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核片导致药物性肝损伤12例临床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13
消核片是女性乳腺增生的中成药物,虽然该药在临床上使用时间已较长,但对它所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多为个案报道。因此,我们就本院自2004年至2007年间收治的12例因服用消核片所致肝损伤病例,做临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12例均为女性,年龄(25~49)岁,平均35.33岁。全部病例均为患乳腺增生症而服用消核片,2片/次,3次/天。用药与发病时间为<15天2例(占16.6%);1月~3月1例(占8.3%);4月~6月3例(占25.0%);6月~1年5例(占41.6%);>1年1例(占8.3%)。所有病例服药期间均未加用保肝药物。12例肝炎病毒标记物均为阴性,并排除其它原因肝损害。
1.2 临床症状及体征 12例中出现乏力8例(占66.6%),纳差6例(占50.0%),厌油腻食物5例(占41.6%),恶心及呕吐4例(占33.3%),上腹部不适4例(占33.3%),皮肤瘙痒3例(占25.0%),大便颜色变浅2例(占16.6%)。查体发现皮肤及巩膜黄染8例,上腹部压痛4例,肝肿大3例,肝区叩痛4例。
1.3 辅助检查 肝功能检查,ALT(981~187)U/L,平均500.97U/L,AST(674~128.7)U/L,平均389.53U/L,GGT(115.4~26.4)U/L,平均83.3U/L,TBil(275.5~8.0)μmol/L,平均96.58 μmol/L,ALP(64.1~160)U/L,平均115.42U/L。B超肝肿大5例,腹腔积液2例、胆囊炎性改变2例。
1.4 资料分析 肝损伤的判断参照Turktas等的判断标准并稍加修订:(1)损伤类型:ALT>2×ULN(正常上限)伴或不伴ALT/ALP>5时,提示肝细胞型损伤;ALP>2×ULN同时ALT/ALP<2,提示胆汁淤积型损伤;AST与ALT均>2×ULN,但是2<ALT/ALP<5,为混合型。(2)损伤程度:ALT上升达(2-5)×ULN,但TBil为正常者为轻度损伤;ALT上升达(5-10)×ULN或ALT<5×ULN,但TBil达(2-5)×ULN,为中度损伤;ALT>5×ULN,TBil>5×ULN,为重度损伤。12例中,临床类型,肝细胞型、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各为4例;损伤程度,轻度2例,占16.67%,中度4例,占33.33%,重度6例,占50.00%。
1.5 治疗与预后 12例患者均立即停服消核片,给予积极的护肝﹑降酶及对症支持治疗,疗程10天~2个月,4例临床症状基本消失,8例症状消失。全部病例体征和肝功能检查均正常出院。
2 讨论
从本组药物性肝损伤临床资料可看出,服用消核片时间与肝损伤时间最短为15日内,最长达一年以上,发病以6个月至1年时间为最多,占41.6%,提示肝损伤与服用该药的时间存在密切关系。虽然消核片所致肝损伤发生的肝细胞型、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三型临床类型均存在,三型间也无统计学差异,但其损伤程度则以重度为主,高达50%,说明消核片所致的肝损伤病变严重者多,甚至可导致急性肝衰竭[1]。消核片所致的肝损伤机理目前尚未明了,有观点认为可能与该药中的半枝莲和白花蛇舌草的毒性有关[2],但并不排除本方剂中其它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例如已有相关毒理试验证明海藻可引起动物肝脏不同程度的损伤[2]。鉴于消核片临床所致肝损伤病变严重者多,因此临床医师必须正确认识中药的肝毒性,对患者加强宣传和指导,尽量避免长期不必要的用药。笔者认为,对服用可能导致严重肝损伤的中成药时,完全有必要加用保肝药物于以预防,方可减少肝损伤的发生。
【】
[1]刘平.中草药的肝损伤问题[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12(4)∶243.
[2]赵秀华,李长华,崔凤玲.消核片致急性药物性肝炎一例[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6,2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