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改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3

                             作者:周亚男,韩军伟,高俊玲

【关键词】  大鼠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ronchoalveolar lavage, BAL)是研究支气管和肺部疾病的重要技术之一,特别是在动物实验中应用更加广泛。随着人们对肺部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BAL不但成为疾病的技术,还可以通过分析灌洗液的成分及其含量,作为某些疾病早期诊断或晚期确诊的辅助指标。然而,由于现有灌洗技术的不规范,使得该项指标难以标准化。笔者在大量重复性实验操作过程中,了一些经验和注意事项,希望对该项技术的规范性操作有所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SPF级雄性SD大鼠(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动物实验中心),体重200~240g。

  1.2 实验方法 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10ml∕kg体重,将大鼠快速过量麻醉致死。仰卧位固定于操作台上。消毒颈部皮肤,沿颈腹正中线在颈部做正中切口,经过喉头约1cm长,止血钳钝性分离皮下结缔组织和肌肉后,暴露气管。在甲状软骨与第一软骨环或第一与第二软骨环之间用缝线结扎,在第三、四或四、五软骨环之间做一小“T”形切口,将外径为1.8~2.0mm的钝性输液管针头插入气管腔内约2cm,并用缝线固定。将接有输液管的三通管事先连在针头的另一端,一切准备就绪之后,用滴注的方式将预热的生理盐水(37℃),通过输液管以大约100滴/min的速度注入肺内,大约每次20~30ml,可见大鼠肺部变得膨隆,停止滴注,让液体在肺内停留2min,经三通管将肺内液体导出,液体呈泡沫状乳白色。重复灌洗3次。盛放灌洗液的容器预先放置在冰上。将所得灌洗液,4℃、1500r/min离心20min,可见乳白色细胞团块沉淀于离心管底部。

  2 结果

  每只大鼠均进行3次BAL,每次滴注量为20~30ml,支气管灌洗液回收率约为80%,每只大鼠大约可获得1.0×106个细胞。贴壁的巨噬细胞经胎盘兰排斥试验证实95%上细胞存活。

  3 讨论

  BAL是一种安全、相对无创伤性的方法,已经成为肺部疾病和诊断的一种重要手段。1974年Reynolds等[1]首先在临床上应用BAL对患者下呼吸道进行灌洗;我国学者于1986年起也开始进行这方面工作[2],到1994年我国建立了人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标准化操作规程[3],从此BAL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同时,针对动物实验的BAL也在基础研究领域开展起来。1997年Kazmierowski等[4]首次在豚鼠身上进行了BAL,1981年Coonrod等[5]第一次对大鼠肺炎模型进行了BAL,之后人们在多种大鼠模型身上进行了广泛应用。现在大鼠已经成为医学基础研究中的主要对象,针对大鼠的技术方法越来越受关注。但是,各家在灌洗技术操作上至今仍无统一标准。近年来,人们普遍采用将动物放血致死,然后把肺连同支气管整体取出,在体外进行灌洗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繁琐,操作不方便,而且易污染。也有人使用推注的方法进行灌洗,但是推注过程中速度的快慢和均匀性都难以掌握,易导致出血。本实验室在经过大量大鼠BAL术后得出以下几点心得:(1)针头外径在1.8~2.0之间,针头太粗容易造成气管损伤,太细易致液体溢出,并且在切口上下要用缝线结扎。(2)切口位置不宜太靠下,针头不宜插得过深或过浅,在第三、四气管环间插入2cm为宜。若插的过深可能导致插入叶支气管,导致对侧肺不得灌;过浅则会影响回收率。(3)生理盐水在灌之前要预热到37℃,以防液体温度过低对肺部造成刺激。(4)滴注速度不宜过快,否则易引起出血。(5)灌洗的次数不宜过多,3次之后灌洗液的细胞数已经很少,而且次数过多容易混入血细胞。BAL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对临床诊断和基础研究有很大帮助,因此这一技术的标准化操作,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
    1 Reynolds HY,Newball HH.Analysis of proteins and respiratory cells obtaineds from human lungs by bronchial lavage.J Lab Clin Med,1974,84(4):559-573.

  2 谈光新,黄怡真,胡树德,等.全肺灌洗治疗矽肺与其他尘肺.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0,8(4):220.

  3 史菲,邱晨.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标准化操作的探讨.医学杂志,2002,12(24):67-69.

  4 Kazmierow ski JA,Gallin JI,Reynolds HY.Mechanism for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primate lungs.Demonstration and partial characterization of an alveolar macrophage-derived chemotactic factor with preferential activity for 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s.J Clin Invest,1997,59(2):273-281.

  5 Coonrod JD,Yoneda K.Complement and opsonins in alveolar secretions and serum of rats with pneumonia due to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Rev Infect Dis,1981,3(2):3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