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氧化二砷的抗肝癌作用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佳 张大方 李超英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抗肝癌的临床与联合应用新进展。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有关As2O3研究资料,对As2O3肝癌的临床及联合用药进行了归纳研究。结果:临床应用表明As2O3在治疗原发性肝癌上具有毒副作用较小,疗效确切等特点,显示出可喜的前景。结论:联合用药体现出巨大的优势,必将成为治疗肝癌的新方向。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治疗应用;肝癌/中医药疗法;联合用药
  

  三氧化二砷(As2O3)俗称砒霜,中药名为砒石,首载于《日华子本草》,至今已有1500余年的应用,古代曾用来治疗牛皮癣、梅毒、风湿病等。20世纪70年代,我国学者首先将其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取得显著的疗效后,As2O3的抗肿瘤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人们对其抗肿瘤的作用和机制进行深入探讨,试图扩大As2O3的临床使用范围。现就As2O3对肝癌[1]作用的临床与联合应用研究现状,作一归纳。

  1  剂型研究
       
  由于As2O3经胃肠道口服毒性较大,可采用非胃肠道给药。除肌肉注射、局部注射、动脉介入、腔内给药、药泵给药等多种方式外,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是精制纯化的0.1% As2O3注射液。随着靶向制剂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恶性肿瘤的治疗上,有关As2O3的靶向制剂研究也有报道,主要为纳米粒、微球和脂质体。
       
  王子妤等[2]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As2O3纳米粒,流式细胞仪显示As2O3纳米粒抗肿瘤细胞的机制同样为诱导细胞凋亡,但效果更加显著。证实其抗肝癌细胞的效应强于传统的As2O3溶液。周洁等[3]用交联固化的方法制备三氧化二砷白蛋白微球(As2O3?HAS?NS),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实验结果显示As2O3?HAS?NS对EJ细胞的作用优于单纯As2O3,可能成为实体肿瘤治疗的更优剂型。

  2  给药方式
       
  分全身给药和局部给药[4-9]:经静脉小剂量缓慢滴注,7-10 mg/d,连用2-3周,一般2-3周为1疗程。肝动脉留管,经微量灌注泵给药,20 mg/d,连用7 d,3周重复1次;局部灌注,每次20 mg加碘油栓塞或局部瘤内药物注射,每次5-30 mL。

  3  联合用药
       
  任玮玮等[10]在体外用抗坏血酸(Vit.C,AA)与As2O3联合作用于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SMMC?7721和HepG2,发现抗坏血酸与As2O3联合比单用两药明显降低细胞内GSH的含量,且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比单用两药更为显著。张霞等[11]报道As2O3联合奥曲肽和姜黄素在体外能显著增加药物单用时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HepG2的抑制作用,As2O3与两药联合应用抑制率分别>0.3和≥0.4时具有较好的抗肝癌协同作用。庄学龙等[12]对62例和56例原发性肝癌分别采用常规药物联合As2O3和单纯常规药物介入治疗,结果提示,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常规药物联合As2O3介入治疗能提高1年生存率。周臻涛等[13]观察As2O3联合常规化疗药物脱氧氟脲苷(FuDR)、卡铂(CAP)、吡柔比星(THP)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证明As2O3联合THP、CAP及FuDR方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曾文铤等[14]用As2O3和人参皂甙Rg3联合作用于Bel?7402裸鼠肝癌移植瘤模型,治疗方案结束时,联合用药组6只裸鼠均存活,人参皂甙Rg3组和As2O3组有5只存活,对照组只有4只存活,人参皂甙Rg3组和联合用药组荷瘤裸鼠生存质量较高。

  4  问题与展望
       
  As2O3应用悠久,随着As2O3抗肝癌研究的深入,其应用前景也更为广阔,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As2O3对细胞周期阻滞的研究中发现,同浓度As2O3在不同实验中得出的结果不同。黄介飞等[15]也发现其研究结果与所报道不符,这是否是由于实验条件的不同,还是其他原因导致,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与统一,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

【】
    [1]汤钊猷,于业勤.原发性肝癌[M].2版.上海:上海技术出版社,1999:2-334.

  [2]王子妤,张东生.三氧化二砷纳米粒体外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18(6):481-489.

  [3]周 洁,曾甫清,童强松,等.三氧化二砷白蛋白微球抑制人膀胱癌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4,19(12):747-750.

  [4]孙 健.三氧化二砷局部注射原发性肝癌的护理38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32.

  [5]范丽昕,张 勇,丛培生,等.三氧化二砷区域灌注联合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30例疗效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6):45-47.

  [6]付 静,时淑珍.三氧化二砷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6,13(3):232-233.

  [7]江 伟,冯继锋.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J].肿瘤基础与临床,2006,19(1):21-23.

  [8]陈 峰,陈晓耕.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15例报告[J].肿瘤医学,2005,13(5):665-666.

  [9]李江涛,区庆嘉,吴一冲,等.三氧化二砷在肝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12):931-932.

  [10]任玮玮,李 弘.抗坏血酸与三氧化二砷联合应用诱导肝癌细胞凋亡[J].广东医学,2005,26(10):1358-1360.

  [11]张 霞,陶小红,汤为学.三氧化二砷联合奥曲肽协同抗肝癌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药房,2005,16(7):501-504.

  [12]庄学龙,吴秀浅,吴文岳.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灌注三氧化二砷治疗原发性肝癌初步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13(14):1106-1107.

  [13]周臻涛,林小军,崔伯康,等.三氧化二砷联合FuDR、CAP、THP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观察[J].实用癌症杂志,2006,21(6):602-604.

  [14]曾文铤,何 芳,朱科伦,等.人参皂甙Rg3与三氧化二砷联合应用对裸鼠肝癌移植瘤模型的协同效应[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1):120-122.

  [15]黄介飞,谭 兵.三氧化二砷对肝细胞肝癌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8):62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