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剂量多巴胺治疗婴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42例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剂量多巴胺婴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疗效。方法 在婴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基础抗感染、扩血管、利尿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剂量多巴胺5~10 μg/(kg·min)纠正心力衰竭。结果 加用中剂量多巴胺纠正婴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中剂量多巴胺较洋地黄制剂效果好且安全,未见副作用。
【关键词】 中剂量多巴胺;婴儿;重症肺炎;心力衰竭
婴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是临床较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因婴儿肺弹性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间质发育旺盛,故易感染。加之小婴儿免疫特点,感染后极易加重合并心力衰竭。危重儿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甚至死亡。故早期强力有效的治疗非常关键。系统地治疗应用洋地黄剂,但该药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易发生中毒,如心律失常、胃肠反应等。加之部分外院转来危重儿曾静脉补钙,更易中毒。我科于2005年11月~2007年11月对42例婴儿重危肺炎合并心衰在传统抗感染,扩血管利尿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剂量多巴胺5~10 μg/(kg·min)纠正婴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患儿中,男23例,女19例,1~2个月8例,2~4个月15例,4~6个月12例,6~12个月7例,临床症状及体征均符合婴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诊断标准[1]。其中合并Ⅰ型呼吸衰竭13例,合并Ⅱ型呼吸衰竭16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5例。根据年龄症状相近另选举41例应用西地兰纠正心衰作为对照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立即吸氧,Ⅱ型呼吸衰竭者均给予高频机械通气纠正呼衰。给予抗感染、扩血管、利尿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的基础上,治疗
组给予多巴胺1~3 mg;加入葡萄糖液体30~50 ml中使用输液泵调至5~10 μg/(kg·min),均匀输入,每日1次。
1.3 效果评定标准 以心率平稳(心率在正常范围),呼吸平稳(呼吸频率在正常范围),肝脏缩小至右肋缘2cm以内,肺部细小湿啰音明显减少,面色红润等视为心衰纠正。在1~2天内心衰纠正为显效,3~4天内纠正为一般,5~6天纠正为效差。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多个样本均数间两两比较的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 见表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两组治疗效果
2.2 不良反应 用中剂量多巴胺治疗期间,未见心率加快、面色改变,未见恶心、呕吐,未见腹泻及皮疹。
3 讨论
盐酸多巴胺为去甲肾上腺素生物合成的前体,口服效果不佳,一般为静脉给药。多巴胺的作用与剂量大小有关,中剂量[5~10 μg/(kg·min)]主要兴奋心脏β受体,呈正性收缩作用,并直接作用于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兴奋心肌,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同时兼有外周血管扩张作用,改善微循环,加快心率作用不明显。用药后心脏指数增强,周围血管阻抗下降,从而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功能,纠正心衰[2]。对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IHSS)房颤及房扑患儿禁用[3]。
临床注意的是在使用的多巴胺期间,一定要严密观察病情,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静脉穿刺成功后再加入多巴胺,以免药液外漏,引导局部组织坏死。本组在传统基础治疗上加用中剂量多巴胺治疗婴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取得满意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但因经验有限,建议最好用于已使用钙剂或在外院输液用药不详或心衰使用洋地黄制剂出现毒副作用时慎重用药。亦不失为一个纠正心力衰竭的好方法。
【】
1 杨锡强,易著文.儿,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12,355.
2 金有豫.药,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8.
3 孔祥和,马沛然.儿科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