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伸性颈椎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13
【关键词】 颈椎 过伸性损伤 手术 护理
过伸性颈椎损伤指颈椎在颅面部水平方向为主的暴力作用下或由于颈椎的挥鞭样运动使颈椎过度抑伸所导致的颈椎及颈髓损伤[1]。颈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锥体后缘骨赘等原发病变的存在,是引起过伸性颈椎损伤的重要病理基础,故常见于中老年患者,且损伤发生节段多与原发病变节段相一致[2]。近年来我院骨科对20例过伸性颈椎损伤患者施行了颈前路减压植骨钛钢板内固定手术,采取了的围手术期护理,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30岁,平均53岁。损伤原因:高速公路汽车急刹车10例,重物打击颈肩部5例,跌倒伤2例,重物压伤2例,高空落下1例。20例患者伤后均出现颈部不适,疼痛,活动受限。16例表现为脊髓中央综合症。颈部X片、CT检查无明显骨折或脱位。18例患者在伤后3~7天接受手术,2例患者因自身原因伤后2周手术,手术方法均为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手术成功率100%,术后20例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由于颈椎手术部位特殊,病变复杂,患者对手术安全性,效果有不同程度的担心。护士应对患者的情绪表示理解,关心和鼓励患者,耐心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案及手术的目的,列举一些手术效果显著的案例。同时手术护士的术前访视也能使患者产生安全感,使患者充满信心地接受手术。
2.1.2 术前相关功能训练 气管食管推移训练 颈前路手术患者术前3~5天嘱家属用右手的第2~4指在皮外插入切口侧的内脏鞘与血管神经鞘间隙处,持续向非手术侧推移,须将气管推过中线。开始持续5~10分钟,3~4次/天,逐渐增加至每次30~40分钟,体胖颈短者则延长时间。由于该功动作可引起反射性干咳、恶心等不适,护士须交代清楚,并指导和监督[3]。呼吸功能训练 术前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可通过吹气球训练;练习正确的咳嗽方法,深吸气后声门紧闭,在腹肌、膈肌同时收缩后放开声门,一声将气咳出。
2.1.3 安全护理 过伸性颈椎损伤常存在肌力下降,感觉异常,应防止烫伤和跌倒。嘱患者不要自行倒开水;保持地面干燥,走道、厕所有扶手;颈部制动,卧床时颈部两侧沙袋固定,下床活动时颈托固定,以限制颈椎过度活动。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护理 术后搬运病人返回病床过程中应保持头颈部的中立位,切勿扭转,过屈或过伸,三人搬运时动作协调,一人固定头部,保持头、颈、胸在同一水平面,轻搬轻放,颈部两侧沙袋固定制动。术后6小时可协助轴线翻身,保持头、颈、躯干呈一直线。术后第二天引流管拔除后,可戴颈托半坐位并逐渐下床活动,注意运动保护。
2.2.2 生命体征的监测及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 患者回房后及时向麻醉师了解患者术中情况,连接心电监护仪,15~30分钟巡视病房,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同时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尿量的变化。随时观察患者四肢感觉、运动及肌力恢复情况。若术后感觉平面上升,应及时汇报医生处理[4]。
2.2.3 切口引流管的护理 术后24~48小时内密切观察切口渗血及引流情况,保持引流通畅,经常挤压引流管,防止折叠、扭曲、松动、受压、漏气及脱出,并在床头放置警示标志,认真交接班。如发现切口渗血多,引流量增多,患者出现声嘶、呼吸困难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2.2.4 饮食护理 一般术后4~6小时可进流食饮食,以后根据情况改为半流质,逐渐过渡到普食。嘱病人进食宜慢,食物温凉,如病人无禁忌,夏天可多吃冰凉食物,如冰淇淋、雪糕等,减少咽喉部的水肿与渗血。
2.2.5 基础护理 切实做好口腔、皮肤、会阴护理,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时雾化吸入。每天两次协助翻身拍背,预防压疱、口腔炎、尿路感染、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2.2.6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由于手术创伤的刺激,脊髓及周围组织易出现水肿反应,因此术后呼吸道分泌物多,床旁应备气管切开包及吸引器。当患者出现呼吸费力、张口呼吸、紫绀等症状时,马上行气管切开。颈椎手术中,神经损伤是主要并发症,喉返神经损伤表现为声音嘶哑,喉上神经损伤表现为饮水时呛咳,大多数为术中牵拉引起暂时性损伤,伤后1~3个月可恢复。
3 健康
3.1 功能锻炼 术后功能恢复及重建与功能锻炼密切相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四肢功能训练。上肢主要锻炼手的捏与握的功能。方法有拇指对指练习、手握拳后用力伸指、手指练习外展内收、用手指捏橡皮球或拧毛巾等。下肢加强屈髋,屈膝及踝关节的屈伸锻炼,以保证下肢负重与行走的功能。
3.2 日常生活指导 保持颈椎状态,枕头的高度以头部压下后与自己的拳头高度相等为宜,乘车时系好安全带,防止急刹车扭转颈部。避免头颈过伸、过屈或倾斜。
3.3 出院指导 出院后颈托固定3~6个月,坚持四肢功能锻炼。饮食富含钙质,高营养。定期复查,复查时间为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一年。
参 考 文 献
[1] 胥少汀,葛宝丰.实用骨[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886.
[2] 方加虎,贾连顺,周许辉,陈雄生.过伸性颈脊髓损伤外科干预时机及早期手术适应证[J].临床骨科杂志,2007,10(4):289.
[3] 任蔚虹,王慧琴.临床骨科护[M].北京: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8.
[4] 史平.过伸性颈椎颈髓损伤的手术护理[J].护理进修杂志,2005,20(03):242.
上一篇:新生儿常规锁骨触诊的临床意义
下一篇:番泻叶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