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妊娠相关因素及中西医治疗进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赵锐,严英 时间:2010-07-13

【摘要】  搜集了输卵管妊娠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及目前中西医主要概况,认为目前关于异位妊娠的发病机制尚缺乏深入研究,但异位妊娠的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具有安全有效、时间短、副作用少、成功率高,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减少等优点,是治疗异位妊娠的较好方法。

【关键词】  输卵管妊娠;发病机制;中西医治疗;综述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其中输卵管妊娠占95%以上。30%~50%的输卵管妊娠存在慢性炎症,但对引起感染的具体病原体及机理仍不明确,因此对输卵管妊娠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是学者目前普遍关注的问题。

  1  病因机制的研究

  1.1  细胞因子水平机理研究    

  何萍等[1]研究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MMP)与其组织抑制物(TIMP)二者之间的平衡被打乱,与输卵管妊娠的发生存在一定的联系。正常情况下输卵管上皮细胞MMP和TIMP之间维持一个动态平衡,在慢性输卵管炎时产生大量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分泌的许多炎症介质可从基因转录水平影响MMP?9和TIMP?1的表达,使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表达过高的MMP?9,破坏输卵管壁上皮细胞,使输卵管皱襞黏连,管腔不完全堵塞。  

  王红英等[2]研究发现,人体正常、炎症、妊娠输卵管壶腹部黏膜上皮细胞均有核因子(NF?KB)、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HB?EGF)表达,炎症组和妊娠组NF?KB与HB?EGF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因此推断HB?EGF可能直接或通过刺激输卵管黏膜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整合素β3等分泌,促进胚泡在输卵管黏膜黏附着床。  

  输卵管基质LIF的表达水平增高可能是输卵管黏膜炎致异位妊娠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而非其后果。钟富琴等[3]发现异位妊娠患者的输卵管组织中LIF表达水平较高,而非异位妊娠患者的表达水平较低,两组浓度有显著差异。Nathan[4]发现在异位妊娠组的LI浓度最低为(5.35±0.52)pg/mL,而流产组和先兆流产组的LIF的浓度最高,分别为(6.84±0.18)pg/mL和(6.90±0.18)pg/mL,从而推断LIF可能在异位妊娠发病中起着一定作用。  

  王莉芬等[5]发现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正常增生期和分泌期输卵管黏膜上皮中的表达率较高,在妊娠输卵管黏膜上皮中的表达率明显下降(P<0.01),HOXA.9基因在正常增生期输卵管中的表达率较高,分泌期输卵管中表达降低,而在妊娠输卵管中表达率又有所增高,从而得出ER、PR在输卵管黏膜上皮中的表达下降和HOXA?9基因表达增强与输卵管妊娠密切相关。马春杰等[6]发现FN在妊娠部位输卵管的黏膜基质和基底膜的表达显著高于分泌期正常输卵管的表达,提示在异常情况下FN有可能参与了介导胚胎在输卵管的黏附和侵入。

  1.2  病原体方面机理研究    

  邓玉清等[7]应用PCR技术,检测12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和50例行附件切除术、无输卵管妊娠史的卵巢囊肿患者的宫颈分泌物和输卵管组织中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巨细胞病毒DNA,结果得出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发生有关。  

  史金凤等[8]对输卵管妊娠与人巨细胞病毒、弓形虫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证明输卵管妊娠一组中血清HCMV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组,说明输卵管妊娠患者发病与HCMV感染有关。

  2  治疗进展

  2.1  西医治疗 

  张翊[9]应用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1896例,均在腹腔镜下明确诊断并完成手术,术后均经病理证实。Haienius[10]等综述了3篇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发现腹腔镜输卵管开窗术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率较开腹多,但是再次发生输卵管妊娠或其他部位异位妊娠以及宫内妊娠的概率与开腹手术无显著差异。在Fernandez和Gerviasec[11]的研究中,122例接受腹腔镜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后宫内孕77例(63.1%),162例接受开腹手术患者,术后宫内孕27例(43.5%),腹腔镜组明显高于开腹组。随着B超和腹腔镜技术的应用,高敏度血B?HCG的测定方法,使得异位妊娠早期确诊,为非手术治疗奠定了基础。马艳秋等[12]用米非司酮和甲氨喋呤(MTX)联合治疗异位妊娠30例,其中27例治愈,治愈率90%。杨仁美等[13]通过天花粉、甲氨喋呤、米非司酮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研究发现,天花粉加MTX加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成功率为94%。Rozenberg等[14]设计随机临床试验,比较MTX加米非司酮与MTX加安慰剂的疗效差别,结果显示两组无显著差异,但是孕激素水平对治疗结果有影响:当孕激素水平≥10 ng/L,MTX加米非司酮组成功率显著高于MTX加安慰剂组,因此我们可以将MTX联合米非司酮选择性地用于治疗高孕激素水平的异位妊娠患者。陈春林[15]指出血管性介入治疗能迅速阻止腹腔内出血或防止保守治疗过程中发生内出血,进一步提高了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的成功率。

