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近期研究表明CHF患者的生化指标如尿酸、胆固醇等水平常显示异常,且与CHF的严重程度有关[2~5]。本次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评定CHF心功能级数并与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研究,旨在对CHF患者进行准确的临床评估并给予及时,改善其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5月至2006年12月淳安县第一人民住院病人中,符合CHF诊断标准[6]的CHF患者72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34例,年龄30~91岁,平均年龄(64.62±13.79)岁,其中冠心病34例(心绞痛27例、心肌梗塞7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原发性高血压20例,瓣膜性心脏病12例;CHF患者常规接受强心剂、利尿剂、扩血管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心功能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ew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标准分级[7]:Ⅰ级49例,Ⅱ级5例,Ⅲ级11例,Ⅳ级7例。排除疾病:感染、肿瘤、原发性痛风及慢性肝肾疾病。所有患者均记录年龄、性别、病因、血压、NYHA分级、血液指标、超声心功图检查并汇总分析。
1.2 检测方法
入院次日晨空腹经肘静脉取血4ml,分别置于含K2-EDTA抗凝管和干燥真空管。用血常规仪(日本SYSMEX公司, 型号:XT_1800i)测定血常规;用生化分析仪(美国贝克曼公司,型号:CX_4)测定生化指标;每天进行高、低质控品检测,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美国GE公司,型号:system 5),探头频率2.25MHz,由经验丰富、对本次研究不知情的超声科医生进行操作。入选时进行NYHA分级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5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控制年龄和性别后,采用Partial correlations分析。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72例CHF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见表1。
由表1可见,不同程度心功能损伤的CHF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除左室射血分数在心功能Ⅰ级组与Ⅳ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3.54,P<0.05)外,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
2.2 CHF患者不同心功能等级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CHF患者不同心功能等级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见表2。
由表2见,以1、2、3、4为变量分别替代不同心功能等级与实验室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统计结果显示,不同程度心功能受损的CHF患者与年龄、尿素氮、尿酸呈正相关;与总胆固醇呈负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控制年龄和性别,经Partial相关分析,不同程度心功能受损的CHF患者与尿酸呈正相关;与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显示不同心功能级别的CHF患者血尿酸水平随着心衰程度加重而增高,控制年龄和性别后,相关系数明显提高(P<0.05)。与国内外报道相似[3,5]。利尿剂是临床CHF的一线药物,但会增加尿酸水平[4,5]。另有文献报道,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药物与治疗CHF的药物也存在相互影响[4]。目前高尿酸血症在CHF患者的发生与治疗结果孰因孰果还不十分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因此有必要及时监测CHF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及时干预,这样对CHF的防治可能带来益处。
Go等[8]对24 598例CHF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显示,他汀类治疗可显著降低CHF患者的死亡率与因CHF的住院率。但有研究认为,他汀类在CHF患者中应用的局限性,研究发现,血胆固醇偏低者的死亡危险性增加[2]。本次研究显示不同程度心功能受损的CHF患者与胆固醇呈负相关。可能与CHF患者胃肠道郁血等影响脂肪的吸引和胆固醇的合成有关。胆固醇太低CHF严重的可能原因[2]:一是脂蛋白降低,使其结合和清除内毒素的作用削弱,后者具有促炎作用,加重CHF;二是他汀类也抑制辅酶Q10的合成,后者具有抗氧化作用,氧化自由基生成增加可促进CHF发生。为此及时监测总胆固醇水平并干预,对防治CHF具有现实意义。
【文献】
1 黄峻. 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的新趋势[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35(7):593-594.
2 李为民, 孔一慧.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利弊探讨[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6, 34(9):774-775.
3 李健民. 慢性心力衰竭89例血尿酸水平检测分析[J]. 山东医药, 2006, 46(22):65.
4 崔锦钢, 杨跃进. 慢性心力衰竭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处理 [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6, 27(27):179-182.
5 Doehner W, Anker SD. Uric acid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J]. Semin Nephrol, 2005, 25(1):61-66.
6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S].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12):1076-1095.
7 孙颖立. 西医内[M]. 上海:上海科学科技出版社, 1996. 109-113.
8 Go AS, Lee WY, Yang J, et al. Statin therapy and risks for death and hospitalization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J]. JAMA,2006, 296(17):2105-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