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教学法在《护理美学》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
【关键词】 护; 多元教学法; 护理美学; 教学方法
《护理美学》是随着护理学科及护理的而产生的一门新兴边缘[1]。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把护士培养成符合社会期望的合格者,护士自身修养锻炼是至关重要的。开展美学教育可对护士个体的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是提高护士总体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如何上好这一课,也是摆在护理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关于《护理美学》的教学方法在国内外也有不少研究,但对在毕业班进行授课的研究较少。2006年3月起在护理本科毕业班中开设《护理美学》,至今已完成3届共计215人的教学任务,根据毕业班的特点,采用多元教学法教学,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教学方法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1、2002、2003级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215名。其中2001级学生92人,女生85名,男生7名;2002级学生62人,女生60名,男生2名;2003级学生61人,女生55名,男生6名。均为经过1年临床实习后回校集中上课的毕业班学生。
1.2 方法
根据课程内容,采用实物鉴赏、影片播放、优秀作品鉴赏、正反案例对照、美学设计活动、护理基本礼仪练习等多元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授课前后分别发放经有关资料自制的问卷调查表,采用不记名方式对学生进行调查[2,3]。问卷采用选择题形式,调查时采用统一解说词,说明调查目的及意义,填写完毕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215份,回收204份,有效回收率94.88%,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授课前,学生对学习《护理美学》的态度见表1。表1 学生学习《护理美学》前的认识态度授课后,学生对学习《护理美学》的教学效果评价见表2。
3 讨论
3.1 《护理美学》是一门护理人文课程,实践性很强,涉及、艺术、科学、人文、护理等方面的知识。护理专业生源大多数来自理工类型,人文知识相对缺乏,从表1中可以看出,授课前有87.75%的学生只是听说过护理美学,66.18%的学生表现对护理美学有浓厚的兴趣。随着学龄增长与社会交往的逐渐增多,护理专业学生对人文知识的需求也在逐步增长,他们希望自己能更好融入社会,特别在接触护理专业基础课及临床实习后,护理学生深感人文社会经验的缺乏,对护理美学持接受态度、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2 卢建立[4]等对影响毕业班课堂教学因素的调查分析显示,许多大学毕业班学生的出勤率一般只有30%左右。花蕾[5]等对实习护理学生调查表表2 《护理美学》教学效果评价内容及结果明,学生在护理专业思想、求知欲和心理压力等方面受临床教师的影响,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降、学习兴趣降低。本次调查结果显示,55.39%的学生认为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受到毕业前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思想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在教学中采用实物鉴赏、影片播放、正反案例对照、美学设计活动、护理基本礼仪练习等多元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在采用影片播放教学方法时,老师先向学生提示欣赏基点,播放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观察,观看影片后组织进行现场评论或写出观后感,交流相互间的看法,使学生不仅限于看热闹,而是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观看,从中培养审美意识,教师也能对教学效果得到及时反馈。针对学生应聘需要,补充讲授应聘礼仪,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课程结束后学生对学习护理美学必要性的认识,由课前的66.18%上升至86.76%,更为重要的是90.20%的学生在行为习惯上有了良好的改变,70.10%的学生认为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有很好的吸引力。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法依次是美学欣赏(实物鉴赏、影片播放、优秀艺术作品欣赏,81.81%)、礼仪演练(42.37%)、设计活动(33.96%)及案例讲授(25.42%)。
3.3 护理美学关键在于丰富护生的人文素养和对美学在护理应用中的理解,在考核方法上不能要学生死记硬背。对学生的考核是将平时写观后感、美学设计方案等成绩与期末开卷相结合,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少了,多了些轻松和娱乐,吸引学生注意力,真正融入到人文美学的氛围中去陶冶自己的情操。在教学中注重课堂互动,在学生交来观后感后,老师让成绩评定优秀者在课堂上向同学宣读;在进行礼仪练习时,采取一组同学练习,其他同学和老师一起打分的方式,使学习成绩评定公正,学生参与程度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提高;通过美学设计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允许学生提出不同观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美学观。运用多元教学方法的学生主观题回答有一定深度和广度,掌握运用护理美学知识较好。3个年级及格率均为100%,成绩在80分以上者分别达67.20%,52.60%和75.60%,平均成绩分别为82分、80分和83分。
3.4 在运用多元教学法提高护理美学教学质量的同时,应该认识到加强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必要性。目前护理美学师资多为护理专业教师,基本没有接受过专业美学培养,缺乏系统的人文知识,美学与护理学融合渗透得不完美,容易照本宣科,讲解缺乏透彻性和通俗性,学生难免感到枯燥。护理美学教师只有多层面、多途径学习人文知识,加强自身人文素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讲授才会有生动性、感染力、说服力。
【】
[1]黄志红,陈超然.护理美学教学体会[J].护理研究,2005(9):1869.
[2]廖爱武.PBL教学方法在护理美学教学中的应用[J].宜春学院学报(),2004(6):107-108.
[3]吴明,丁言雯,钱晓路.护理美学教学方法及其效果评价[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3):81-82.
[4]卢建立,杨明波,姚永福.影响“大四”课堂教学因素的归类分析与对策探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3):91-93.
[5]花蕾,侯淑肖,邵文利.实习护生受临床护理教师影响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8(3):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