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老年房颤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5例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赵高明 时间:2010-07-13
【关键词】  胺碘酮  心房颤动  甲状腺功能减退
        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病因多见于器质性心内外疾患,如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等。用胺碘酮常可转复房颤和维持窦性心率。我们对近年来经治的5例老年患者服用胺碘酮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  5例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75~87岁,平均81.8岁。皆因阵发性房颤服用胺碘酮(商品名可达龙,法国产)转复房颤或维持窦性心率,其中合并冠心病、心肌梗死3例,合并高血压病3例,合并肾功能不全代偿期1例。转复窦性心率后患者服用维持量每日0.1g~0.2g,阵发性房颤发作明显减少。甲减发生在服药后12~48个月,因长期服用胺碘酮进行常规检查甲状腺功能时发现: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伴或不伴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减低。5例均无甲减症状。 
        1.2 治疗及转归  4例停用胺碘酮,改为美托洛尔口服控制房颤,同时给予左甲状腺素片口服,根据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调整剂量,甲状腺功能均在1~2个月恢复正常,阵发性房颤发作无加重。1例继续服用胺碘酮每日0.1g,左甲状腺素片每日6.25ug,5周后TSH恢复正常,监测甲状腺功能至今近1年,一直维持在正常水平。
        2  讨论
        胺碘酮抑制心肌复极化过程,全面阻滞钠、钾、钙通道,是一种广谱的抗心律失常药,有利于房颤转复及窦性心率的维持。对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心率失常或较难治心率失常,其作用优于其它抗心率失常药物。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它是治疗心房颤动或扑动最为有效的药物,可有效地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心瓣膜病患者的心房纤颤[1]。但胺碘酮副作用较多,如心动过缓、肺纤维化、肝损害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据报道,30.8%的老年男性易发生甲减[2]。胺碘酮可能通过增加碘摄入以及本身与甲状腺素相似的化学结构而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本组5例患者虽然小剂量服用胺碘酮,但因为长期应用导致药物蓄积,发生甲减。而且发生甲减的老年患者,常没有典型临床症状,因此,在服用胺碘酮治疗房颤之前,应仔细评估甲状腺功能;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检测甲功。不能因为应用胺碘酮剂量小而忽视这一环节。一旦发现异常,及时调整用药,保证用药安全。
参 考 文 献
[1] 谢惠民.合理用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04-305.
[2] 余国鹰.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胺碘酮治疗期间的甲状腺功能异常 [J].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200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