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结合心理疏导治疗绝经前后诸症87例临床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13
关键词 绝经期 ; 围绝经期; 抑郁症; 预防; 心理疏导
随着年龄的增长,雌激素水平的下降, 加之工作压力、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压力,年界45岁至55岁的女性朋友容易出现月经紊乱,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眩晕耳鸣,心悸失眠等不适症状,导致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甚至终日惶惑不安,影响生活和工作.因卵巢手术或放疗化疗等原因造成早绝经(小于45岁)的女性朋友出现上述症状后就更是困苦不堪,还担心容颜过早衰老. 围绝经期抑郁症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3],改善症状,缓解压力当务之急,现将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就诊于我院门诊的87例有绝经前后诸症的患者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就诊于我院门诊的87例有绝径前后诸症的患者,年龄30岁-55岁,平均年龄46.2岁, 发生功血的38例, 月经前后不定期的25例, 1例因红斑狼疮用环磷酰氨化疗后闭经半年,13例因卵巢囊肿手术后周期延长至2-5个月, 70例患者FSH>10IU/L,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出现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眩晕耳鸣,心悸失眠等症状,身体不适导致难以承受生活压力加之担心衰老,使所有患者终日忧心重重,闷闷不乐;思想负担重,暗耗心血,又会使症状加重,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所有患者血尿常规心电图等检查均无明显异常.
1.2诊断标准:45岁至55岁的妇女,出现月经紊乱或停闭;或40岁前卵巢功能早衰;或有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及其他因素损伤双侧卵巢功能病史临床出现月经紊乱或停闭,随之出现烘热汗出、潮热面红、烦躁易怒、头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背酸楚、面浮肢肿、皮肤蚁行样感、情志不宁等症状.[1]FSH>10IU/L[2],87例患者病情均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
1.3方法 中药以补肾疏肝为主,桑寄生15克,菟丝子15克,川断15克,红花15克,柴胡15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黄精15克,川楝子15克,偏阴虚者加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枸杞子15克,知母15克,黄柏10克,地骨皮15克,发生功血者去红花加艾叶炭15克,血余炭15克,乌贼骨15克,棕榈炭15克,失眠严重者加合欢皮15克,夜交藤15克,远志10克,五味子10克,心烦明显者加栀子15克,竹叶15克,在用药治疗的同时耐心聆听患者倾诉,及时发现思想症结所在,加以劝慰疏导, 使其了解所有女人都不可避免会 “遭遇” 这一特殊生理时期, 让患者正确认识并接受自己的身体变化,确信经过积极的治疗所有不适状况都会缓解乃至消失,鼓励患者多参加户外活动,加强体育锻练,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就能延缓衰老,建立良性循环,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结果 经过3个月治疗87例患者中38例功血均治愈,54例症状完全消失,31例症状明显缓解,1例焦虑严重患者配合镇静药后系统治疗症状明显缓解,化疗后闭经的患者未能坚持治疗,有效率97.7﹪.
讨论 处于这一时期的女性朋友一般不能马上接受身体的明显变化,加上工作生活压力较大一时之间难以适应,造成身心疲惫,但大多数并无器质性病变,药物治疗身体不适效果确切,心里疏导及时解除心理负担,有效预防围绝经期抑郁症,提高女性朋友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1]何志晖,张晓薇,麦小玲,兰文莉,王子莲.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相关因素及预防策略.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12):935—937
[2]张玉珍.中医妇[M].第一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68—173.
[3]丰有吉.妇产科学[M].第一版.人名卫生出版社,343—3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