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研究三十年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许学强。李郇 时间:2013-02-14

提要:本文以政策变化与城镇化演进关系为主线,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珠江三角溯城镇化研究进行了回顾,揭示了珠江三角洲农村城镇化的特点与动力机制,认为珠江三角洲农村城镇化模式在中国城镇亿研究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包括小城镇发展、城镇化路径以及城镇化主体的讨论,2l世纪后,对农村城镇化的反思推动了殊三角城镇化研究的新视角向全球化与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转化;本文进一步对珠三角城镇化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农村城镇亿 政策;动力机制

Abstract:This paper,first。reviews the research ofurbanization in Pearl River Delta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up.In this paper,the evolu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cy and urbanization is a main clue,andthe reviewand discussion about the research on the urbanization in Pearl River Delta follows three eof 1980s, 1990sand 21st cntuty.It believesthat the mode ofnmfl urbanization in Pearl River Delta has played all importantrol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research in China.As”the first district opened to the outside world”afterthe implement ofopening-up policy in aliIIa,Pearl River Delta is not only an epitome ofreform and openingup,but also a representative oftbe development trend ofurbanization in China.From 1978 to the late 1980s。the concept and mode ofrural urbanization in Pearl River Delta had been established.11researches on ruralurbanization firstlystartedttl the research framework of”push and pull”,the institutional factors woreflJfther introduced,and the characters and basic dynamism of rural urbanization in Pearl River Delta wororevealed.Then,the paper argues that rural development is the foundation,the opening llp is the accelerator,and the clustering of rural corporations in town 8,8 well a8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transportation were theessential conditions ofrural urbanization in Pearl River Delta,amongofwhich the policy is the key factor in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From the late 1980s to the start of 21century,with the rapid expansion ofpopulation and urban size,the concept of”Desakota'’had been introduced and discusseddcly.At the sametime,the dynamism ofurbanization in Pearl River Delta wthe main focus,and the discussion about smalltowns'development,urbanization path and the urbanization agent had been explored in many fields.In 21stcentury,the reflection on rural urbanization has pushed the transformation ofthe perspectiveofurbanizationDeltaresearch in Pearl River Delta to globafization and political economics,which is specifically reflected in theresearch on administrative zoning and rural villages.Finally,this paper previews the research trend ofurbanization in Pearl River Delta in the now conditionand conmxL
Key words:rural urbanization;policy;,dynamism

改革开放以前,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以及人口迁移都是按国家计划进行。城镇化进程十分缓慢,和全国一样处在—个低城镇化过程旧。由于珠江三角洲是当时我国沿海‘前线。,不是国家投资的重点,广州以外的地区基本上处于农业状态141,对珠江三角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桑基鱼塘”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习方面。1978年以来,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先行一步。旧,不仅创造经济增长奇迹,而且带来了快速的城镇化过程,并成为中国城镇化研究的热点。本文将遵循政策变化与珠江三角洲城镇化演进的关系o,大致按照1980年代、1990年代和2l世纪三个时期,展开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对珠三角城镇化研究的回顾与讨论,并在新的条件与背景下对珠三角的城镇化进行展望。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地区,其城镇化过程不仅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镇化的缩影,更是代表了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1 1 978---1 980年代末期:珠江三角洲农村城镇化概念与模式的建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全社会的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在1979年国家批准设立深圳、珠海经济特区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以农业快速增长、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增多以及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农村城镇化现象[7]。