  2.2  中西医结合 

  王燕兰[16]认为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杀死胚胎、促进包块吸收的作用,可用于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但其杀胚作用不甚满意。但其在止血、防止出血、促进盆腔积血的分解和吸收方面有很强的作用。米非司酮具有迅速杀胚作用,二者联合应用可以扬长避短,起到协同作用,从而提高疗效。雷少霞等[17]用中药加服米非司酮和MTX单次肌肉注射治疗异位妊娠,发现在血B?HCG下降及包块吸收、治疗成功率上具有相同的疗效,并且前者无任何不良反应,提示中药加服米非司酮同样可作为异位妊娠首选的治疗方案。刘秀峰[18]将异位妊娠分湿热兼瘀型和血瘀气滞两型,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组与米非司酮组在治愈率与失败率方面无显著差异。血B?HCG转阴时间两组也无显著差异。

  3  结语
       
  目前关于异位妊娠病因病机的研究探讨及诊治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具体研究还不是很多,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治疗方面,药物保守治疗比手术方式倾向于更高的日后宫内怀孕机率,尤其是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具有安全有效、时间短、副作用少、成功率高,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降低等优点,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是临床较好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
    [1]何萍.MMP?9/TIMP?1在输卵管黏膜上皮中的表达及与输卵管妊娠关系的研究[J].计划生育学杂志,2006,(10):543?545.

  [2]王红英.NF?KB、HB?EGF在人输卵管壶腹部黏膜表达[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5,(9):535?537.

  [3]钟富琴.白血病抑制因子在输卵管妊娠的表达及其在诊断方面的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06,(2l):3287?3289.

  [4]Nathan T.Wegner NT.Mershon JL Evaluation of 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as a marker ofectopic pregnancy[J].Am J Obstet Gynecol,2001,184(6):1074.

  [5]王莉芬.雌/孕激素受体和HOXA.9基因在输卵管和异位妊娠输卵管中的表达[J].生殖与避孕,2005,25(9):526?530.

  [6]马春杰.整合素p3和纤维黏连蛋白在人正常及妊娠输卵管的表达与变化[J].生殖与避孕,2003,23(1):14?18.

  [7]邓玉清.病原体及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2):94?96.

  [8]史金凤.输卵管妊娠与人巨细胞病毒、弓形虫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3,2(5):509?509.

  [9]张 翊.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异位妊娠1896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31?132.

  [10]Hajenius PJ,Mol BWJ,Bossuyt PMM,et a1.Interventions for tubal ectopic pregnancy[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2,(2):CD000324.

  [11]Fernandez H,Gerviase A.Ectopic pregnancies after infertility treatment:modern 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 strategy[J].HumReprod Update,2004,(10):503?513.

  [12]马艳秋,杨少琴,田清玉.米非司酮和甲氨喋呤联合治疗异位妊娠30例疗效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27(6):531?534.

  [13]杨仁美,顾 珏,杨一平,等.天花粉、甲氨喋呤、米非司酮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6):366?368.

  [14]Rozenberg P,Goueff F,Tardif D,et a1.Medical treatment of ectopic pregnancies: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comparing methotrexate?mifepristone and methotrexate?placebo[J].HumReprod,2003,(18):1802?1808.

  [15]陈春林,刘 萍.放射性介入治疗在异位妊娠中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4):200?202.

  [16]王燕兰.米非司酮结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3,23(11):27?28.

  [17]雷少霞,沙锦芳,周 琼.中药加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12):1073?1073.

  [18]刘秀峰.中医辨证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0):846?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