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复杂性肛瘘98例疗效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周钰杰 时间:2010-07-13

【关键词】  高位复杂性肛瘘;苯巴比妥钠;手术

   肛瘘是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之间的异常通道,其发病率高,在肛肠科仅次于痔[1],近年发现,高位复杂性肛瘘患病数十年以上者发生癌变的可能性增大[2]。笔者自2006年1月-2007年6月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9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98例,男68例,女30例;年龄17-72岁;病程6个月-30年。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复杂性肛瘘诊断。

  2  治疗方法
    
  手术前晚肥皂水清洁灌肠,手术前30 min注射苯巴比妥钠0.1 mL,手术取骶麻加局麻,其中5例因手术情况特殊,患者不能忍受加静脉麻醉。麻醉满意后,取左(右)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作术前检查,仔细查明肛瘘分布及走向情况。手术以银针自外口探查,至内口处,另一手示指指套经均匀涂抹凡士林后,自肛内引出探针,再以电刀探针切开瘘管;对肛瘘位置较深,盲目切开可能引起肛门失禁者,予以部分切开挂线疗法;如有两个内口之肛瘘,根据其具体情况,予以施行同时挂线处理,在处理方法上要注意有紧有松,防止同时紧线,机化不足,肛瘘复发率高,以及肛门变形影响功能等不利后果;对合并低位肠瘘的,不需做肠修补术,手术方可成功;对极少数病程过长,瘘管过于复杂者需依次逐个予以探针探查后,切开,充分引流,术后仍需定期甲硝唑冲洗。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痊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创口愈合;好转:症状及体征改善,创口未愈。

  3.2  治疗结果  本组98例,痊愈95例,好转3例,临床治愈率96.94%,术后随访3-18个月,未发现肛门失禁、畸形、移位。

  4  讨论
    
  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手术在临床上是肛肠科医师经常会遇到的难题之一。处理的关键在于成功找到肛瘘的真正内口所在,完全切除内口和病灶,手术即已成功一半,所罗门定律对查找复杂性肛瘘的内口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其次,在支管的处理上亦不可有所遗漏,实际上只需要在手术中仔细探查可疑组织即可,而主瘘管予以切开,支管对口引流的方法已经在临床上被普遍采用。
    
  笔者认为,此法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并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任绣稼[3]采用主管切口挂线,侧管开窗留桥法治疗蹄铁型肛瘘185例全部痊愈,随访1年无复发。另外,术后为防止皮肤假愈合,需每日换药,及时对形成粘连的组织予以分离。

【】
    [1]赵自星.实用肛瘘学[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03:160.

  [2]张维胜,张 明,李然春,等.慢性肛瘘癌变6例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3,6(6):414.

  [3]任绣稼.开窗留桥术治疗蹄铁型肛瘘168例临床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4,1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