作为一种新的城镇化现象,农村城镇化的出现不仅给我国城镇化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内容。而且再一次引起了对我国城镇化道路的探讨。对农村城镇化的研究一开始就在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推力”与‘拉力”的研究框架下。i挂行,并进一步引入了制度的因素。农业发展是农村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的结果是农村兴旺发达嘲。1988年许学强等的<珠江三角洲的发展与城市化>对珠江三角洲农村城镇化的概念和机制做了较全面的总结,认为农村发展是农村城镇化的基础,乡镇企业在城镇的集聚和地方运输业的发展是农村城镇化的必要条件,对外开放是农村城镇化的加速器,而国家执行的有关政策,才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关键171。这对农村城镇化的研究有深远的影响,其一,强调了制度对城镇化的重要作用,农村经济发展、剩余劳动力的出现来源于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制度成为城镇化的重要因素。为我国城镇化
‘推力。和‘拉力“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最为重要的外生因素:其二,对乡镇企业在城镇化中作用的重视。乡镇企业是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地区出现的新事物,摆脱了传统的计划时期的
企业发展模式,不再由国家投资和确定企业发展方向,而是由乡镇自筹资金。按照市场需求发展。乡镇企业的出现为珠三角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提供了新的动力。
珠江三角洲农村城镇化现象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这与从1960年代开始的关于我国城镇化道路的争论flll有直接的关系@。但直到改革开发以前,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事实中很难找到小城镇的成功发展例子%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家庭年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业生产的生产率大大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出现,按照计划时期城镇发展的路径,当时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就业岗位几乎不可能接纳这么多的农村剩余人口,而如何安置这些剩余劳动力成为社会最为现实的问题。到1980年代初期,学者普遍认为珠江三角洲农村城镇化和核心是小城镇的发展1t2-151,特别是1 984年,权威学者费孝通在<小城镇、大问题>一书中提出小城镇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人口出路的一个途,农村城镇化似乎是解决当时一直困扰在国家面前的农村剩余人口问题的办法o,而且是有别于其他国家的一种“中国式城镇化道路”ItSl,并且为国家发展小城镇的方针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珠江三角洲农村城镇化的意义是深远的,与当时的‘苏南模式“的实践一起,农村城镇化共同影响了中国城镇化的政策。198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和在集镇落户(自理口粮)的政策,也称为‘I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亦工亦农成为当时解决农村剩余人口,而又不增加城市负担的重要途径。到1986年,国家在设立经济特区后,进一步设立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可以视为是从政策上对珠江三角洲农村城镇化道路的肯定。
2 1980年代末期--21世纪初,珠江三角洲城镇化机制的研究 ⋯
在1980年代末期,珠江三角洲城镇化带来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民工潮。。随着全国改革与开放的层次从农村深入到城市@,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中的科技人员涌入珠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城镇人口数量和城镇规模迅速增加。在户籍制度下,外来人口成为推动城镇化的重要力量。到1990年代初,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我国人口迁入量最大的地区。大量迁移人口已经成为城市人口增长越来越重要来源,并导致珠三角大量城镇规模突然升级嗍。Z986年珠三角约有185万外来务工人员,到1988年达到320万人I堋,1988年初出现。民工潮。o。由于吸引的外资大都来自香港,迁移人口的分布与迁移人口的集聚程度取决于与香港的距离,形成以珠江口为核心的圈层集聚结构。大量的外来人口流入,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了一个丰富的劳动力市场,满足珠三角对劳动力的需求,形成低成本劳动力的来源,促进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调整,也成为珠江三角洲城镇化持续增长的源泉之一。
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入为城镇化水平的度量和城镇人口的度量带来了新的课题@,最大的特点是数量大,没有当地户口、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大量的外来人口不被包括在城镇人口的统计范围之内,如果按照传统的统计方法。城镇化水平将会低估,存在傀性城镇化。人E]1171。外来人口问题推了中国人口统计的改革。在1995年全国l%人口抽样调查后,国家更加倾向以城镇常住人口@来统计城镇人口规模。
珠江三角洲农村城镇化的出现使传统的、以城市为基础(City-Based)的城镇化经典解释理论面临挑战例。事实上,麦基(McGee,1985)认为1980年代开始,亚洲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城镇化现象与传统的城镇化学说所预料的情况根本不同。即出现了城乡—体化(Desakota)现象,主要是指在台湾的台北—高雄走廊、韩国的汉城一釜山走廊以及中国的香港一广州—澳门三角地区,出现了高强度、高频率的城乡间的相互作用,混合的农业和非农活动以及淡化的城乡差别。1994年周春山、许学强首次从Desakota的角度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化的特征进行了描述,认为珠江三角洲的城镇化过程类似于”Desakota",并视为‘l大都会区。刚。至此,城乡—体化的概念在1990年代开始成为我国城镇化十分流行的名词,也引起学界的广泛讨论。郑天祥认为城乡—体化为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路向选择;魏清泉认为珠江三
