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新当前形势下的高校日常行政管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郑岩 时间:2014-01-08

        摘 要:高校作为一个事业单位,教学、学术机构的共同体,除了教学与学术的事务以外,同样离不开日常的行政管理。特别是随着我国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人数的日益庞大,浓重时代和社会特色,现有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和学生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给90后的大学生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需要积极探索新的行政管理工作思路,以创新的思想促进新阶段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进展。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 90后大学生 教育 管理 服务
  
   高等学校的日常行政管理,是高等学校为了实现学校教育工作的目标,依靠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效的完成学校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的组织活动。高校的行政管理是相对于高校教育、科研活动而言的辅助性的、但却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
   1.当前高校的日常行政管理与90后大学生二者之间的联系
   90后大学生指是1990年到1999年年底为止出生的进入大学的中国公民。当前高校学生也正是由这一代人构成的,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总体上个性张扬、乐于表现,目标明确、意识客观。“自我”、“叛逆”、“另类”……提起“90后”,许多人习惯于给他们贴上这样的标签。当前社会对“90后”大学生的评价的确存在着一定误读,往往是根据个别现象来评价整体,没有做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90后”走进大学校园,也对高等教育管理提出了新挑战,带来了新课题。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对高校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具有时代特征的90后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展开专门的学术探讨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他们的有些思想意识需要引起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的重视。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也越来越成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和教育研究机构所津津乐道的焦点话题。
   2.当前高校日常行政管理创新对90后大学生的意义
   大学生发展目标的定位、规划的制定、管理体制的改革、课程和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时刻考量着高校管理层的办学理念、决策水平和管理能力。只有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服务大学生的科学发展。
   履行日常行政管理是高校培育学生的神圣使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大学的神圣使命。基于这一点,无论大学怎样改革,或当前热议的是否“去行政化”,都必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保证正确的办学方向;加大对教师行为的约束力度,保证三尺讲台无杂音;加强对90后学生们的日常教育、管理与服务,引导学生成长、成人与成才。
   3.针对90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与服务,高校日常行政管理模式创新与改革的思路
   3.1 采用扁平化管理以实现权力中心适当下移与分散
   扁平化是相对科层组织而言,是一种通过减少管理层次,压缩职能机构,裁减管理人员,以便组织最大可能将决策权延伸至最远的底层,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建立起紧凑而富有弹性的新型团体组织结构。高校应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精简职能部门,实现权力中心的适当下移与分散。
   一是扩大院系的自主权,把一定的资源使用与分配权等适度下放,从而提高基层学院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其适应90后学生的个人能力和自主需求发展的动力;二是适当分散权力,注意权力在更多的利益群体间进行分配,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的作用。在就学校作出学生管理事项的决策前,广泛地听取基层学院和学生组织的意见与建议,由封闭式决策转向开放式决策,让各基层和学生群体参与学校的学生管理事项决策,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与制度化。
   3.2 行政管理与教学管理要齐头并进
   不论是对“90后”,还是对以往的“80后”、“70后”,实际上最有效的教育方式还是“因材施教”,高校可采取问卷调查、集体交流、个别谈心等多种方式,了解分析受教育者的不同特点,在心中有数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当然,这需要教育者付出很大的爱心、耐心,在这方面,国内高校仍有不同程度的欠缺。今天的大学一些课程的内容和讲授方式却还停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模糊管理”并不适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90后”大学生健康成长,教学管理也要与行政管理齐头并进,先实现几个转化:在教育理念上,由片面强调整齐划一向包容与继承转化;在教育模式上,由单向灌输向双向和多向沟通转化;在教育重点上,由过于理想化的宏观目标教育向宏观目标与人的自身需要相结合转化;在信息化手段上,向网上说明与网下解答相结合转化。
   3.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做到“以人为本、以仁行政”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管理的落脚点放在每一名学生身上,把广大学生的利益放在心上,切实为学生办实事,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学生的学习热情、创新精神。“以仁行政”,“仁”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中公仆要求的体现。它要求管理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特别行政管理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且还要有较强的行政管理能力和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要善于、熟练地运用现代化办公方式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在“仁政”过程中,要把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作用,以先进性带动广泛性,又通过广泛性进一步推动先进性,使高校的整个行政管理工作不断推向新境界。
   3.4 建立以服务性为核心的日常行政管理制度
   至于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态度的好坏、服务水平的高低,广大学生最有发言权。只有强化服务意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才能具备活力和生命力,才能够把高校各个组成部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与此同时,适时提出高校行政管理机关的精神、形象、作风等行为规范,以利于行政管理人员共同遵守,同时可以对外树立高校良好的形象。要想提高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性,除了要在理念和人才培养上努力外,在高校的行政管理制度建设上也需要改进。具体包括民主决策制度、沟通回应制度、服务评价制度、服务监督制度及信息公开制度等等。这些行政管理制度之间不是独立存在的,是相辅相成的。还要加强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性的保障制度建设,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性的确立还需要保障制度的配合,从这个层面来说,高校应加强与高校行政管理服务性有关的保障制度建设。
   3.5 推进依法治校以创造和谐的高校行政环境
   建立健全行政管理规章制度,制度建设是最基本的建设,加强行政监督制约机制建设,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过程和结果的全程监督,促进高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深入与90后大学生在心灵上的沟通,反映行政权力运行走向,及时纠正行政权力产生的不良后果。
   3.6 积极利用网络加强行政管理效能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为高校开展日常行政管理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空间和渠道。尤其是对于在网络伴随下成长、心理依赖严重的“90后”而言,网络将成为对他们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具。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