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尖锐湿疣的诊断与治疗近况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川义 时间:2010-07-13
【关键词】  肛周尖锐湿疣  诊断  
        肛门周围尖锐湿疣是一种病毒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此病在我国近年来已呈递增趋势。近年来研究表明HPV感染与肛门直肠肿瘤发生、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对HPV感染的诊治不仅是对性传播疾病的控制,而且在肛门直肠肿瘤防治方面更有其重要意义。
        1  诊断
        1.1 临床表现和体征  HPV感染的自觉症状多不明显,有时可感肛周灼痛、瘙痒及压迫感等,其外观初发时可见少数微小淡红色丘疹,渐增大、增多,倾向融合或互相重迭,呈大小不等的乳头状、蕈状或鹅冠状增殖。性质柔软,触之易出血,呈微红色、暗红色或污灰色,表面湿润、凹凸不平,有糜烂,有脓液及浆液分泌物,散发恶臭。 
        1.2  细胞学诊断[1]  HPV感染的细胞学变化主要有三个方面。
        1.2.1  空细胞或称空洞细胞的出现,凹空细胞是一种变异的鳞状上皮细胞,其细胞核周围的胞浆有一明显的空带,细胞核中度增大,染色过深,呈变核或多核,胞浆可嗜酸、嗜碱或复红色,此种细胞对HPV感染具有诊断价值。
        1.2.2 角化不良细胞  为第二位重要的细胞,这些细胞群中有小的鳞状细胞、呈深桔红色的胞浆及压缩的、不鲜明的玻璃样的细胞核。此细胞不能单独作为确诊依据。 
        1.2.3 其他细胞学变化  如角化不全、角化过度,表皮角质透明呈白颗粒及多核性等,因亦可见于其他病变,故无特异性。
        1.3 组织形态学诊断  近年来资料表明,HPV感染—良性湿疣—浸润癌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浸润癌是上皮异常发育的最终结果,但非必然结果,一部分感染病灶可自行消退,而且一些则可能持续存在或向恶性发展。
        1.4 电镜检查  可用H—600电镜观察,找到病毒颗粒者占33.3%,检出率低的原因与电镜取材范围小及检查者经验不足有关。
        1.5 HPV特异性抗原检测  目前主要采用PAP免疫酶染色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特异性抗原(HPV—AG)。
        1.6 核酸杂交技术  核酸杂交技术目前最敏感并能重复检测的HPV亚型鉴定技术,其方法有四种:①Southern印迹杂交法;②斑点印迹杂交法;③滤器原位杂交法;④聚合酶链反应。
        2  治疗
        2.1 中医中药疗法
        2.1.1 内服利湿清热解毒剂  方用萆薢渗湿汤加减。
        2.1.2 外用药  马齿苋60g,大青叶30g,明矾20g煎水先薰后洗,1日2次,每次15分钟,薰洗后外用六一散30g,枯矾粉10g,混合撒疣体上,保持干燥清洁。鸦胆子油外用:疣体小者,点涂患处,或用鸦胆子仁1份,花生油3份浸泡半日后涂于患处。亦可选用苦参、蛇床子、皂矾、苍术、生苡仁、黄柏、雄黄、百部等中药煎洗,然后撒布上述粉剂或撒松花粉。
        2.2 20%~25%足月草脂  国外常用,但国内尚无生产。该药的毒性和腐蚀性较大,使用时将药物涂于病灶局部上,每 5~7天1次,注意保护病灶周围健康组织。
        2.3 腐蚀剂或消毒剂  常用药物有30%~50%三氯醋酸或饱和二氯醋酸,18%过氧乙酸,10%水杨酸、冰醋酸,40%甲醛,75%乙醇,20%碘酊等,均可局部点涂,隔日1次,也可用2.5%~5%碘酊疣体基部注射,0.1~0.15m1/次,新洁尔灭外涂或0.1%~0.2%的药剂外敷也有效果。 
        2.4 抗病毒药  常用的药物为5%酞丁胺霜剂和2.5%疱疹净软膏,每日2次外涂。其他还有无环鸟苷和阿昔洛韦口服剂及其软膏外用。
        2.5 抗癌药物 
        2.5.1 15—Fu  可用5%软膏或霜剂,每日2次外涂,3周为 1个疗程。
        2.5.2 噻替呱  可外涂局部或基底部注射。 
        2.6 干扰素  300万U/m2体表面积为宜,有报道用干扰素与手术切除等联合,可增加疗效,并能减少复发。 
        2.7 物理性破坏术  目前常用的有液氮冷冻,二氧化碳激光及电灼术,手术需在局麻下进行。 
        2.8 手术切除术  病灶切除适应于肛周病灶分散,且数目较少的病例。
        3  肛周尖锐湿疣的复发与免疫功能
        国内外学者发现,反复发作的肛周尖锐湿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有显著异常,即患者外周血的CD+4细胞数减少越明显,肛周尖锐湿疣复发的可能性就越大,治疗前 CD+4/CD8细胞比率和治疗后的IL—2水平、LK百分比等几项指标越低者复发率也越高。
        鬼臼毒素和高频电烧灼都是目前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的常用方法,具有代表性的化学方法和物理疗法,均以去除肛周尖锐湿疣病灶而达到目的。根据Zarcone的观点,HPV感染的各阶段,机体免疫系统均受到病毒的抑制,彻底清除病灶及其中的HPV,均可解除病毒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
        香菇菌多糖是从担子菌香菇中提取的多糖类颊物质,该药能促进T细胞活性,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宿主介导性抗肿瘤、抗病毒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陈乐真,沈璐华,品亚莉,等.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病理组织学及HPV的DNA研究.中华妇产杂志,1995,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