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位改良倒转术126例临床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冷冬梅 时间:2010-07-13
       臀位是常见的异常胎位,在妊娠和分娩期存在较多的高危因素。在妊娠期对臀位的矫正方法有不同的见解,特别是对传统外倒转术作用的评估,分歧甚为明显。1970~1980年代曾被放弃,多数为了保障母婴健康,采用放宽或常规剖宫产术方法处理臀位,形成剖官产率增高,围产儿死亡率并未降低,而母体并发症增多[1]。国内外学者主张,应首先重视降低臀位发生率,近年来我们根据臀位改良倒转术[2,3]方法,开展了此种手术,并与60年代我们应用的传统外倒转术相比较,体会到成功率与安全性均较后种方法优越,现如下,共同商讨。
        一  资料与方法
        1989年8月~1990年2月在我院围产保健中发现的妊娠30~37周单胎臀位、具有改良倒转术适应证的126例孕妇进行臀位矫正,其中初产妇120例,占95.2%,经产妇6例,占4.8%。分析在此期间的臀位发生率与剖宫产率,并与1988年8月~1989年2月未行手术矫正的臀位结果对比。
        1.适应证与禁忌证:除保留传统的外倒转术适应证与禁忌证外,另增加愈合良好的剖宫产术子宫瘢痕、胎盘附着子宫前壁及子宫畸形为适应证。对IUGR、脐带绕颈、胎儿慢性缺氧、羊水偏少列为手术禁忌证。
        2.方法:主要运用单家治报道的臀位改良倒转术方法[2]。对改良倒转术方法不能托起胎臀的病例,我们结合临床提出垫高臀部的方法,即用棉垫将孕妇臀部垫高15cm,观察3~5分钟后再按改良倒转术方法操作,托起胎臀,并移向一侧髂骨翼。对先露已入盆,经前两种方法仍不能托起胎臀时,我们采用垫臀-腹部-阴道双合倒转术的方法[2]使胎臀上移,落于一侧髂骨翼上,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  结果
        (一)手术成功率:
        1.126例中120例头先露分娩,成功率95.2%。
        2.完全臀位共63例,62例取头位分娩,成功率为98.4%。63例中有51例仅用改良外倒转术,9例选用臀部垫高,配合外倒转成功,2例选用垫臀-腹部-阴道双合倒转术成功。后两种方法均用于妊娠34周以后。
        3.单臀(腿直臀)共32例,29例以头先露分娩,手术成功率为90.6%。其中仅用改良外倒转术有26例,加用垫臀后外倒转2例,垫臀一腹部一阴道双合倒转术1例。余3例失败。后两种方法均用于妊娠34周以后。
        4.不完全臀位共31例,29例以头先露分娩,手术成功率为93.5%。其中11例用改良外倒转术,12例用垫臀和外倒转,6例用垫臀一腹部一阴道双合倒转术。用后两种方法的病例均集中在妊娠34周以后。
        (二)手术复变率:126例中6例复变,复变率为4.8%。完全臀位3例,单臀1例,不完全臀位2例,均发生在妊娠34周前。
        (三)手术并发症:126例,无1例发生手术并发症。
        (四)对产科质量影响。1989年8月~1990月2月分娩总数为4 299例,臀位220例,占5.1%,臀位剖官产107例,占48.6%,与去年同期相比,臀位发生率由原来8.3%下降至5.1%,臀位剖富产率由66.8%降至48.6%。经x2检验,P<0.01。
        三  讨论
        我们曾按传统的外倒转术方法矫正臀位,成功率不够理想,又担心发生手术并发症,故曾一度放弃。通过对改良倒转术的学习和应用,体会到此法手术成功率高,安全性大,对控制臀位发生率起到积极、主动预防,可使臀位剖宫严率及产科剖宫产率得到降低等优点。现已列为我院妊娠期矫正臀位的主要手段之~。我们体会改良倒转术有以下特点:
        1.用新技术来监测脐带绕颈,胎儿慢性缺氧, IUGR等,并提出为手术绝对禁忌证,为手术安全性提供了基础。
        2.用口服硫酸舒喘灵使子宫松弛,强调了先露部推移至骨盆入口平面以上的手法技巧,重视了骶后位的纠正及臀先露类型与倒转术关系,使手术成功率能提高到较理想的水平。
        3.对手术后复变防治措施严密,降低了臀位发生率。使产科质量得到提高。
        4.方法简便易行,初学者易于掌握。
        单家治[2]提出应用双合倒转术来改善臀先露入盆,提高手术成功率。我们开始接受不了这种手法,而选用垫臀的方法,利用胎儿重量的关系,促胎臀移动,改善了一部分病例免用双合倒转,特别是不全臀位效果较好。对垫臀无效的病例,我们也用双合倒转术,改善先露入盆程度,提高手术成功率。我们认为在用双合倒转术前,可先用垫臀的方法,可减少双合倒转术机会,特别是基层初学者可能会有好处。
        本组病例中未发现用国产硫酸舒喘灵后,发生β1拟肾上腺素能受体反应的病例,我们认为可能与所用的剂量小及时间短有关。虽然如此,仍应重视用药的禁忌证,如糖尿病、甲亢及器质性心脏病等。
        我们的臀位发生率下降仍不太理想,可能是因为此项工作开展的时间较短,广泛宣传和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不够,这些有待我们今后去努力提高。
参 考 文 献
[1]刘棣临.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手术率.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0;6:1.
[2]单家治.臀位改良倒转术t附669例报告.中华妇产科杂志1989;24:76.
[3]郑怀美,苏应宽主编.妇产.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47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