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颗粒加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肺癌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芦笋颗粒加化疗与单纯化疗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8例随机分为芦笋颗粒加化疗组(治疗组,112例)及单纯化疗组(对照组,56例),两组均给予MVP化疗方案治疗,3周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治疗组加服芦笋颗粒,每次1袋(5 g),3次/d,连服2月。观察两组在临床疗效、生存期、生存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8.57%和51.78%,癌灶缓解率为47.32%和23.12%,生存质量有效率为84.82%和44.64%,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 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NK细胞及LAK细胞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则进一步下降。结论:芦笋颗粒配合化疗治疗肺癌临床疗效确切,具有抗癌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单纯化疗。
【关键词】 肺癌/中医药疗法;芦笋颗粒/治疗应用;细胞免疫;抗癌作用
我院于2006年4月~2007年4月,应用芦笋颗粒配合化疗治疗肺癌11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并与单纯应用化疗的56例肺癌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68例肺癌患者均经病理、CT或B超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肺癌,并符合《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1]的诊断标准。病理分期按国际抗癌联盟所制订的TNM分期标准。均未接受过放疗、化疗、免疫治疗或其它抗瘤治疗。心、肺、肝、肾功能正常,无远处转移。按就诊顺序以随机数字表法以2:1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12例,男88例,女24例;年龄35~74岁,平均58.6岁;病程8个月~1.2年,平均7.8个月;病理类型:鳞癌55例,腺癌43例,小细胞癌10例,大细胞癌4例;TNM分期:Ⅱ期36例,Ⅲa期25例,Ⅲb期43例,Ⅳ期8例。对照组56例,男39例,女17例;年龄38~70岁,平均56.2岁;病程6个月~1年,平均8个月; 病理类型:鳞癌28例,腺癌21例,小细胞癌6例,大细胞癌1例;TNM分期:Ⅱ期20例,Ⅲa期18例,Ⅲb期15例,Ⅳ期3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理类型及TNM分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MVP化疗方案治疗,即丝裂霉素(MMC)6~8 mg/m2第1 h静脉注射;长春新碱(VDS)3 mg/(m2·d)第1~8 d静脉注射;顺铂(DDP)50 mg/(m2·d)第3~4 d静脉注射,3周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治疗组加服芦笋颗粒(四川大学华西制药厂生产)每次5 g,3次/d,连服2个月。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和t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总疗效标准
临床症候、生活质量、生存期、癌灶4项指标全部达到有效者为显效;4项指标中3项达到有效者为有效;未达以上指标者为无效。
2.2 癌灶疗效标准
按1979年WHO疗效评定标准。完全缓解(CR):肿瘤消失并持续1个月;部分缓解(PR):肿瘤两个最大的相互垂直的直径乘积缩小80%,并持续1个月以上;稳定(SD):肿瘤两个最大的相互垂直的直径乘积缩小不足50%,增大不超过25%,并持续1个月以上;恶化(PD):肿瘤两个最大的相互垂直的直径乘积增大超过25%,总缓解率=CR+PR。
2.3 生活质量评定标准
按Karnofsky评分,治疗后比治疗前增加20分者为显效;治疗后比治疗前增加10分者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为无效。
2.4 生存期评定标准
显效:Ⅱ期患者治疗后生存期1年以上,Ⅱ期患者伴有静脉癌栓,单个肿瘤或多个肿瘤直径之和≥10 cm,治疗后生存期半年以上,Ⅲ期患者治疗后生存期4个月以上者;有效:Ⅱ期患者治疗后生存期半年以上,Ⅱ期患者伴有静脉癌栓,单个肿瘤或多个肿瘤直径之和≥10 cm,治疗后生存期3个月以上,Ⅲ期患者治疗后生存期2个月以上。
2.5 总疗效比较
组112例,显效21例,有效67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78.57%;对照组56例,显效8例,有效21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51.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2.6 癌灶缓解率比较
治疗组112例,CR 10例,PR 43例,SD 41例,PD 18例,缓解率(CR+PR)为47.32%;对照组56例,CR 4例,PR 9例,SD 29例,PD 14例,缓解率为23.21%。
2.7 生活质量疗效比较
治疗组112例,生活质量评分显效40例,有效55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84.82%;对照组56例,显效7例,有效18例,无效31例,总有效率51.7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2.8 生存期疗效比较
治疗组112例,显效35例,有效55例,无效22例,生存期总有效率80.35%;对照组56例,显效11例,有效18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51.7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2.9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测定结果比较(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2.10 不良反应观察
治疗组在服药过程中未发现与之相关的不良反应,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未发现异常变化。
3 讨论
本组临床观察结果发现,用芦笋颗粒配合化疗治疗肺癌,临床总有效率为78.57%,癌灶缓解率、生活质量、NK细胞及LAK细胞活性升高。表明芦笋颗粒有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和抗肿瘤作用。肺癌患者运用芦笋颗粒治疗后,CD3、CD4、CD4/CD8比值显著提高,NK、ALT细胞活性增加,表明芦笋颗粒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抗肿瘤作用,明显改善肺癌患者的预后。研究发现一定浓度的芦笋原汁对小鼠肺腺、人鼻咽癌、人食管癌、母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对克隆原性癌细胞的杀伤程度,与芦笋颗粒的浓度和交触时间成正相关,低浓度颗粒10%~0.1%,可促进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增殖,是机体免疫反应的主要调节剂。肺癌患者应用芦笋颗粒,能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常见肿瘤诊治规范(合订本)[M].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1:(第3分册)58?59,(第4分册)10,(第6分册)17?18,(第8分册)28?29,(第9分册)1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