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术后肠黏连性腹痛46例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朱晓奕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口服液术后肠黏连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术后肠黏连性腹痛患者给以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结果:治愈32例,好转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5%。结论: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术后肠黏连性腹痛疗效肯定。

【关键词】  术后;肠黏连性腹痛/中医药疗法;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应用

  肠黏连性腹痛是腹腔术后常见并发症,部分患者可因此成为黏连性肠梗阻。中成药血府逐瘀口服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1?2]、脑栓塞[3]等疾病的治疗。笔者近4年来采用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肠黏连性腹痛4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20~68岁,平均42岁;手术种类为阑尾炎手术22例,胆道手术10例,胃部手术9例,肠道手术3例,剖宫产手术2例;病程15 d~6年。

  1.2  诊断标准[4]
 
  腹腔术后出现腹部手术区周围隐痛、胀痛,“窜气样”疼痛,腹痛呈阵发性发作,食欲因腹痛而减少,肛门排气后疼痛可缓解;查体:腹软,局部可有压痛,无反跳痛,无肠型及蠕动波,听诊肠鸣音活跃,无气过水声或金属者;腹部X线透视或摄片可见肠管胀气扩张,无肠阶梯状气液平面。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血府逐瘀口服液(由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当归、生地黄、柴胡、桔梗、牛膝、枳壳、甘草组成,每支10 mL,相当于生药40.5 g,吉林敖东延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次1支,每日3次,15 d为1疗程。用药期间注意饮食调节,禁暴饮暴食、生冷辛辣及过食油腻食物,定时排便。若腹痛加剧伴呕吐,听诊肠鸣音亢进,腹部X线平片发现阶梯状气液平面,则送普外科进一步治疗。服药1疗程评定疗效。治疗期间未合并其他治法和药物。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4] 

  治愈:腹部疼痛完全消失,排气排便正常,随访半年未见复发;有效:疼痛基本消失,症状体征减轻;无效:用药1疗程腹痛症状未见明显减轻。

  3.2  结果 

  46例中,治愈32例(69.6%),有效11例(23.9%),无效3例(6.5%),总有效率93.5%。

  4  病案举例

    唐某,女,38岁,2006年3月15日就诊。1年前行阑尾炎切除术,3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有下腹部阵发胀痛,有牵拉感,时发时止,肛门排气排便后疼痛缓解,食欲欠佳。查体:腹软,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腹部X线透视可见肠管胀气,扩张。诊断:术后肠黏连。予血府逐瘀口服液10 mL,3次/d,连服1疗程。药后3  d后疼痛明显减轻,腹痛次数减少,10 d后腹痛消失,饮食如常,随访半年未复发。

  5  小结
      
  肠黏连性腹痛属中医“腹痛”范畴。中医认为,肠道为传化物之腑,司饮食之传送,消化与转输,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以通降下行为顺。本病的发生多由于手术损伤血脉,正气受损,瘀血内阻,气机失于条达舒畅,气滞血瘀,不通则痛。血府逐瘀口服液为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中血府逐瘀汤的新剂型,系由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而成。药理研究证明[4],活血化瘀药可改善微循环,防止局部组织缺血,减少炎症渗出,增加腹腔渗出物的吸收,使组织黏连松解。运用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本病符合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与现代药理研究结果相符,且较传统中药汤剂更方便服用。

【】
    [1]王广尧.治疗冠心病选血府逐瘀口服液[J].吉林中医药,2007,27(2):69.

  [2]刘剑刚,徐 浩,董国菊,等.血府逐瘀口服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小板活化分子表达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1):29?31.

  [3]赵玉芝.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脑栓塞疗效好[J].吉林中医药,2007,27(4):6.

  [4]钱小强.解黏止痛散敷脐治疗黏连性腹痛56例[J].中医急症,2004,13(8):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