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上神经阻滞结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建设 楚戈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  观察肩胛上神经阻滞结合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顽固性肩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肩周炎患者108例,行肩胛上神经阻滞结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 每5天1次,5次为一个疗程。结果 经2-3次治疗,随访6-18个月后,痊愈75例,占69.4%;显效27例,占25%;有效4例,占4%;无效2例,占2%;总有效率98.1%。结论 肩胛上神经阻滞结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无任何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
【关键词】  肩周炎  肩胛上神经阻滞  玻璃酸钠
【Abstract】 Objective: Observed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uprascapular nerve blockade with sodiumhyaluronate(SH)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Methods:108 patierts with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were treated using suprascapular nerve blockade with sodium hyaluronate(SH) injection.Once five days and 5 for a period of treatment. Results:By the treatment of twice to thrice and  flowed-up of 6-18months。The responses was as follow:75 patients(69.4%)heald;27 patients(25%) excellence;4 patients(4%) improved and 2 patients(2%) failed to improved.Conclusi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suprascapular nerve blockade with sodium hyaluronate(SH) injection is an effective therapy and a secure way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Key words】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Suprascapular nerve blockade   Sodium hyaluronate(SH)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又称为“冻结肩”、“粘连性关节囊炎”,肩周炎是一类引起盂肱关节僵硬的粘连性关节囊炎(adhesive capsulitis),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肩关节各个方向主动和被动活动度降低,影像学检查除骨量减少外无明显异常的疾患[1]。因本病好发于50岁左右的人群中,故俗称“五十肩”。我科对108例肩周炎老年患者,采用肩胛上神经阻滞结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7年1-12月就诊肩周炎患者108例,其中男46例,女62例,年龄48-72岁,无双手同时患病者,除外出血性疾患、肺结核、肺尖部位病变、心力衰竭、未控制的高血压病、肩关节器质性病变及肩关节感染的患者,病程半个月至一年,患者均有肩周疼痛、肩关节功能受限,影响正常生活。
        2  诊断依据
        ①疼痛:肩部及上臂疼痛(疼痛不过肘关节),活动后、夜间疼痛加重,部分患者有肩部发冷的感觉;②功能障碍:肩关节僵硬,活动受限;③压痛点:多集中于肩峰下、喙突、肱骨大、小结节、结节间沟、冈下肌群、大圆肌及小圆肌等处;④X线检查提示肩关节无骨性病变。
        3  治疗方法
        3.1 肩胛上神经阻滞方法  患者骑坐于椅子上,双手下垂,头部略向前下垂,在肩胛骨的肩胛冈上,从肩胛骨内侧缘至肩峰为止划一直线,取其中点,过中点做垂线,在垂线平分线外上方约2.5cm定位为进针点,常规消毒铺巾后,沿身体轴位向将7号10cm长针垂直刺入,抵至肩胛冈后确定深度,退针至皮下,向前内处喙突根部内侧进针,滑过肩胛切迹比原进针标记深度多进0.5-1cm左右,回抽无血及空气后注入1%利多卡因10ml(内含维生素B1针100mg,泼尼松龙混悬液1.5ml)每5天1次,3次为一个疗程。
        3.2 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方法  患者取端坐位,患肢自然下垂,取肩峰最高点下2.5cm处,或屈肘时肩轻度外旋与肱骨小结节与喙突之间垂直刺入关节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进入关节腔后回抽无血后向关节腔内注入玻璃酸钠(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
        3.3 功能恢复锻炼  所有接受治疗患者于接受治疗半日后开始行肩关节功能锻炼,嘱患者采取双手爬墙法、双上肢划圈法、双上肢交叉拍肩法等。上述方法每日3次,每次重复20-30次,直至肩关节活动功能达到明显改善或恢复到正常为止。
        4  治疗结果
        4.1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肩周炎症状消失,肩关节活动达到功能位,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显效:肩周痛感基本消失,但肩关节活动时某一部位仍有不适;有效:症状减轻,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无效:肩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
        4.2 疗效评定结果  本组108例,经2-3次治疗,随访6-18个月后,按上述标准评定,痊愈75例,占69.4%;显效27例,占25%;有效4例,占4%;无效2例,占2%;总有效率98.1%。均未发现明显局麻药毒性反应和并发症.

