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颗粒与保济口服液合用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肠炎219例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方法。方法 将胶体金法诊断的儿童轮状病毒肠炎21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09例;分别给予口服抗感颗粒与保济口服液、思密达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3 d治愈率分别为41.8%,15.6%;总有效率分别为83.6%,4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抗感颗粒与保济口服液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肠炎效果显著,且价格低廉、服用方便,无毒副反应,值得推广。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诊断; 抗感颗粒/治疗应用; 保济口服液/治疗应用; 中医药/治疗
轮状病毒感染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本文旨在通过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中药抗感颗粒与保济口服液合用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7?10~2008?12本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共219例,全部病例均符合轮状病毒肠炎诊断标准[1]:(1)年龄6个月至4岁;(2)病程2 d,大便次数增多,呈蛋花样或水样;(3)粪便胶体金法(诊断试剂盒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轮状病毒抗原阳性,大便常规无脓球,白细胞等细菌感染征象,而且必须就诊前未用过抗生素及微生态制剂治疗,除外合并肺炎、营养不良者。
1.2 分组
219例患儿按就医及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10例,6个月至1岁30例,~2岁53例,~3岁20例,~4岁7例;对照组109例,6个月至1岁28例,~2岁56例,~3岁19例,~4岁6例。
1.3 临床症状、体征
观察组大便次数每日6~16次,范围在(8±4)次,体温≥39 ℃ 16例,38~38.9 ℃ 31例,37.5~38 ℃ 36例,余者体温正常。对照组大便次数每日5~15次,范围在(9±3.5)次,体温≥39 ℃ 15例。38~38.9 ℃ 28例,37.5~37.9 ℃ 38例,余者体温正常。两组在年龄、大便次数和发热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常规剂量思密达(天津博福-益普生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20000690)每日3次;观察组口服常规剂量思密达同时口服抗感颗粒合保济口服液,每日3次,剂量为抗感颗粒(烟台中医世家医药有限公司,批号:Z37021537)1岁以下每次25 g,~2岁每次35 g,~4岁每次45 g,保济口服液(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Z44020582)1岁以下每次5 mL,~2岁每次7 mL,~4岁每次10 mL,两组均根据脱水轻重予补液纠正脱水,调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有呕吐者予肌注胃复安1次止吐。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
根据1998年全国小儿腹泻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判断[2]。(1)临床痊愈:3 d内,每日大便次数2次或恢复正常次数,大便性状恢复正常,全身症状及体征消失;(2)显效:3 d内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减少至治疗前的1/3或以下),性状好转,其他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3)有效:3 d时大便次数减少至治疗前1/2,性状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4)无效:3 d时大便次数和性状无好转或加重,或全身症状无改善。以治愈+显效作为总有效率。
2.2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表1 抗感颗粒与保济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儿童轮状病毒肠炎与对照组疗效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χ2=17.12,32.67,P<0.01。
3 讨论
本院采用中药抗感颗粒与保济口服液合用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总有效率达83.6%,与报道的免疫球蛋白治疗相仿[3]。抗感颗粒处方由银花、贯仲、赤药组成,保济口服液处方由藿香、白芷、菊花、蒺藜、苍术、葛根、厚朴、橘红、苡仁、茯苓、神曲、薄荷、钩藤、木香、花粉、稻芽等组成。据药理研究认为银花、贯仲、赤药、白芷、苍术、厚朴等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而且对多数肠道致病菌有抑菌和杀菌的作用,而且对轮状病毒损伤肠黏膜后的继发细菌感染有积极的预防作用。另根据研究认为,方中藿香、厚朴、苍术对肠道有双相的调节作用,即炎症引起肠蠕动加快时有抑制作用,而对于中毒性肠麻痹则有兴奋作用,藿香和厚朴所含的茴香油和甲基胡椒酚、桂皮醛等有促进小肠黏膜吸收和收敛作用,而茯苓、神曲、稻芽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可以预防因双糖酶等缺乏而致的渗透性腹泻。葛根中的葛根素有扩张血管、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对于炎症局部自由基损伤有防治作用[4]。综合上述现代药理研究,笔者认为抗感颗粒合保济口服液对轮状病毒肠炎有针对性治疗作用。抗感颗粒合保济口服液治中的有效成分一方面能直接清除病毒,另一方面能促进肠黏膜的吸收和抑制由于炎症所致肠蠕动加快。其中的脂肪酶和蛋白酶等又有帮助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吸收。且笔者还发现一些伴发热的患儿服用后有一定的退热作用,这是思密达所没有的,至于其退热的机制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文献】
[1]李兴华,王荣国.儿科疾病诊疗标准[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10.
[2]全国腹泻病防治组.1998年全国腹泻防治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1999,37(4):239.
[3]金玉,董巧丽,李宇宁,等.抗轮状病毒免疫球蛋白对轮状病毒肠炎疗效的研究[J].小儿急救医学,2004,11(6):366?368.
[4]王万铁,沈柄权,金可可,等.葛根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兔乳酸脱氢酶活性变化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4,11(6):349?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