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膝药理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3

                       作者:韦倩,盖国忠,伊鹏菲,王帅玉

【摘要】  目的:研究牛膝药理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VEC)增殖的影响和对脂多糖(LPS)所致血管内皮损伤的预防和修复作用。方法:给Wistar大鼠灌服牛膝醇提物后取其血清加至单层培养的VEC细胞中观察VEC的形态及功能变化。结果:牛膝药理血清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够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有效预防脂多糖对其的损伤。结论:本课题为牛膝对高血压病预防作用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高血压病;血清学;药;牛膝;大鼠

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厅、吉林省杰出青年研究计划项目(编号5-28-219)
  

  近年来研究表明[1],牛膝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抗衰老、镇痛抗炎、子宫兴奋及抗生育和抗凝血的作用。在已证明牛膝煎液有降低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作用的基础上,为进一步研究牛膝的降压机理,笔者给大鼠灌服牛膝提取液一定时间后,收集其血清进行实验,观察单味中药牛膝在体外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报告如下。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Wistar大鼠,均为雄性,体重220-280 g,由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实验药物  牛膝醇提物,由长春中医药大学新药药理实验室制作,每毫升含生药4.8 g。牛膝购自北京同仁堂药材有限公司,由长春中医药大学邓明鲁教授鉴定。

  1.3  主要试剂  1640培养液(GIBCO公司)、胎牛血清(杭州四季青公司);Ⅰ型胶原酶(Sigma公司);兔抗鼠Ⅷ因子、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DAB染色试剂盒(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LPS(Si gma公司);MTT(Genview公司)。

  2  方法

  2.1  内皮细胞的培养与鉴定[2-3]  以组织贴壁法分离内皮细胞,实验用第3-5代(培养基为1640,含10%胎牛血清)。用第Ⅷ因子相关抗原检测鉴定。

  2.2  含药血清的制备选择  Wistar大鼠7只,6只分别每日给予牛膝提取液3  mL(参照标准为10 mL/kg)灌胃,另1只每日给予3 m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7 d后,于最后1次灌药后1 h(灌药前禁食不禁水12 h)经腹主动脉采血,无菌分离血清,经液氮冷冻后,-20℃保存备用。

  2.3  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牛膝药理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取对数生长期的内皮细胞进行细胞计数,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使每孔细胞数为5×103个,分为空白组、胎牛血清组(对照组)和牛膝血清组,空白组加入1640培养液(1孔),胎牛血清组(2孔)加入含10%胎牛血清培养液,牛膝血清组(4-9孔)加入总血清浓度为10%的混合血清,其中牛膝药理血清浓度分别为1.25%、2.5%、3.75%、5%、7.5%、10%,余为胎牛血清,第10、11孔为15%、20%的牛膝药理血清。每组4个平行孔,每孔总反应体系200 μL,在37℃,5%CO2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24h后每孔加入5 mg/mL MTT 20 μL,继续培养4 h,弃液,每孔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100 μL,震荡10 min使混匀,选择490 nm波长,于自动酶标仪上测定各标本吸光度A(OD)值,取各组均数进行统计。

  2.4  MTT法观察牛膝血清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脂多糖(LPS)导致的损伤的防护和修护作用  取对数生长期的VEC进行计数,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使每孔细胞数为5×103个,将VEC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组、保护组、修护组,每组设4个样本,每孔总反应体系200 μL,加入10%胎牛血清后放入37 ℃,5% CO2培养箱培养24 h后弃液,并用PBS轻轻洗3次,保证板上没有血清残留。正常对照组加入2%胎牛血清;保护组分别加入0.5%、1%、1.5%、2%的含药血清,用胎牛血清补足至血清浓度为2%,置入培养箱24h后弃液并加入LPS,使其终浓度为25 mg/mL,继续培养48 h;修护组先加入LPS,使其终浓度为25 mg/mL,置入培养箱中作用48h后加入牛膝中药血清0.5%、1%、1.5%、2%,并用胎牛血清补足至血清浓度为2%,继续培养24 h;最后将所有孔内液体弃之,加入DMSO(二甲基亚砜)100 μL,震荡10 min使混匀,选择490 nm波长,于自动酶标仪上测定各标本吸光度A(OD)值,取各组均数进行统计。

  2.5  数据统计  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数据以(±s)表示。

  3  结果

  3.1  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培养与鉴定

  3.1.1  到置相差显微镜观察  将大鼠胸主动脉切开后紧贴六孔板底,经过3-4 d的贴壁培养后将内皮弃之,细胞生长成为多数单层小多角形集落,培养7-14 d后,细胞生长迅速,逐渐融合形成排列紧密的单层细胞。细胞呈铺路石样镶嵌排列,无重叠生长现象,细胞为多角形,细胞核为圆形或椭圆形,可见核仁1-2个,随传代次数增多,细胞分裂旺盛,可见多个双核细胞。

  3.1.2  第Ⅷ因子相关抗原检测  取已平铺成单层的2-3代血管内皮细胞,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染色,镜下见胞浆中呈现棕黄色颗粒,表明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存在。

  3.2  VEC生长与功能变化

  3.2.1  对细胞增值的影响  见图1(横轴为分组,纵轴为OD值)。

  图1  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略)
    
  3.2.2  对细胞损伤的预防和保护作用  见表1。   

  表1  MTT法观察含药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防护和修护作用(略)

  注:与损伤组比较△P<0.05

  4  讨论
       
  MTT法是检测活细胞中线粒体脱氢酶的一种简便、高灵敏度的方法,可反映细胞活力的高低,从而间接地反应了细胞的增殖情况。实验1表明,随着中药血清比例的增加,内皮细胞的数量也成上升趋势,说明牛膝药物血清对正常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实验2的结果表明:防护组细胞的数量随着药理血清比重的增加而增加,均显著区别于损伤组,说明牛膝中药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而修护组的细胞数量却随着中药血清比重的增加而减少,这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有所差异,我们在实际中培养液的血清浓度采用的是两种量,维持浓度(2%)和生长浓度(10%),MTT结果一致,都呈递减趋势。这并不能说明牛膝中药血清对内皮细胞没有保护作用,分析此种现象出现的理由可能有3种,一是损伤后细胞数量过少,降到了对数生长期以下;二是相对于损伤后的细胞数量,中药血清的浓度偏大,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三是中药血清修复时间不够。建议在今后的实验中将传入96孔板的细胞浓度增大,使损伤最大组细胞数量维持在每孔1×104个左右再进行实验研究,并延长中药血清的作用时间。
       
  本组实验说明了牛膝药理血清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够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有效预防脂多糖对其的损伤。为今后牛膝对高血压病预防作用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
    [1]赵兴梅,徐光忠.川牛膝和怀牛膝的药理研究概况[J].华西药学杂志,2004,19(3):205-207.

  [2]张进华,丁彦青,周 军.人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方法[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997,13(1):55-56.

  [3]接传红,高健生.中药血清对体外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医眼科杂志,2004,14(4):2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