        5  讨论
        肩周炎病因至今不清,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2]:年龄因素、风寒湿侵袭、解剖学因素、肩部活动减少、肩部急慢性损伤、神经损伤因素等,从病理变化上常有以下学说:①慢性炎症学说:此观点认为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引发的疼痛和组织粘连,进而出现肩关节的功能障碍,有作者发现肩周炎的病理改变急性期主要是肱二头长头肌腱肿胀、关节滑膜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和组织液渗出,最终导致肩周软组织粘连、挛缩和盂肱关节活动严重受限。②退变性因素:包括了纤维增生因素、肩周肌群痉挛、自由基代谢失调等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肩部活动的减少,肩部发生退行性改变。目前常认为肩周炎主要是肩袖肌腱的增殖和退变引起的,以及早期关节囊收缩变小,晚期涉及其他软组织,呈现普遍的胶原纤维退变、血管增生、滑膜肥厚、软组织挛缩硬化,最终导致肩关节功能障碍。Bunker[3]等对50例原发性肩周炎患者中12例经保守无效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经过对术中所取标本进行组织学和免疫学研究,发现患者肩部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囊及肩袖间隙的挛缩,但未发现有炎症和粘连的存在,故提出原发性冻结肩的实质是纤维增生。③蛋白多糖成分改变:蛋白多糖是结缔组织的基质和关节液的主要成分,具有润滑、缓冲、抗粘连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蛋白多糖的组成成分和代谢情况发生变化,继而引发骨赘生长和关节周围的无菌性验证,造成韧带、肌腱变性、粘连、钙化而产生疼痛和功能障碍[4]。④微循环障碍学说:因外伤或风寒湿侵袭等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肩关节周围阻滞纤维不同程度的断裂,毛细血管破裂,局部出血和水肿,使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受阻,引起组织缺血缺氧,代谢产物堆积。同时又刺激肌肉血管挛缩,进一步加重微循环障碍,导致组织变性、坏死和关节僵硬,最终导致肩周炎[5]。至今仍无一种学说观点能全面系统的揭示肩周炎的发病、临床表现和临床自愈现象,同样,目前对肩周炎的临床治疗常采用针灸、针刀、推拿、理疗、神经阻滞等治疗方法,我科通过肩胛上神经阻滞结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并引导患者行功能锻炼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首先,[6]我们通过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炼治疗达到局部止痛的效果,利于病人行功能锻炼,以松解肩关节部位粘连,并且肩胛上神经阻滞能产生与星状神经节阻滞时获得的交感神经阻滞相似的作用,使肩关节区域血管扩张,供血改善,能有效的改善局部微循环并解除局部致痛物质,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其次[7],我们将玻璃酸钠注入关节腔及滑膜囊内,可隔开组织表面,减少组织之间的磨擦,明显改善滑液组织的炎症反应,能提高滑液中的玻璃酸钠的含量,增强关节液的粘稠性和润滑功能,防止纤维组织形成,缓解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同时,玻璃酸钠可与蛋白质合成蛋白多糖,起到良好的润滑、缓冲、抗粘连的作用;最后,经过上述治疗后,患者的疼痛明显缓解,可增强患者功能锻炼的自觉能动性,可以加速松解粘连组织,最大限度地保持或增加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进一步促进生理功能恢复。
        本组总有效率98.1%,无一例并发症发生,说明肩胛上神经阻滞结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同时辅助功能锻炼综合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疾忤,陈世益.肩周炎研究进展.国外医学·骨分册,2005,26(2):94-96.
[2] 田惠林,王舒英.肩关节周围炎的多种病因病说。临床康复2005,9(22):192-193.
[3] Bunker TD,Anthony PP.The pathology of frozen shoulder.A Dupuytren-like disease.J Bone Joint Surg BR 1995;77(5):677-83.
[4] 周辉.用系统理论方法从整体观探讨肩周炎的发病机理[J].按摩与导引,1992,8(1):12-3.
[5] 田惠林,王舒英.肩关节周围炎的多种病因病理学说.中国临床康复,2005,9(22):192-3.
[6] 胡毅平,刘林汉.前径路法肩胛上神经阻滞用于治疗重症肩周炎的探讨.临床麻醉学杂志,1996,12(4):227-228.
[7] 施问民.肩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疗效分析.中国医药2007,2(6):358-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