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高校预算管理改革引入绩效预算管理模型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娜 时间:2014-05-28
    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财务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高校内部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高校的办学活动,完成既定的办学目标。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层次逐步加深,资金的流量迅速增加,高校办学效益越来越被重视,经济效益地位也日益突出。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已经解决不了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教育经费使用资金投入与产出不相符,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了。所以目前我国高校急切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预算制度来对高校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形成以目标为导向、预算为主线、部门为基础、绩效为核心的绩效预算管理模式,用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实现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的有效整合。
  
  一、回顾高校预算模式的变革   
  伴随着我国预算决策过程由功能预算决策过程向部门预算决策过程的转变,财政预算编制模式也经历了由传统渐进式基数加增长预算模式向现代零基预算模式的转变。高校预算管理的改革也得到了广大学者、专家的关注。
     
  (一)基数加增长预算编制方法
  以往高校编制预算大多使用的是增量预算法,即基数加发展的编制方法,以过去水平为基数,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与各项增支因素,在做适当增减的基础上形成新的预算。这种预算编制模式,操作简便、延续性强,工作效率高,财政部门拥有较大的自主权,预算编制成本低。但其存在的问题是这种编制方法实际上是在认定过去是合理的、正确的前提下,无需改进,沿袭下去的。可是往往基数本身很难说明其具有合理性,很可能使偶然性收入或原来不合理的支出继续存在,造成预算的浪费或是不足。因此,这种增量预算模式便伴随着预算管理过程的改革而逐渐由零基预算所替代。
  
  (二)零基预算编制方法
  零基预算其全称为“以零为基础编制计划和预算的方法”,是指部门或单位在编制年度预算时,不以上一年度的预算安排为依据,而是一切从“零”开始,按照一定的标准重新审查和评价预期安排的各个项目,并根据效率优先的原则对项目进行排序,最后结合事业发展的需要和财力的可能作出预算决定,以此为基础编制预算。此预算编制方法是由20世纪60年代美国皮特,A.菲瑞在得克萨斯仪器公司创立。70年代首先在美国被引人政府预算,80年代以来,这一新方法在世界各国获得广泛应用。、2000年起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编制开始采用零基预算法。
  
  与增量预算编制方法相比,零基预算法虽然具有:能合理、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考虑项目的重要性及子项目之间的平衡关系,能够按照重要级别进行优先筛选;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发挥基层单位参与预算编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等。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单纯使用零基预算方法在我国高校中存在许多不足。
  
  二、引入绩效预算的必要性   
  正是由于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管理方法中存在许多问题。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状,那么将绩效预算引入高校是很好的尝试。采用新的预算编制方法,改变原有只重视费用支出,不重视费用支出使用效益的局面,使资金的支出结构更加合理,资源配置更有效率。
  
  (一)传统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传统预算编制方法不够科学合理、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长期以来,大部分高校一般都沿用“增量预算法”,以上年度收支为基数,结合多年收支影响因素来确定当年收支计划。这种方法过于依赖上年度的收支基数,不够科学合理,容易使某些不合理的支出继续存在。而高校规划发展的新项目往往难以得到安排,这样会导致部门之间横向攀比,形成“重要钱,轻效益”的现象。后来推行的“零基预算法”是对高校预算管理的一种尝试,但处在经济转型中的大环境下,高校在推行“零基预算法”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足。它在运行过程中只重视成本费用支出,不重视费用支出的使用效益。在年初预算分配时只考虑部门人员和学生规模的因素,而没有考虑部门的绩效情况,各部门基本上是没有钱就申请追加预算,到年底突击花钱不留余额,不管预算合不合理,钱花得有没有效益,单纯地把预算指标的完成当成预算执行情况的好坏标准。
  2.预算管理意识淡薄,奖惩力度不够。长期以来,高校的办学经费基本上靠国家财政拨款,学校只是按照上级批准的拨款计划编制预算,简单地按开支标准管理支出,学校的教学、科研及其他管理部门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预算编制,只是被动地接受财务部门下达的预算指标,未能充分调动各部门理财的积极性。
  高校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激励和约束机制。考评绩优部门没有奖励、绩差部门没有惩罚。各部门只是盲目地争夺资金,抱着只要争来的就是自己的。到年底通通花光的思想,既无长期打算又无统筹规划,更谈不上绩效管理。财务部门只能在部门之间争取平衡,导致对于资金使用跟踪调查的疲软。
  3.预算监管体制不健全,执行力度弱。由于大部分高校没有建立预算网络管理,预算的执行和监管一直处于无力的状态。往往高校预算经费下达至4各部门、院系后,使用权就在各部门负责人手里,预算在执行上财务难以控制。有的高校在预算执行中随意调整,使预算管理失去其严肃性、严格性。一些高校尚未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和监督制度,致使预算的控制力度不够,预算执行的约束力不强,监管也流于形式。
  如预算考核评价缺乏有力的参考依据。大多数高校还在采用传统“基数加增长型预算法”或“零基预算法”编制全年预算,并没有将预算资金的分配与各预算执行单位的绩效紧密结合。高校内部各部门的经费预算也没有与他们的工作任务和取得绩效相挂钩。所以预算管理没有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功能,预算管理工作绩效与高校内部各部门的考核和奖惩脱节。
  目前西方国家绩效评价主要通过绩效指标,运用绩效指标提供高校运行状况的准确信息,衡量高校完成战略目标情况。而我国目前有了衡量教育类专项经费的指标体系,对于部门经费预算执行的评价尚处于研究阶段,没有可参考的有力依据。
  
  (二)运用绩效预算管理的现实意义
  1.绩效预算的简介。绩效预算是美国在1949年首次提出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它把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观念融入到公共管理之中。绩效预算是指要阐述和明确请求拨款所要达到的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而拟定的计划需要花费多少钱,以及用哪些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其在实施每项计划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完成工作的情况,包括绩、算、效三要素。绩效预算的核心是通过制定支出的绩效目标,建立绩效预算评价体系。逐步实现对资金注重投入管理转向注重对支出效果的评价,所以绩效预算是一种结果导向型的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