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3-05-05

    摘要:中小企业普遍经营规模小、实力弱、融资风险大,因此融资难成为了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而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重要途径。说明中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中小企业信用意识差,信用担保出资分散、风险较大,法律缺失等问题。结合国际上一些信用担保业务经验,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对策
 
  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但是,中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渠道不畅,银行贷款难问题依然存在,根源在于缺乏有效信用担保体系,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分散、降低银行的信用风险,提高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
  中国中小企业面广、量大,虽然不乏信用优良的企业,但由于整个社会信用问题没有根本改善,对借款人或被担保人缺乏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和惩罚制度,企业信用等级可信度差,低信用等级的企业多。
  当前中国中小企业在融资活动中产生的信用缺失主要有:(1)缺乏还款意愿。中小企业缺乏对融资信用的足够重视,不愿守信还贷。由于融资活动中信任度不够,信用欺诈和合同纠纷多,如借债不还,欠钱有利、有理,债权人怕债务人等非理性行为较为突出。(2)缺乏还款能力。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和经营能力的限制,信用风险偏高,无力按期偿债。据调查统计,在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开户的企业有一大部分经过金融债权管理机构认定为逃债企业,逃废大量银行贷款本息。企业的这种金融信用缺失是妨碍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的最大绊脚石。如此差的社会信用环境和企业信用水平,显然增加了信用担保机构的运营成本,担保机构的业务收入难以弥补其业务开支和代偿后发生的净损失,严重影响着信用担保机构的业务扩张和健康发展,给担保机构带来了潜在风险,也加剧了中小企业自身融资的难度。
  二、信用担保体系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存在结构性缺陷
  也就是说,在机构数量和担保贷款金额上,政府担保的份额过重,民间资本型(包括互助担保和商业担保)的比重严重不足。
  从国际经验看,在美国、日本和德国等政府出资规模很大的国家,政府担保贷款数额也不会超过中小企业贷款总额的10%,政府担保在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中并不起主导作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说到底是一种市场现象,因为它主要是由中小企业的金融困难所引起的,而金融因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中小企业高比率的倒闭和违约、抵押和扭保中的问题、金融业的整合和贷款紧缩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是作为一个宏观调控者和社会管理者而存在和运转的,它在市场上的职能在于监管市场、制定市场规则和维护市场秩序。显然,政府并不具有解决市场问题的立宪依据和能力。而且,中小企业贷款缺口作为一种市场现象,市场本身有机制、动因和能力来解决它,即由民间资本在中小企业贷款市场提供贷款担保。事实上,由于中小企业量多面广,贷款需求具有明显的个性化,新陈代谢速度较快,每年新增的企业户数很多,因此政府根本不可能在完成宏观调控和社会管理职能之后还有足够的财力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起主导性作用。所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过分依赖于政府担保,既无必要,也不可能。
  (二)担保机构规模较小,出资分散,风险较大
  中国大多数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于政府拨款,其他渠道的资金来源较少。由于各地政府的财政压力普遍较大,可以拨付给中小企业型担保机构的资金比较有限,加之各地经济发展状况千差万别,政府领导认识不一致,发起部门各异,担保机构呈现出高度分散化的趋势。各机构的章程、担保办法又不相同,管理体制存在差别。在地方政府财力本来就有限的情况下,又分散出资,不可避免地造成担保机构普遍规模过小,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