己也应该能行的。以上七种激励手段,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作为护士,必须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每位患者的特点,实事求是,灵活运用,灵活掌握使用激励机制,有效挖掘患者本身的积极性,以获得最佳疗效。
【】
1 王绪君.管基础.北京:中央广大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