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侧入路的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3
                       作者:樊有集 梅红云 杨萍 张继旭 吴燕芹

【摘要】  颞侧入路植入人工晶体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只要条件允许均应提倡颞侧切口的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关键词】  颞侧入路  非颞侧切口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2000.5~2006.8经颞侧切口入路行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的病例共613眼, 其中: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体186眼;超声乳化+硬性人工晶体104眼;非乳化小切口+硬性人工晶体133眼;ECCE+人工晶体122眼;二期植入人工晶体68眼。术前视力低于4.3的600眼,4.3~4.6的13眼。老年性白内障309眼;并发性白内障63眼;外伤性白内障50眼;先天性白内障23眼。男性340眼,女性273眼,年龄最小5岁,最大94岁。合并糖尿病者69眼;合并心肝肺肾疾病者54眼。
        1.2手术方法(右眼为例)  ①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角膜刀作角膜缘3mm半层切口,用隧道刀由此向前房做角膜隧道切口,前房注透明质酸钠,连速环行撕囊,水力分层,超声乳化晶体核和核周皮质,I/A抽吸干净残余皮质,前房注入透明质酸钠,用推注器囊袋内植入折叠人工晶体或者用3.2mm扩大刀扩大切口,用折叠器囊袋内植入折叠人工晶体,或者扩大切口至6mm,囊袋内植入5.5mm硬性人工晶体,I/A注吸干净粘弹物质并缩瞳。②非乳化小切口+人工晶体植入:距颞侧角膜缘2mm做6mm眉弓形巩膜半层切口,用隧道刀由此向前房做隧道切口,深3mm时改用3.2mm穿刺刀刺入前房,前房注透明质酸钠,连速环行撕囊,水力浮核,充分分离皮质和核,颞上做1.5mm辅助切口,扩大隧道切口约6~7mm,用注水圈匙脱出法娩核,用SSB液I/A注吸干净皮质,前房注入透明质酸钠,囊袋内植入5.5mm硬性人工晶体,I/A注吸干净粘弹物质并缩瞳。③ECCE+IOL和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方法:角膜缘预置切口范围10:00~7:00,长大约10mm,9点方位前房穿刺,前房注透明质酸钠,连速环行撕囊,水力浮核,扩大切口约10mm,压迫法娩核,切口用10-0单丝尼龙线作间断放射状缝合3~7针,SSB液注吸皮质干净,前房注入粘弹剂,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I/A注吸干净粘弹物质并缩瞳,线结埋藏。各术式均给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5万单位,地塞米松2.5mg,抗菌眼膏涂结膜囊,无菌敷料包封。
        1.3术后与观察  术后第一天开放点眼,每小时点一次抗菌素+地塞米松+露奇眼液,双星明眼液活动瞳孔, 术后全身预防用抗菌素3~5天,加地塞米松10mg静滴2天, 5mg静滴2天。 每日检查角膜、前房、瞳孔、晶体及视力, 3~5天出院并开始检测其散光度。
        2  结果
        2.1术后视力  术后第1天视力4.7者有257眼,出院时视力4.7者456眼,随访4个月以上者230眼, 其中视力4.8以上者532眼,5.0以上者318眼。
        2.2前房  术后第1天有轻度房水闪辉者235眼,出院时完全消失。有3例外伤的出现纤维膜,经用激素消失。
        2.3内皮  术后第1天307眼轻度内皮水肿占50.05%, 第3天减为10.00%,出院时完全消失。没出现内皮色素沉着及大泡性角膜炎。
        2.4角膜散光  术后一周开始检测角膜散光, 平均为1.50D;术后第二周平均增加为2.00D, 而术后4个月则又平均降至1.50D, 平均仅有0.50D的循规性散光, 而68眼二期植入人工晶体者其散光度平均为-1.25D,且为循规性。
        2.5各组比较  各组在前房浑浊、视力恢复、内皮水肿及散光方面的比例经统计学分析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3.1术后视力  此次报道术后第一天视力4.7者占41.92%, 出院时视力在4.7者占74.40%, 与龚力力[1]报道颞上超声乳化的72.00%基本一致, 说明由于采取较少引起散光的颞侧切口, 故术后视力恢复较好。 本组病例无其他影响视力的严重并发症。
        3.2术后散光  本组术后第一周散光平均仅增加1.50D, 术后三周仅增加到2.00D, 而术后4月又下降1.50D, 仅留0.50D左右的循规性散光, 与梁纳等报道上部切口术后两周平均5.00D相比, 本组有较少的散光优势, 有显著性差异。
        3.3角膜内皮  本组术后第一天有55.05%的病例有轻度角膜内皮水肿, 比龚力力报道60%要低, 颞侧的动作可帮助保护内皮细胞的完整性, 因而减少了内皮的损伤, 帮助提高视力。
        综上所述,由于颞侧切口极少受限制,不需吊上直肌而获较好的红反光利于清晰操作,不需作结膜瓣,减少了出血的影响,更由于术后引发的散光较少而致术后有较好的视力。因此,如无禁忌症均应提倡颞侧切口入路的人工晶体植入术,使患者能从恢复理想视力向恢复视力过渡, 提高生活质量,甚至再为社会作出贡献!
参 考 文 献 
[1] 龚力力.实用眼科杂志,1994,12: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