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经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效果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瑜 侯静红 徐明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研究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效果。方法:利用VBFB3000生物反馈诊疗系统治疗3种不同类型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每次30分钟,每周2次,共计40次,并采用视听整合连续性执行测试系统作为脑电生物反馈训练疗效的评定方法。结果:经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40次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以注意缺陷为主型、多动冲动为主型和混合型IVA-CPT指标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是一种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脑电生物反馈;视听整合连续执行测试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EEG biofeedback training on 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 Methods: VBFB3000 EEG biofeedback training system was applied to treat three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ADHD, 30 minutes each time, 2 times per week, amounting to 40 times. Integrated visual and auditory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IVA-CPT) was clinically adop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EEG biofeedback training. Results: After 40 times of EEG biofeedback training, the overall indexes of IVA-CPT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mong predominately inattentive, hyperactive, and combined group of children with ADHD(P<0.01). Conclusion: EEG biofeedback training is an effective and vital treatment for ADHD.

    [Key words]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Child;EEG biofeedback training;Integrated visual and auditory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以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为特征,导致儿童学习困难,并出现一系列的行为问题,属于破坏性行为障碍[1],对儿童身心发育影响极大。国内报道使用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为标准其患病率为5.8%~11.5%[2]。对于ADHD的治疗,一直以来以哌甲酯(利他林)为代表的中枢兴奋剂是最经典和应用最广的药物,起效快而明显,但由于作用短暂且副作用大等因素而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是一种近年来迅速的治疗儿童ADHD的有效方法,因其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已逐渐成为治疗儿童ADHD的主要方向。我院儿科于2005年6月~2007年6月应用VBFB3000生物反馈诊疗系统对58例ADHD患儿进行治疗。本研究对不同类型ADHD患儿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采用视听整合连续执行测试(integrated visual and auditory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IVA-CPT)作为脑电生物反馈训练疗效的评定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在本院儿童门诊就诊ADHD患儿58例。其中男46例,女12例,年龄7~14岁,平均年龄8.9±1.3岁。以注意缺陷为主型26例、以多动冲动为主型12例、混合型20例。纳入标准:(1)符合DSM-Ⅳ儿童ADHD临床诊断标准[3];(2)韦氏智力测查智商(IQ)大于80分;(3)排除严重躯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其他精神障碍性疾病;(4)近2周内未使用任何精神性药物或训练治疗前停药2周以上。

    1.2   研究方法   应用自身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采用VBFB3000生物反馈诊疗系统(加拿大Thought公司),以抑制4~8 Hz慢波活动,同时增加12~16 Hz感觉运动节律波为训练目标。通过该装置采集患儿的脑电波并以各种图像、动画及声音的方式进行实时反馈治疗儿童ADHD。治疗方法为每次30分钟,每周2次,共计40次。采用IVA-CPT测试系统评价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儿童ADHD的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均使用Stata 8.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用x±s表示,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ADHD3个亚型患儿治疗前,训练20次、训练40次后综合控制商数和综合注意力商数比较   见表1。(1)注意缺陷为主型:综合控制商数正常,训练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而综合注意力商数异常,训练20次和40次后与训练前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0次与20次相比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多动冲动为主型:综合注意力商数正常,训练前后无差异;而综合控制商数异常,训练20次和40次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40次与20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混合型:综合注意力商数和综合控制商数均为异常,训练20次和40次后与训练前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40次与20次相比综合注意力商数和综合控制商数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ADHD3个亚型患儿训练结果比较   (1)注意力缺陷为主型:26例患儿训练20次后综合注意力商数转为正常17例(65.4%,40次后转为正常22例(84.6%);(2)多动冲动为主型:12例患儿训练20次后,综合控制商转为正常10例83.3%),40次后,所有患儿转为正常;(3)混合型:20例患儿,训练20次后,综合控制商数转为正常14例(70.0%),综合注意力商数转为正常11例55.0%)。40次训练后,所有患儿综合控制商数和综合注意力商数均转为正常。

    3   讨      论

    ADHD的病因主要是作为其生物学基础的特异性脑功能失调,是一种“不成熟状态”,是神经精神发育延迟的结果[4]。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脑电图具有阵发性或弥散性θ波活动增加和慢波活动增加的特点,有学者认为这是大脑皮质功能不成熟的表现[1]。而4~8 Hz θ 波与白日梦、觉醒状态减低有关;12~15 Hz感觉运动节律波可以抑制运动性活动。脑电生物反馈是运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以脑电生物反馈仪为手段,通过训练强化16~20 Hz的感觉运动节律波,抑制5~8 Hz的θ波。训练过程中将脑电模式反馈给患儿让他们知道脑电的变化,通过自身调节来改变脑电波形,强化对大脑有利的波形,抑制对大脑不利的波形,从而改变脑功能,改善ADHD患儿脑功能失调状况。因此通过脑电生物反馈训练能改善ADHD患儿的各种症状。本研究表明用VBFB3000生物反馈诊疗系统治疗ADHD经20次训练,55.0%~83.3%患儿的综合注意力商数和综合控制商数明显改善。经40次训练,84.6%以上ADHD患儿综合注意商数和控制商数转为正常。这与李雪霓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且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疗效亦逐渐增加。同时本研究表明,脑电反馈训练对不同亚型的ADHD患儿均有明显疗效。对各亚型ADHD儿童训练结果的分析表明,对注意缺陷为主型或混合型ADHD,训练效果较慢,脑电反馈训练时间应比多动冲动型ADHD儿童训练时间长。其原因可能是:多动、冲动和纹状体功能增强有关,而注意力障碍主要与前额皮质功能不足有关,而最晚发育的前额皮质比较早发育的纹状体容易受损,恢复更慢,因此对脑电反馈训练起效反应慢[6]。

    本研究采用IVA-CPT测试系统是随机配置系统,通过对受试者进行反复的声音和视觉刺激,观察4个认知变量情况,包括遗漏、错选、反应时和稳定性,再通过相应的得出综合反应控制商数、综合注意力商数等,从而对患儿情况作出评价。IVA-CPT测试系统对ADHD的诊断有效性先前已在本科室侯静红[7]的研究中得到了验证。

    综上所述,脑电生物反馈治疗ADHD安全有效,为ADHD儿童提供了一种新的非药物治疗的神经心理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1] 陶国泰. 儿童少年精神医学[M]. 南京:江苏技术出版社. 1999:217-228.

[2] 苏林雁. 儿童多动症[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115-124.

[3] Morantz C,Torrey B. Guidelines 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DHD[J]. Am. Family Physician, 2003,68(5):971-972.

[4] 杜亚松,苏林雁,李雪荣,等.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智力研究[J]. 临床心杂志,1997,5(3):172-173.

[5] 李雪霓,王玉风,舒 良,等.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对照研究[J]. 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 34(3):168-171.

[6] 陈一心,林 节,焦公凯,等. 脑电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有效性分析[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2003,12(5):513-515.

[7] 侯静红,张 瑜,徐 明,等.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研究[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8(6):449-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