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的建设选址条件与污染控制技术概述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朱文昊 罗… 时间:2014-05-28
  摘要:对垃圾填埋场的建设选址条件、后期运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大气、水等污染控制措施、以及垃圾填埋场的土壤改良和生态恢复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 条件 污染控制
  
  1.垃圾填埋场的选址条件
  1.1地形地貌
  地表的自然形态多种多样,高低起伏,因地而异。填埋场址选择首先要考虑不同地质作用条件下形成的地形特征、地貌单元、海拔高度等,其中直观的影响因素有地形的坡度、起伏、沟谷发育程度等。应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尽力降低土方量,利用自然洼地和谷地;场地自然坡度应有利于施工和其他建筑设施的布置,一般边坡高度<15m;应便于监测系统的布置,尽可能使监测方便。
  1.2岩土条件
  基岩完整,抗溶蚀能力强,覆盖层越厚越好填埋。不同岩性的土渗透性不同。一般含细小颗粒较多的土渗透性较弱,而颗粒较粗的土渗透性较强。基岩的渗透性和强度还与沉积岩的胶结程度有关,胶结程度越好,渗透性越小,强度越高,对场地选择越有利。岩浆岩的颗粒大小和石英的含量可以影响岩浆岩的强度,但未风化的岩浆岩渗透性很小,完全适合填埋场建设的要求。变质岩地区的构造复杂,应尽量避免在变质岩地区选择场地。
  1.3工程地质条件
  场址应选在工程地质条件有利的坚硬密实的岩石之上。填埋场附近不应有活动断裂,且应离较大活动断裂有一定的距离。避开地震活动带、构造破碎带、褶皱变化带、废弃矿井、滑塌区、岩溶洞穴、火山岩地块、基岩裂隙带、含矿带或矿产分布区、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和开发的钻井等;用于天然防渗层和覆盖层的粘土及用于排水层的砾石等应有充足的可采量和质量来保证能达到施工要求;粘土的pH值和离子交换能力越大越好,同时要求土壤易于压实,使之具有充分的防渗能力。
  2.填埋场污染控制技术
  2.1防渗处理与地下水环境控制
  大气降水、地面径流是处置场的主要补给水源,它们可使废物受到浸泡,废物中的有害成分随之淋溶迁移到水中形成浸出液。若防渗层设计不周或浸出液处理不及时,会造成地下水污染。因而布设防渗衬里尤为关键。防渗衬里可以是单一的粘土层,其渗透系数不大于10-7cm/s,厚度至少要1m,也可以是复合衬里,即在粘土层上铺设弹性防渗膜。
  2.2地表水环境控制
  地表径流的控制,首先是在土工构筑中及时覆盖土壤层,压实稳化,减少侵蚀冲刷;其次是在处置场四周挖掘导流渠或修筑导流坝,形成通畅的排水道;再者是把渗透到表面覆盖层中的雨水通过排水层导入收集系统排放。
  2.3降解气的控制
  处置场气体中含有大量CH4、CO2及其它微量成分,若不适当进行收排处理,会在处置场累积,并通过覆盖层或侧壁向场外释放,影响大气环境质量,成为气候变暖的贡献者。另一方面,此类气体也是一种能源,尤其是城市垃圾处置场的降解气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从工程技术角度来说,处置场降解气控制可采用布设易透气的砾石充气排气道(渗透法)或布设透气性差的阻挡层排气系统(密封法)加以控制。
  2.4封场控制
  封场系统一般有五个组成部分:废物之上由粘土(厚60cm以上)和高密度聚乙烯等构成顶部防渗覆盖层;其上为砂、砾石(厚30cm)构成排水层;排水层之上为无纺布过滤层;其上为60cm的土壤;最上部为植被。据报道,国外有关安全处置场设计标准规定,在封场后20a内要保持原设计标准。对于处置放射性废物及有害废物的场地,封场后不得开发建造公共设施。
  2.5环境监测评价
  地下水监测采取监测井的方式进行,有充气区和饱和区监测井之分,前者是在土壤层中的监测井,检查发现有无浸出液泄漏;后者是为了了解地下水水质变化情况,其设置可选用场地地质勘探时的水文钻孔,按水力上坡区、下坡区分设,主要监测因子有COD、BOD5、氨氮、TP、SS、挥发酚、CN和重金属等,可根据处置垃圾的种类、性质进行选择。
  地表水监测一般是对处置场附近可能受污染的河流、湖泊等水域进行取样分析,一旦发现水质受到污染,应及时进行诊断,并采取补救措施。监测因子参照地下水监测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