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十二指肠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老年胰胆疾病患者的护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未知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鼻胆管引流术老年胰胆疾病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88例行鼻胆管引流术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加以。结果:本组资料88例,在医护患密切配合下,成功率96.5%。结论:鼻胆管引流术是治疗老年胰胆疾病的简单及有效的一种新方法,尤其作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对操作成功十分重要。
关键词:鼻胆管引流术;老年;护理
      鼻胆管引流术是指在放射线下,将一导管通过十二指肠镜从十二指肠乳头插入胆总管内,末端经鼻腔引出,达到将胆汁引流出体外的目的。常用于梗阻性黄疸病人的减黄和胰胆重症病人的治疗,使患者避免手术痛苦,缩短住院日期。因老年患者多伴有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老年疾病,外科手术风险较大,不宜或不能行外科手术治疗。以往多采取保守治疗。近年来随着内镜下介入技术的,特别是患有老年疾病的老年胰胆疾病患者,手术治疗逐渐为内镜下治疗所取代。我院自2006年6月至今,个共为88例老年患者实施了鼻胆管引流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8例,男56例,女32例,年龄为60-94岁,平均年龄75岁。其中临床诊断为胆总管结石50例、梗阻性黄疸38例,成功率96.5%。所有患者收住入院。
1、2方法
      将患者俯卧于x线检查台上,头偏向右侧,经口将十二指肠镜插入到十二指肠降段内侧,找到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处,插入造影导管或切开刀至胆管,注入造影剂,选择性胆管胰管显影,根据胆胰管病变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可在或不在EST后进行,用造影导管或切开刀插入胆总管后,导丝经导管插入胆总管内,退出导管将鼻胆管导丝插入胆总管,退出导丝及十二指肠镜,从鼻孔插入8号导尿管达口腔,将鼻腔胆管从导尿管导出鼻腔外并固定于面颊部,外接普通引流袋即可。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鼻胆管引流术作为一种微创性介入治疗方法,术前患者缺乏相关知识。患者及家属均对该手术抱有紧张和恐惧心理,如插管的安全性、痛苦程度能否忍受[1],对此护士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并详细讲解鼻胆管引流术原理、方法、优点、必要性和配合要点。介绍这项治疗措施对其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置管过程中咽部虽有不适感但均可忍受,置管一般无特殊不适,从而消除病人的紧张和恐惧心理;使病人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从而提高置管成功率,也提高了临床医疗护理质量。
2、1、2术前准备  虽然ERCP具是安全、有效、痛苦少等优点,但是由于老年人伴有疾病常较多,且存在个体差异,治疗时我们仍要慎重。术前严格掌握适应症,做好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功能、心电图、B超等检查,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做好碘过敏试验,观察并记录生命体症等变化。签好治疗同意书及疾病知情同意书,术前禁食6-8小时。有肝硬化病史、曾行胃、十二指肠手术者,先行胃镜检查,以了解病人情况。手术当天建立静脉通道,术前10分钟肌注安定10mg、哌替啶50mg、阿托品0.5mg,以减少胃肠蠕动和松驰乳头括约肌,以提高插管成功率。口服表面麻醉剂一支。
2、1、3器械准备 包括十二指肠镜、造影导管、导丝、配有电视荧光屏的X光机器。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需要,准备好高频电源和高频电刀、取石网篮、鼻胆引流管等。做好内镜和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检查其性能是否良好 [2]。准备造影剂和无菌生理盐水、氧气、血氧饱和度监测仪、输液液体、药物:肾上腺素、止血剂及急救药品。2、2术中配合  协助患者摆好体位,取俯卧位,头偏向右侧。行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术中由于医生全神贯注操作,无法观察患者全身情况,护士要严密观察患者面色、生命体症变化。若患者主观剧烈腹痛应停止插管。一旦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现象,及时采取吸氧等措施。操作时,护士必须全面掌握插管过程及注意事项,操作动作要熟练,注射造影剂时速度不宜过快、压力不宜过大,以免造成胆(胰)管内压过高,诱发急性胰腺炎。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预防医源性感染发生。
2、3、行鼻胆管引流的患者,应做好口腔及鼻腔的护理,术后常规禁食,根据患者术后及次日血尿淀粉酶、有无腹痛、发热、黄疸等情况进行饮食调整。如无并发症发生,常规禁食4-6小时后,可进食低脂流质,逐步转为正常饮食。术后遵医嘱予思他宁、抗生素补液。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变化;注意有无腹痛、腹胀情况,及时发现并发症,做好并发症护理。
2、3、2鼻胆引流管的护理  向患者解释引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流管在体外应做到双固定,即妥善固定在鼻翼侧、面颊部及床边,并接引流袋、连接处以无菌胶布包裹、以免逆行感染。引流袋每天更换。患者卧床休息,尽量少活动,以免活动中牵拉脱出,保持引流管通畅及有效引流。如怀疑导管有少许脱出,不宜强行往内输送,应固定好导管,观察引流情况若无胆汁流出,报告医生处理。注意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状。正常胆汁为金黄色或深褐色;长期胆道梗阻者胆汁为深黄色或酱油色,梗阻缓解后颜色逐渐变为淡黄色。病人胆汁流量>300ml/日无腹痛、发热说明引流通畅,一般无须冲洗,以免增加逆行感染的机会,<100ml或突然中断有可能为炎性分泌物致引流管堵塞,易诱发急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等,应遵医嘱每8小时予生理盐水加适量抗生素冲洗,冲洗时注意无菌操作,冲洗前先回抽出少量胆汁,避免冲洗过多过快导致胆管内压力增加。本组88例放置鼻胆管引流中,有79例放置18-24小时拔除,2例术后胆汁较多,术后3天内每天引流胆汁600-800ml,反复冲洗后第4天胆汁明显减少,术后第6天拔除。4例术后出现引流管堵塞经反复冲洗引流通畅,术后72小时拔除引流管。3例患者因乳头占位、结石梗阻而置管失败。
3、出院指导  嘱患者出院后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和高脂肪食物。告知患者若出现腹痛、呕吐、发热应立即就诊[2]。
4、小结  鼻胆管引流术是一项微创治疗技术,对患者自身打击小,对重症、老年、体弱者比外科手术有更广的适应症。本组患者最高年龄94岁,避免患者手术痛苦,它以微小创伤达到满意的外科引流效果,其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并发症明显减少,患者常规住院日缩短、费用降低,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1]。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是提高置管成功率,避免并发症的关键。
 

1         陈红  鼻胆(胰)导管引流术治疗胰胆疾病的护理[1]。天津护理,2006,14(3):130-131
2         钟惠珍,温素莲,潭萧溢等。120例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护理[2]。天津护理,2006,14(2):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