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与护理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13
【关键词】 社区老年人 心理健康 因素
老年人进入老年期后,会产生一系列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医疗卫生事业共同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导致老年人死亡的前三种疾病主要是: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冠心病,其致病原因多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因此,对老年人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就显得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预防疾病,也可以预防生理改变给老年人带来的各种影响,还能使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从而促进老年人健康长寿。随着衰老,老年人的情绪变化也日益明显,对社区部分离退休老年人进行心理调查,分析影响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采取相应的心理健康指导方法,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 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和智力水平也随之下降,有的老年人由于退休后生活方式改变,有的则因生活单调或失去配偶,与社会联系骤然减少,缺乏归属感,这些都能造成心理疾病。特别是离退休、丧偶、社会及家庭地位改变,人际交往减少,很不适应,使老年人感到空虚寂寞,从而出现孤独等各种不良心理状态。
1.1 角色转变 离退休虽然是一种正常的角色变化,但不同职业群体的人对离退休的心理感受却不太一样。比如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退休前后心理变化不大,她们退休后摆脱了沉重的体力劳动,有充足时间料理家务,消遣娱乐和结交朋友,并有够的退休金和公费医疗,所以心理比较满足,社会适应良好。但有些离退休干部的心理状况就不相同了,这些老干部在退休之前,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广泛的社会联系,其生活和重心是机关和事业,离退休后的生活重心变成了家庭琐事,广泛的社会联系骤然减少,很不适应,从而出现孤独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
1.2 生理改变 部分具有价值观念和思想追求的老年人,通常在离岗之后,不甘于清闲。所谓退而不休,便是这些老年人崇高的精神追求。然而,身心健康状况不理想,使一些老年人陷入苦恼和焦虑之中,从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老年人由于病理或生理的变化,如脑萎缩、脑动脉硬化等,可使老年人性格变得孤独、怪癖。尤其是离退休后速度加剧,甚至出现一系列突发彧恶性疾病。
1.3 经济状况 经济是保证老年人日常生活和享受健康的基础,目前我国老年人的经济收入一般都低于在职人员,加上医疗服务费用的逐渐上升,使老年人的经济来源缺乏独立可靠的保障。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儿女收入不佳,经济问题就更加突出,从而直接影响了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的享受和身心健康。
1.4 家庭环境 家庭是人类生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组织,个人的生存、种族的繁衍、社会的安定均与家庭密切相关。老年人离退休后,从社会转向家庭,家庭便成为老年人最重要的精神、物质和生活的依托。因此家庭的和谐,家庭成员健康的个性,对老年人具有特殊的意义,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具有重大的影响。
2 心理健康指导
社区护士应经常主动与离退休老年人联系,多给予老年人关心,帮助老年人保持与社会沟通,帮助她们认识自身的变化,尊重衰老的客观,使生活充满情趣,帮助她们与人交往,介绍有共同爱好的同龄人一起聊天,跳舞、扭秧歌,下棋等活动,从社会生活中寻找生活动力,消除失落孤独感和不必要的担心。使老年人的精神、心理得到满足。
2.1 开展健康 社区护士应帮助老年人正确面对疾病和各种生活问题,有针对性地介绍疾病的基本知识,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疾病,增强自我保健和照顾能力,友善热情接待老年人,教育老年人树立坚强的信念和正确生死观,抱着坦然处之,乐观豁达的态度,便可以摆脱恐惧感和忧虑感,使人心境安静,延年益寿,从而消除各种心理问题,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
2.2 维持家庭和谐 社区护士多与老年人的家庭进行多方面联系,帮助老年人获得家庭成员的理解、支持和照料,老年人身边关心、亲近的人越多,生活就越充实。教育家属密切配合,维持家庭关系和谐,多关心体贴老人,特别是一些丧偶及患有身体疾病的老年人,帮助家庭正确认识危机,缓解压力,促进家庭身心健康。
2.3 强化身心素质 鼓励老年人勤于学习,善于用的知识保健养生,既锻炼了智力,又学会了自我保健和照顾的能力,使老年人学习老年自我保健、老年心理等,更新观念, 用各种情绪调节法,如自我教育法、活动转移法、沟通调节法、环境调节法和适当发泄法等,帮助老年人调整情绪,社区护士还应该增加一些非语言的交流如轻抚老人,搀扶老人走路,帮助老人做一些喜欢的事情等。
随着社会的,老年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老年人的身心问题及社会环境引发的各种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社区护士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社区护士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帮助老年人改变不良的心理行为和生活方式,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为老年人提供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帮助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及良好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离退休老年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李德明,陈天勇,李贵芸.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心理卫生杂志,2003,23405-4079.
[2]张文范,程勇,陈功.老年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 , 2001.21,471-475.
[3]刘纯燕.社区护[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13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