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探索红花注射液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5例脑梗死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55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脱水降颅压、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的基础上加红花注射液15ml静滴;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患者的意识、语言、肢体肌力等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组未发现毒副作用。结论 红花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且价格便宜。
【关键词】 脑梗死;红花注射液
脑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起病急,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人群患病率约为800/10万[1],其中脑梗死占75%[2]。在急性期给予有效的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及病死率。我院从2008年3月—2009年1月用红花注射液治疗脑梗死55例,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5例,男35例,女20例;年龄48~84岁 ,平均64岁。发病至就诊时间3h~8天。临床表现:意识障碍6例,语言障碍40例,肢体瘫痪50例,中枢性舌瘫软27例,吞咽困难8例,继发性癫痫3例。病情分型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和分型[3]。轻型25例,中型24例,重型6例。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证实。颈内动脉系统51例,椎基底动脉系统4例。采用同期对照组50例。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梗死部位和面积等情况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脱水降颅内压,纠正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尼莫地平30mg,每日3次,肠溶阿司匹林50mg,每日1次;维生素E烟酸酯胶囊0.2g,每日3次;5%葡萄糖注射液500ml+胞二磷胆碱1.0g静滴,每日1次,15日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红花注射液15ml+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 静滴,每日1次,连用15天。疗程结束按统一标准判定疗效。
1.3 疗效判定结果 采用1995年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3]。治疗组基本痊愈48例(87%),显著进步5例(9%),无变化2例(4%),总有效率96%;对照组基本痊愈32例(64%),显著进步和进步8例(16%),无变化10例(20%),总有效率8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用药过程中未发现毒副作用。
2 讨论
红花注射液是从菊科植物红花中加工提取而成的,其主要成分为红花甙,又名红花素。经药研究证明,它可以改善脑血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降低血管阻力,抗血小板凝集,有利于血管再通,改善梗死区的血氧供应,减轻脑组织受损。本组观察结果表明:红花注射液脑梗死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基本痊愈率87%,也高于对照组;在治疗中无毒副作用。所以,红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安全有效,且价格便宜。
【】
1 雷征森.生物习惯与脑血管病.医师进修杂志,2002,23(9):6.
2 张修玺,李勤.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进展.临床荟萃,1999,24(9):425.
3 中华神经会.脑血管疾病分类诊断要点.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实用内科杂志,1997,17(5):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