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肺结核250例X线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胡定国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 探讨彝族人肺结核X线表现特点。方法 收集彝族人肺结核250例,均摄胸部正侧位胸片,重点分析本组病例X线诊断及其表现特点。结果 彝族人肺结核多见,X线表现典型,且重症结核较多,根据X线表现和其他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结论 彝族人肺结核多见,X线表现典型且重,且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彝族人 肺结核 X线表现及性质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于1998年确定痰菌检查是肺结核传染和的主要指标。目前肺结核患者中痰菌阳性者仅为20%~25%,痰菌阴性者,绝大部份根据临床现表现和影像表现进行诊断,彝族人肺结核多见,且病情重,肺外结核多,其X线表现典型,本文通过250例,以探讨彝族人肺结核X线表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2007年在盐源县治疗的彝族人肺结核患者共250例,共中男178例、女72例。≤14岁24例,青壮年178例,≥60岁48例。农民206例,占82.5%,全部病例均摄X线胸部正侧住片,两次以上摄片85例,临床表现:发热108例,咳嗽236例,咯痰186例,咯血136例,痰中带血丝96例,潮热盗汗145例,乏力235例,食欲下降168例,消瘦145例。
  1.2 诊断标准 250例患者均摄胸部X片。85例摄片2次以上,均经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与主治医师共同阅片,首次诊断不能确定肺结核的85例,经抗炎治疗未见明显改善而行第二次胸片,最后不能确定的31例,仍进行抗结核治疗,所有病例经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后定期复查,均吸收治愈或病情稳定,不能确定的31例经治疗出现病灶硬化或钙化而符合本病。
  1.3 X线表现及性质 本病的主要病理表现是由渗出、增殖、干酪、空洞、纤维化、钙化等多种病灶组成,在同一病例中,往往以某组病灶为主,表现为大小、形态、密度高低不一,边缘清晰或模糊的斑片状或大小不等的点片状阴影,以小片状渗出性病灶混有结节阴影或多发结节及肿块样,空洞及纤维化表现。
  
  2 结果
  
  原发肺结核15例,其中儿童6例,青壮年8例,老年1例。粟粒型肺结核55例,其中儿童5例,青壮年41例,老年9例。浸润型肺结核124例,青壮年105例,儿童4例,老年15例。纤维空洞型肺结核29例,青壮年21例,老年8例。渗出性胸膜炎27例,儿童4例,青壮年18例,老年5例。特点是:青壮年的原发肺结核多,且老年也有4例。粟粒型肺结核占青壮年肺结核的19%,占老年病例20%。
  病变范围:轻度32例,占13%。中度88例,占35%。重度130例,占52%,以青壮年及老年为多。
  病灶性质:以混合(有增殖、渗出、干酪等,又不能截然分出以何种性质为主者)为多,有172例,占69%,也明显高于汉族的肺结核表现其次为渗出46例,占18%,增殖干酪25例,占10%,纤维钙化4例,占1.5%。
  空洞:有空洞者共107例,占40.3%。其中老年有23例,占老年病例的44%。同一病例中有2个以上者8例,最多达4个。直径1cm~4cm不等,22例空洞中洞壁规则的20例,不规则的2例,洞壁厚者8例,薄者14例;直径最小1cm,最大4cm。青壮年83例,空洞占青壮年肺结核的32.9%。空洞最小1cm,最大3cm,洞壁规则53例,不规则35例;洞壁厚者16例,薄者71例,其中同一患者有2只以上空洞者7例,最多为4个。
  病灶形态:小片状20例,占8%;大片状150例,60%;点状(包括粟粒状)55例,占22%;团块状8例,占3%;条索状18例,占7%。
  胸膜增厚83例,占33%,粘连40例,占16%,钙化10例,占4%,横膈均无显著升高与降低,纵膈左移14例,右移10例,占9%,其余正常。心影向左扩大10例,向右扩大8例,占6%,向左或向右移位的14例,占5%,肺动脉≥1.5cm10例,占3.7%,其余均正常,其他表现有肺气肿29例,其中青壮年35例,老年16例,肺不张18例,伴其他感染33例,慢支炎6例。   3 讨论
  
  肺结核是一古老疾病,是结核分枝杆菌在肺内引起的一种慢性肉芽肿性感染,特点是干酪样坏死并极易发生纤维化和钙化。至今未能控制,甚至于20世纪未出现全球疫情回升,世界卫生组织于1993年4月23日宣布全球结核病处于紧急状态[1]。
  而彝族人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其他人群,凉山州第三次流调的发病率66/10万人次。且病菌阳性率高,病情相对较重,故而给诊断和鉴别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该病的病理特征为渗出,增殖与干酪样坏死性病变,此三种病理变化不能截然分开,只是在某一阶段以某种病理改变为主,且其小片状、小结节状及条索状阴影的征像,也见于大叶性肺炎消散期。肿瘤、尘肺等,而肺炎经抗炎后逐渐吸收而得以鉴别[2]。结核则无变化或反而加重,尘肺者都有职业病史,两者并存。在诊断上依赖于系列影像诊断和抗结核治疗,从而观察病灶的变化,复查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两周为宜。本组病例原发综合征,粟粒性及空洞纤维化病例较多,与彝族人患病后不能及时就诊,即使就诊确诊后也不能规范用药,或不用抗结核药有关,加之彝族人卫生习惯及漠视治病等因素影响,造成了发病率远高于其他人群,患后病情重,X线表现空洞多,最多的一例双肺有4个空洞,而且肺外结核多见,虽然彝族人肺结核多见,但是X线表现仍较典型,而且X线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再结合临床,从循证医学的模式出发[3],多方收集证据后具体分析一定可以提高诊病的诊断符合率。
  
  参 考 文 献
  1 梅长林.内教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9-112.
  2 白海提.肺结核134例X线分析[J].医学影像,2007,45(17):38.
  3 王永刚.肺下叶结核149例X线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3,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