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散治疗糖尿病肾病血瘀脉络型60例疗效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姜霞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糖尿病肾病血瘀脉络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益肾散5 g,每日2次,早晚各1次,温服,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结果:痊愈9例,显效22例,有效2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0%。结论:活血化瘀法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中医药疗法;活血化瘀法 治疗应用;@益肾散 治疗应用

  糖尿病肾病(DN)又称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全身微血管合并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医学在防治上除强调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治疗外,尚无特效措施,近年来,中医药治疗DN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将我院2004年5月-2006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血瘀脉络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并讨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均为我院2004年5月-2006年5月收治的住院患者。男28例,女32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2岁。均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消渴肾病,血瘀脉络型。

  1.2  临床表现  主症: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次症:神疲乏力,肢体浮肿,面色黧黑或晦暗,肌肤甲错或肢体麻木,腰部刺痛、痛处固定,口唇发暗,眼睑发黑,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象细涩。

  1.3  治疗方法  服用益肾散5 g,每日2次,早晚各1次,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

  1.4  疗效评价  参照《中医新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痊愈:症状消失,早期肾病尿微量白蛋白降至正常,临床肾病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至正常,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正常;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早期肾病尿微量白蛋白降至正常,临床肾病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1 2以上,早期肾病内生肌酐清除率恢复正常,临床肾病内生肌酐清除率较前升高1 4,血清肌酐较前下降1 4,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接近正常或较前下降1 3以上;有效:症状好转,尿蛋白减少不足显效标准,肾功能改善不足显效标准或稳定,糖化血红蛋白有所改善但不足显效标准;无效:症状未改善或恶化,实验室指标无变化或升高。

  2  结果
       
  本组60例均坚持服药3个疗程,痊愈9例,显效22例,有效2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0%。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太过为本病基本病因,本虚标实为本病基本病机。本虚是指阴阳、气血、五脏之虚,标实是指痰浊、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益肾散主要由黄芪、泽兰、牛膝、丹参、血竭5味药组成,既有益气活血通络,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又有祛湿解毒的作用,符合糖尿病肾病后期痰湿瘀毒内停的,在早期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2]。理化检查表明能改善肾功能降低尿蛋白;在血液流变学方面的观察也表明益肾散可能通过对血流变的调节作用改善肾血流,继而改善肾组织缺血、缺氧状态,从而延缓肾功能减退的进程。总之,可能通过降低血糖、改善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调节脂代谢、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等作用,起到保护肾功能,恢复肾脏损害,延缓糖尿病肾病进程的作用。初步临床观察证实,益肾散糖尿病肾病血瘀脉络症疗效确切,但对其确切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新药临床指导原则[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12.

  [2]南 征.任继学名医名论名术介绍(续五)[J].长春中医大学学报,2007,23(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