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联用治疗急性胰腺炎109例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朱瑞农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9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109例,对照组83例。观察组采用西药加中药清胰汤,对照组仅予西药治疗,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淀粉酶恢复时间。结果:(1)在轻型急性胰腺炎(MAP)组中,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2)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中,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SIRS、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死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无死亡,对照组中2例死亡。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可阻止其进一步,减少并发症疗效满意。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清胰汤;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常见急腹症,治疗较困难,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其治疗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由于近年来对其发病机理、病理演变过程的进一步深入了解[1],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监测手段、新药的研发和临床应用的增多,形成了针对AP较为规范化的个体化治疗程序,使AP的治愈率有了明显提高。我院自2003年1月~2008年3月运用中西医联合应用的保守疗法治疗AP患者109例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急性胰腺炎192例,收治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胰腺外组制订的诊断及分级标准[2],并按Ranson标准[3]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其中109例给予中西药联合治疗作为观察组,男67例,女42例,年龄18~80岁,平均43±11.3岁;MAP 83例,SAP 26例。仅予西药治疗的AP患者83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9例,女34例,年龄23~78岁,平均43±11.4岁;MAP 62例,SAP 21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48小时内就诊,两组年龄、性别及就诊时间等方面的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1.2.1   西医治疗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1)禁食,持续胃肠减压;(2)纠正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注意血钾、血钙、血糖的变化;(3)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以保护胃黏膜及减少胰腺分泌;(4)加贝脂抑制蛋白酶、糜蛋白酶、弹力纤维酶等;(5)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具有抑制胰液和胰酶合成和分泌;(6)根据病情选用喹诺酮类、头孢菌病情素类及抗厌氧菌药物;(7)静脉营养,肠内营养;(8)保护重要器官及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9)对症治疗如镇痛、降温等。

    1.2.2   中药治疗   观察组采用中西药联合疗法,即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清胰汤,药用:柴胡、大黄15 g,黄芩、赤芍、木香、枳实、厚朴、芒硝各10 g。水煎服,每日1剂,分2~4次胃管注入,夹闭2 h。停药指征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各项生化指标基本恢复正常。

    1.3   观察指标   治疗过程中观察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总住院时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5),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病死率等。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急性胰腺炎疗效比较见表1。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      论

    AP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早期由于胰酶的刺激,释放大量的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进入胰腺和血液循环,引发其他炎症介质产生“瀑布样”连锁放大反应。现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而造成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及衰竭[4]。过强的炎症反应和异常的免疫反应还引起肠道运动减弱或消失,肠道内菌群失调、易位上移于肠上皮细胞表面进而穿透上皮进入体内,导致黏膜血流减少和黏膜破损,最终破坏黏膜的屏障功能。此外胰腺微循障碍贯穿于AP的整个过程,是水肿性胰炎向出血性胰腺炎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为中药的活血化瘀法提供了佐证[5]。

    AP的过程中,抑制胰腺外分泌,阻断胰酶激活及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的释放及消除或抑制已激活的胰酶和已释入血液的炎症介质,是治疗AP的重要环节。禁食、肠减压可有效的抑制胰酶的分泌,贝脂是一种非肽类蛋白酶抑制剂,它可抑制胰蛋白酶、激肽释放酶、纤维蛋白溶酶、凝血酶等蛋白酶的活性,从而抑制急性胰腺炎的病情进展和多脏器损害。生长抑素/奥曲肽是人工合成的生长抑制八肽,具有强力抑制胰腺内、外分泌的功能,它可显著减少胰腺外分泌,尤其是胰酶分泌;降低胰腺血流量,保护细胞。中药清胰汤具有通里攻下、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的功效,可阻止和减少有毒物质的吸收。时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减少肠道细菌易位,抑制肠道内毒素的产生,减轻内毒素血症。还能降低血液黏滞度,加快血流,改善胰腺的血流灌注和微循环功能[5],保护胰腺细胞,促进胰腺组织的恢复,从而可缩短病程。

    可见在西医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中药清胰汤可作用于胰腺炎的各个环节,减少并发症的出现,特别是对于SAP可有效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1] 刘丽艳, 李玉明, 王永兵, 等. 急性胰腺炎病情与肠屏障功能损害相关性的实验研究[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5):340-343
[2] 中华医学会外会胰腺学组.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J]. 中华外科杂志,1997,12(35):773-775.
[3] 冯莉莉, 谢鹏雁. Ranson及Glascow评分系统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附311例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J]. 医刊,2005,11(40):29-30.
[4] Makhija R,Kingsnorth AN. Cytokine storm in acute pancreatitis[J]. J Hepatobiliary Pancreat Surg, 2002,9(4):401-410.
[5] 黄 红.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271例[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33):3549-3552.
[6] 莫绍雄, 伍松合. 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28例[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0(20):789-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