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医患矛盾背后存在的医疗体制问题及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雅露 时间:2014-08-22

  论文摘要 近几年,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杀医事件不断的发生,昭示着我国现阶段医患之间矛盾的迅速激化,并引起民众的强烈反应。而这些矛盾的背后所揭示的是我国更深层次的医疗体制弊端。本文主要以医患矛盾为切入点,直击政府资金投入的不足和监管不力、医疗保险覆盖率低、个人负担过重、医院管理不善等医疗体制软肋,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强化医院服务、平衡资源分配、“三医联动”改革等改善措施,试图探寻解决我国医疗体制问题的新思维和新出路。

  论文关键词 医患矛盾 医疗体制 问题及对策

  医患矛盾表面上看来似乎是社会的一个表象,但当从一个个案例中深入挖掘探寻后可以发现,医患矛盾的最后归宿仍是我国日益僵化腐朽的医疗体制。作为表象的医患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影响中国社会的稳定、和谐和未来的走向,而更深层次的医疗体制所存在弊端的危害更是将决定我国医疗卫生的大方向与发展。

  一、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公益性淡化

  现代医院的主要收入源于三部分:一是政府的财政补助;二是药品的差价收入;三是医疗服务收入。而我国的财政补助仅占GDP的4%,对于医院而言,这样的局面根本不够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转,不得不寻求其他两种途径。其中药品的高价位、“以药养医”的政策给民众增加了过重的负担,使得民众怨声载道,国家也被迫调整药品价格政策以缓解民情,这一条道路从长远上说根本行不通,而且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以民众的利益为根本,建立新型的医疗合作关系将成为必然。
  如此,医院只有提高医疗服务资费和通过其他途径来获得额外利润。这样一来,医院作为公共机构的公益性质淡化,私营性质增强,而国家仍然没有采取有效手段进行管制,医院开始以自营不断增多国家规定外的收费项目和手续,给民众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二、医疗保险制度覆盖率低,缺乏公平性

  从我国总体来看,社会医疗保险覆盖的人群不足1亿,不到总人口的1/12,其中城镇职工2.7亿,参保1.8亿;城镇非从业居民2.4亿,参保3千多万;农村居民7.6亿,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人口为1.79亿,尚不足农民人口的四分之一,由此可见我国医疗保险覆盖率之低。
  对城镇职工来说,国务院于1998年12月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在全国范围内对职工医疗保险制度进行覆盖。但是,在城市由于受企业和个人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所限,实际参保人群覆盖面有很大的局限性,从而导致部分人群的医疗需求没有保障,包括下岗失业人员、低收入职工、大病、重病和特殊病患者、体弱多病的退休人员等等弱势群体参保率不高,大量外来劳务工也没有得到完全的医疗保障。
  农民的医疗保险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关注的核心,几亿农民的利益能否得到保障是关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然而在现实中,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农村人口基数庞大、农民收入低,传统观念认识错误等原因,农民新型合作医疗体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与效果,农民仍然是参保比例最低的人群,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显而易见,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实施的不平衡性与不公平在大范围内仍旧存在并将长期存在,打破城乡分割,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必经之路。

  三、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政府监管不力

  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性一直备受民众关注,我国医疗资源分配明显存在“重城市,轻农村,东部多,西部少”的现状,现阶段我国医疗资源的80%过于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小医院和农村的医疗资源往往满足不了民众的需求;同时还存在80%的医疗费用为党政干部服务,体现出我国医疗体制的全面滞后。体制的滞后直接导致民众看病难,农民尤其如此。在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门诊就诊的比例,城市为49.4%,农村为16.1%;低收入人口次均门诊费用为210元(城市356元、农村168元),次均住院医疗费用为4726元(城市8163、农村3506元); 而我国各部门的各级党政机关干部却长期占用着我国社会的大部分医疗资源。
  面对这一现实,政府在担当其责任与履行其义务时表现出的能力令民众失望。首先,政府没有运用良好的宏观调控手段对医疗资源进行总体分配与协调:其次,政府对不同医院资源分配的过程管制不力,导致大医院和小医院之间资源分配的不公平性;再次,政府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为的规范不到位;最后,政府没有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去保证医疗资源分配环节的公正性与连续性。

  四、医院机构自身服务低下,管理不善

  (一)医生伦理道德规范的低下
  我国的各级各类医院无一例外都对医务工作人员提出遵守医学伦理规范的要求,但是不少人规范意识薄弱,认识不到伦理规范的重要意义,责任感不强,致使规范得不到很好地遵守,对医院工作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医生自身责任和服务意识的低下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和激化了医患矛盾;通过其他途径乱收额外费用制造医院外收入也使得医院的公益性质下降。
  (二)医院缺乏统一严格的刚性约束机制
  第一,医院管理体制散漫无序,每个医务人员都有自身追求的目标与利益,没有把医院整体的战略目标与医生个人的目标相结合,由此缺乏一致的行动指南。第二,医院没有制定统一的行为规范,难以为医生的个人行为提供合适依据。第三,医院没有合理的激励和考核制度去全面考察医生的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和廉洁自律等。第四,权责利不相衬,每个医生所拥有的职权与其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不对等,导致互相推卸责任,分头管理等。

  五、解决医疗体制问题的对策

  以医患矛盾这一表象所呈现的我国深层次的医疗体制问题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民众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更是一个隐形炸弹,我国医疗体制问题的解决和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和引导资金投入
  1.对医疗体制运行的引导与管制
  第一,医院在引导医患关系最终走向和谐、走向双赢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政府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实际操作规律引导医疗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第二,政府可在全国范围内整顿医德医风,宣扬责任意识和专业精神,规范医院医疗过程中的诊断、治疗记录,并要求严格执行。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寻求解决危害人类健康的有效方法,提高确诊率和各种急诊抢救的成功率。第三,政府平等对待公立和私营医院,在医院具体的运营过程中所出现的违法或不当行为及时进行管制,必要时加以处罚或法律制裁。第四,加大对药品的审查和审批,严格药品流通程序,在源头上防止医院腐败。
  2.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第一,政府自身应调整财政资金分配结构,有重点的、有方向的加大对医疗卫生方面的资金投入;一方面加强对医疗设施薄弱、成立时间尚晚的小医院的投入,另一方面增加对偏远农村地区的投入。第二,适当引入社会资金。医院可对那些资金需求量大、本金收回时间长、自身又无力投资建设的项目,适当引入多元化的社会各方资金,共享利润;而对于资金投入不大,本金收回时间短,自己有能力或者潜力投入建设的项目,则不需要引入资金,可以独享利润。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