角洲城镇化既不是走发展大中城市的模式,也不是走发展小城镇的模式,而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城乡融合的发展模式,是区域整体现代化的过程嘲。薛德升等则从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的角度对城乡—体化的概念作了辨析圆:李郇以顺德伦教镇城镇化为例。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的一种类型,是强调以‘面。而不是以‘.点”为层次的城镇化过程嗍。/
城乡—体化(Desakota)概念的引入对我国城镇化的研究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首先,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的农村城镇化现象和1980年代末讨论的小城镇发展战略区分开来,小城镇发展战略仍然是一个以城镇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但农村城镇化出现在广大的乡镇地区,没有出现现代企业发展的空间集聚模式,而是1寸村点火、户户冒烟”,也就是说。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在地域上、空间形态上存在明显的差别,农村城镇化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不同于传统的一种城镇化现象;其次,城乡一体化(Desakota)的引入,使珠江三角洲农村城镇化不再是一个孤立现象,而是与亚洲的新兴工业化地区出现的快速城镇化现象相一致,这自然把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纳入到全球化的视野之中。无论是城乡一体化(Desakota)还是都会区,说明随着城镇化的进程,珠江三角洲已经出现了高度密集的城镇连绵区。针对城镇之间协调发展的需求,广东省建设厅组织编制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协调与可持续发展(1995_-20lo)>,规划提出了以。都市区”为单元的发展构想,并推动都市区内各城市在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相互协调,该规划对后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型基础设施格局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1990年代末期,随着宏观经济的‘软着陆。,国家希望找到一条路径,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o。政策的需求促进了从城镇化机制的角度对中国城镇化道路的深入探讨。在全国层面,城镇化的研究出现的一个新特征就是对城镇化主体的认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城镇化的主体出现了多元化,政府、企业、个人共同推动城镇化进程,这种推动力使上至大城市,下至小城镇都出现了全面的发展趋势,大大加快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嘲,并且1984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出现的农村城镇化现象也被视为自下而上的城镇化阅,强调改革开放的政策、外商直接投资、农民主体行为和社区政府的出现等通过自下而上的路径推动城镇化进程。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对应的是自上而下的城镇化,自上而下型城镇化是指国家(主要由中央政府)有计划投资建设新城或扩建旧城以实现乡村—城市转型鲫。刘传江则认为这两种模式一种制度安排与制度结构变迁的过程ral。在1984年张庭伟就针对小城镇发展的不同模式,提出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形式,认为小城镇的发展不仅在于—个域。或‘镇。,而是整区发展的问题咤在1999年末,按照路径的方式再度提出城镇化模式问题,与当时国际地理学界出现的。制度转向叼的思潮密切相关。
事实上,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主体的多元化。珠江三角洲农村是。自下而上。的典型。198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研究就发现了地方政府、乡镇企业和剩余劳动力是城镇化重要的动力嘲,政策与制度是珠三角城镇化讨论的重要条件嗍。在1990年代,珠三角的城镇化模式也趋于多样化,按照不同的路径和主体可以分为四种城镇化模式,即以东莞为代表的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pl翊,以顺德代表的_从有制经济为主、工业为主和大型骨干企业为主。的发展模式嘲,以中山为代表的“以混合经济为基础,推进乡镇企业和外资共同发展“的模式和以南海为代表的?三大产业齐发展,六个轮子一起转”的发展模式。而以经济开发区、高科技开发区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刚成为。自上而下”城镇化的代表。
在城镇化机制中,强调乡镇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主体的作用是该阶段市场经济作用的体现。其一,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的兴起,标志着中国农村工业化的起点嗍,而且由于其外向化、市场化的特征,乡镇企业已经成为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和地方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聊q;其二,珠江三角洲利用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低成本的土地与劳动力两大生产要素加入到了全球化的过程中,以香港制造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速向珠江三角洲转移,使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成为促进城镇化的动力,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约80%的香港厂商已经在珠江三角洲设厂,香港塑胶业的80—90%,电子业的85%、钟表业和玩具业的90%都迁到珠江三角洲地区册。其后,台湾的rr产业,主要是电脑周边产品,通过香港持续进入珠江三角洲地区,到2l世纪初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世界工厂“。而且,由于产业的转移,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j;0估后厂。区域—体化空间格局嗍。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