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涪陵榨菜”IPO看“新股发行第二轮改革”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良 时间:2013-05-01

  3 从涪陵榨菜看IPO三高的根源
  在如今我国证券市场股票发行供求严重失衡,信息极度不对称的情况下,出现IPO三高的状况是必然的。政府不应该既是老板又是监管者,要实行体制内向体制外的问责制度,只有政府层面改革了,这个制度才能完善。另外,很多新股的高发行价已经严重脱离资产的价值,证监会坚持市场化的导向是对的,但是定价机制并没有市场化,而是由靠佣金吃饭的承销商、保荐人和圈钱的上市公司共同主导,在询价与报价的过程中,普通散户就是工程建筑招标会中陪标的角色。中国股市向来以“政策市”着称,这种“政策”不是中小投资者的保护伞。行政化供给太多,市场圈钱太甚,往往过度强化市场的融资功能,而忽视投资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供给的IPO大多是一些夕阳红企业,这种畸形的行政化资源配置扭曲了市场的功能。涪陵榨菜现象正是如今政策市的完整体现,发审委在审查企业时的力不从心和询价券商的私心显露无遗。据统计,截至2010年12月13日,中小板、创业板共计有26家中小企业IPO上市,计划募集资金仅为93.47亿元,而整个市场打新股的资金相当于计划募集资金总额的361.86倍,市场供求严重失衡。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从根源上解决股票的供给就不能彻底解决市场对于新股的哄抢。但并不是符合IPO中国企业就是那么稀缺,目前在审核部门排队的就有300多家公司,在保荐机构手里辅导的还有500多家公司,还有各地储备的一些上市资源,不完全统计还有1000家左右。一方面股票市场新股受到资金追逐,另一方面大量的企业排队等待上市,这对矛盾在中国审批制的体制下共存着,此轮新股发行改革没有触及三高问题的实质,只是进行形式上的调整并不能奢望解决三高问题。这轮调整的众多条款没有采用市场的力量,而是单纯想依靠行政命令的形式控制市场,从而造成了当下股票市场的畸形发展。在涪陵榨菜现象中社会资金包括机构投资者对新股的哄抬是对监管机构的有力反击,监管机构也应该反思自己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是不是应该顺应民意将新股IPO的发审权交给市场。
此轮改革扩大了询价对象,取消了超额申购的IPO的配售,采用摇号中签的做法不仅加大了网下配售询价竞争的激烈程度,而且变相鼓励所有询价机构争相抬高报价。改革以前网下申报价格进入有效申报范围都会通过配售拿到一些筹码,但现在网下询价摇号中签将新股IPO发行变成了幸运大抽奖,所有询价机构的第一想法就是不能把价报的太低,必须不惜代价杀进有效报价范围,然后才有抽奖的机会。在涪陵榨菜的发行过程中这些询价机构就是抱着中彩票的心理参与询价的,涪陵榨菜作为一个生产快速消费品的低端加工企业,利润年均几乎没有增长,行业技术壁垒较低,成长性不高,但仍被询价对象给予了12~14元的估值,中签率仅为0.6%,由于股票盘子较小,发行首日一度遭资金追捧到达50多元的高点。市场的反映说明此次改革不是监管当局的明智选择,证监会在这场改革中上演了一场独角戏,也再次提醒监管当局在制定监管策略的时候要考虑中国的国情,不能再运用行政命令的手段来指挥市场的运作。
  4 结 论
  在新股发行第二轮改革实施的当月以涪陵榨菜为代表的中小板新股集体发力公然对抗新规,这不能不说是市场对于政策的一种回馈。这次监管部门出于抑制三高的改革并没有击中三高的要害,改革的力度没有真实的落在目标上,浮于表面的抑制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并不能起到监管的作用。涪陵榨菜现象也给我们启示,证券市场是一匹难以驾驭的野马,政策的制定与市场的监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仅仅依靠一纸公文很难起到很好的作用。涪陵榨菜作为一种现象更应该理解为市场对于政策的对抗的一种结果,而并不是涪陵榨菜本身有什么问题,作为这个特定时期的代表,其各方面都能作为典型来分析当下证券市场的情况。在认真反思第二轮改革失败的原因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自2009年推行新股发行改革以来我国证券市场所取得的长足进步,相信我国的监管部门能在不断的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不断使我国的证券市场规范化,体现出一个大国在金融领域的重要地位。

图片内容