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103例临床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13
【关键词】 下颌骨骨折;小型接骨板;坚固内固定
【Abstract】 Objective Sum up the application of small plate rigid internal fix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mandibular fracture clinical experience.Methods Application of the small plate with a solid fixed-line treatment of 103 cases of mandibular fractures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 review and sum up.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healed Ⅰ incision surgery,treatment satisfaction;good occlusion,facial symmetry;imaging review on-line fracture of good.Conclusion Small plate with rigid internal fixation between the fixed jaw jaw fracture treatment under the effect of reliable,les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is an ideal method of operation.
【Key words】 Mandibular fracture;Small plate;Rigid internal fixation
下颌骨是口腔颌面部最易发生骨折的骨骼。根据临床统计,占颌面部骨损伤的50%~70%[1]。颌间固定和坚固内固定是治疗下颌骨骨折最常用的两种方法[2]。但传统的颌间固定技术,存在难以保持口腔卫生、不能保证患者的营养和治疗效果不肯定等问题,并且可以引起颌骨的废用性骨炎、肌肉的萎缩、颞下颌关节的粘连等病理改变[3],小型钛板用于颌面部骨折的治疗,近年来已为广大口腔颌面外科医师所接受。由于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实用,容易掌握,损伤小等优点,故很快得到广泛推广,迅速取代了一些传统的治疗技术,如骨间钢丝结扎固定、克式针固定和外固定等方法,象颌间结扎固定这样重要的技术逐渐变成了辅助手段,使患者能尽早张口进食和功能锻炼,促进创伤较快恢复。口腔科自2000年7月至2008年8月对103例下颌骨骨折行手术切开复位、小型接骨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本文总结小型接骨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经验和体会。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收集2000年7月至2008年8月口腔科收治的经坚固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03例下颌骨骨折病例。患者年龄25~58岁,平均34岁,男59例,女44例。其中18例正中联合部骨折,23例下颌角骨折,26例颏孔区骨折,19例体部多发性骨折,5例体部粉碎性骨折;12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
1.2 材料 我科应用西安中邦公司设计钛合金制成的小型接骨板与螺钉。小型接骨板厚度为1 mm,板孔直径20 mm,长度为四孔或者六孔,选用直形、L形。螺钉为直径20 mm,长度6~9 mm的预攻螺钉。
1.3 方法
1.3.1 术前检查 常规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X线片包括全景片,颌面部CT检查,以明确骨折的位置和骨折线的数目。
1.3.2 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术前根据骨折线的位置和数目,应用牙弓夹板分段结扎牙列,并根据骨折移位的方向,利用橡皮圈行适当颌间弹性牵引2~3 d咬合正常后及时手术治疗。
1.3.3 手术方法 手术的麻醉方法,除极少数多发性下颌骨骨折采用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其余患者均在局麻或在基础麻醉加局麻下进行。手术进路,开放性骨折尽量利用原伤口入路,其余均采用口内进路。小型钛板根据下颌骨应力线确定放置位置。小型钛板应与下颌骨表面无张力密合。完成小型钛板固定后,视情况保留或解除颌间牵引。
1.4 术后处理与观察 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3~5 d,饮食为流质或半流质1周,嘱咐患者注意口腔卫生,每日进食后用0.5%呋喃西林漱口液和生理盐水漱口。术后部分患者继续行颌间牵引7~10 d,个别轻度开颌者可用弹性绷带行颏顶牵引。术后3、6、12个月门诊随访,观察咬牙合关系、开口度,拍摄颌骨全景片或头颅正侧位X线片,观察骨折线愈合情况。 2 结果
本组病例103例术后创口均Ⅰ期愈合,无创口感染、创口裂开、面部及牙齿麻木、接骨板排异反应等不良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后术后2周、3、6、12个月复查咬合关系良好、面部对称,影像学显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小型接骨板与螺钉位置良好。
3 讨论
应用坚固内固定治疗骨折效果满意。由于钛板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一般不发生排异反应,因此用小型钛板行颌骨骨折行坚固内固定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手术操作方便、组织创伤小,一般不影响面部美观,患者较为乐意接受。该方法避免了口外皮肤入路的手术瘢痕及面神经损伤的风险,避免了颌间结扎所带来的许多不良反应,使患者在术后能及时恢复语言和摄食功能,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有利于促使伤口的愈合。本组病例103例患者共下颌骨骨折行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患者术后伤口无感染,软组织伤口一期愈合。 颌骨骨折愈合良好。患者的开口度和咬牙合关系的恢复也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下颌骨是口腔颌面部最易发生骨折的骨骼。目前认为下颌骨骨折的治愈标准是恢复颌骨功能、重建骨折前的咬合关系、保持颜面对称。其治疗必须符合骨折治疗的一般原则,即骨折的解剖复位;功能性稳定固定;无创外科,保存血运;早期无痛性功能运动。在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时,由于颌面部血运良好,抗感染能力强,使骨折断面紧密接触,并且保持骨折固定稳定,这些都将有助于产生直接骨愈合,并缩短骨折愈合和功能性改建的过程。
笔者认为灵活应用颌间弹力牵引作为内固定术前骨折复位以及多发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咬合恢复仍然起着较重要的辅助作用。二者结合应用可以减少医生复位过程中的困难,缩短手术时间而减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痛苦,缩短病程。
参 考 文 献
[1] 刘彦普,雷德林.下颌骨骨折的坚固内固定治疗.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0,16(5):412.
[2] 邱蔚六.口腔颌面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3-185.
[3] 张益,孙勇刚.颌骨坚固内固定.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166-167.
下一篇: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