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血栓标志物及凝血指标95例分析
【关键词】 脑梗死
脑梗死发病率较高,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脑梗死的发病涉及血管壁、血流动力学及血流状态等多种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是它的病理基础。最近,血浆中D-二聚体(D-D)、抗凝血酶活性(AT:A)、C反应蛋白(CR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应用于临床,作为诊断脑梗死的凝血指标,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研究通过测定脑梗死患者上述血栓标志物及凝血指标的水平,分析这些指标与脑 梗死发生的关系,讨论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预测、病情判断及预后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观察组: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9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男性55例,女性40例(男女比例1.38:1);年龄48~79岁,平均年龄63.5岁;发病时间均在24小时之内。根据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经头部CT或MRI证实为脑梗死。据其梗死面积分轻(直径<15mm)、中(直径15~30mm)、重(直径>30mm)型,分别为51例、33例、11例。所有患者6个月内均未服用过影响凝血和纤溶的药物,近期无其他部位血栓形成和栓塞等疾病,近期无手术及外伤史,无肝肾功能异常。
正常对照组:我院门诊健康体检者60例,性别、年龄等资料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器材来源:实验测定采用美国ACLFutura Plus型全自动血凝仪,D-D、AT:A、CRP、vWF、PT、APTT、TT等试剂盒购自上海太阳生物有限公司和法国梅里埃生物公司。
实验方法:于次日清晨,抽取受检者空腹肘静脉血8ml,所取血液标本注入含3.8%枸椽酸钠的硅化玻璃试管内以2500r/min离心10min,取上层清液,放置于-20℃低温冰箱内保存待测。其中D+D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正常值为0.3mg/L;CRP的水平检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进行,正常值为0.01~4.99mg/L;所有操作均严格按试剂盒使用说明书进行。
1.3统计学方法检测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脑梗死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见表1。脑梗死患者血浆中D-D、CRP、vWF增高,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T、APTT、TT和AT:A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D-D是纤溶系统活化和纤维蛋白降解的分子标志物,D-D水平的增高反映纤溶活性的增强,Lowe [1] 曾指出D-D是观察纤溶效果最有价值的指 标。C-CRP在健康人体血清中的正常含量极微,但在机体应激、严重感染、血管病变等情况下可于发病后4~8h内升高到100~1000倍,林春等 [2] 报道C-CRP在急性脑梗死的病情发生和中起到重要作用。vWF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vWF明显升高提示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严重,与动脉硬化发生有密切关系 [3] ,vWF可作为血管内皮损伤的标记物。Folsom等 [4] 调查了14700例45~64岁的志愿者,6~9年中有191例患缺血性卒中,他们的血浆vWF水平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密切有关。
本研究显示,脑梗死患者血浆中D-D、CRP、vW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急性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的活化、机体应激、血管内皮功能损害及血小板的活化,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脑梗死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及继发纤溶亢进,伴随的脑血管炎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vWF释放增加。PT、APTT、TT和AT:A这些常规凝血指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脑梗死患者体内的抗凝系统未有效活化。
目前,临床上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尚有困难,许多新发脑梗死患者的CT一般要在24h(甚至48h)之后才出现低密度表现,本文结果显示,患者血浆中D-D、CRP、vWF水平可能可以作为脑梗死早期诊断的指标。
【参考】
1Lowe GD.How to searchfor the role and prevalence of defectivefibrinolytic states as triggers ofmyocardial infarction?Thehaemostasis epidemiologist's view[J].Ital HeartJ,2001,2(9):656-657.
2林春,郑淑秋,钟觉民,等.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及其与C反应蛋白变化的关系[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99,33(3):251-255.
3BuddeU,SchneppenheimR.VonWillebrand factor and von Willebrand disease[J].Rev Clin Exp Hematol,2001,5(4):335-368.
4FolsomAR,RosamondWD,ShaharE,etal.Prospective studyofmarkers of hemostatic functionwithrisk of ischemic stroke.The
atherosclerosisriskinCommunities(ARIC)StudyInvestigators[J].Circulation,1999,100(7):736-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